仁和智結合是正道做法,仁和智不相合是權變做法

知人愛人是根本

全面瞭解萬物而不知人情世故,不能叫“智”;普遍愛護生物而不愛本身,不能叫“仁”。所謂“仁”是要愛人的同類;所謂“智”是不可糊塗。

心地寬厚的人經常反躬自省,自己不願意的不會強加給別人;對小毛病加以管教是為大了有出息,對小錯誤責罰是為他大了能安寧,仁和智有時是錯開有矛盾的,有時又結合相一致的。

仁和智結合是正道做法,仁和智錯開不相合是權變做法。含義都出於知人愛人。

仁和智結合是正道做法,仁和智不相合是權變做法

聰明人往往先逆境而後順遂

事情可變通靈活處置方法很多

,蠢人變通靈活處置事情很少。這是蠢人多災多難的原因。事物具備的物性聰明人都具備;事物可以變通聰明人也能靈活變通。是聰明人順順利利的原因。聰明人往往

先逆境而後順遂,愚蠢人常常開始得意後悲哀痛苦。

所以你告訴他今天便能成功享受榮華富貴、明天再考慮合符道義的事,他能聽得進;但你告誡他

先做合符道義的事,再考慮享受榮華富貴

,很難聽得進。是愚蠢人愚蠢的地方。

仁智最重要

就人本性來說,沒有

比仁更珍貴、沒有比智更重要的

。將“

仁”作為主體,用“智”去實施它;

這樣以“智”、“仁”為基礎,加上

勇力和辯才,處事迅速勤快、靈巧機敏,聰明審察分析,這樣就集中了所有長處,

十分完美了。不“仁”卻勇武有力、果斷敢為,像瘋子握利劍一樣,後果難測;沒“大智”卻能言善辯、機敏乖巧,像騎著駿馬馳騁而漫無目標。雖有才能但使用不當,所處不適宜會被

用來助長虛偽、粉飾錯誤

,所以不仁且有野心者,是

不能讓他獲得有利地位、處有利形勢的

。而那些

天質愚笨者是不能授予重要權力

的。

仁和智結合是正道做法,仁和智不相合是權變做法

做人之道

國家賴以生存的東西是“仁義”,人賴以生存的東西是“行善”

。一個人一旦沒有了“善心”,就是勇武有力也必定會受到傷害。撇開自己所能做、所應做的事,要求自己

做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自己不應做的事,這實際上是違背了事理

士人處在卑微隱逸的地位時要想上進有所表現,必須

首先從自我修身養性做起

。你如果名氣聲譽不佳是不能被選中任用的。同樣獲取名譽有門道的,如果你不能取信朋友,難以獲得好聲譽的。取信朋友也是有門道,你在家侍奉孝敬父母不能讓父母愉悅,怎會取信於友?能讓父母愉悅舒坦有條件,你自身修養都不真誠,又怎能侍奉好父母雙親?同樣,修身真誠有準則的,如果

心不專一,就難以做到心性真誠。

上述這些做人的道理相當淺易,並且就在你的身邊,就看

你是做還是不做

;但有些人卻要到遠處去尋找這些道理,所以總是無法得到。

仁和智結合是正道做法,仁和智不相合是權變做法

備註:

節選自《淮南子》,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集體編寫而成哲學著作。

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基礎上,綜合諸子百家學說精華部分,糅合了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宗旨屬於道家。梁啟超說: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大成,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