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科技守護人象平安

8月8日晚8點08分,北移象群從元江北岸返回南岸。它們離原棲息地又近了一步。

2020年3月,北移象群離開原棲息地——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2020年7月進入普洱。2021年4月16日,它們從普洱墨江進入玉溪元江,離開其傳統棲息地。4月16日以來,北移象群遷移110多天,迂迴行進1300多公里,途經玉溪、紅河、昆明3個州市8個縣市區。

8月9日晚,“北移亞洲象群安全渡過元江”新聞釋出會在昆明召開。記者在會上不時聽到,監測預警技術為此次助遷提供了很大幫助。

“在監測預警技術方面,北移亞洲象群為資訊化監測技術在動物保護領域的運用提供了實踐的機會。”會上,北移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工作省級指揮部指揮長,雲南省林草局局長萬勇專門提到。

而在北移象群的原棲息地西雙版納、傳統棲息地普洱,近年來,隨著種族擴散,人象活動空間重疊範圍增大,為緩解人象衝突,兩地的監測預警手段亦愈加豐富。

科技是其中關鍵詞。

雲南:科技守護人象平安

普洱市思茅區,一亞洲象監測員正監測野象。人民網 程浩攝

監測手段是和科技一起進步

亞洲象的監測預警一直是個難題。

“起初靠純人工監測。”今年6月,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所所長郭賢明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說,傳統人工監測手段粗放,通常根據田地上的腳印、糞便推算是否有大象出沒,不僅無法實時監測日益活躍的亞洲象種群軌跡,也有護林員在監測過程中被野象所傷。

“監測員與大象的安全距離在50米以上,最近可以達到20米,再近就容易發生危險。”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景訥鄉大寨村委會賀蚌村民小組村民蔡明飛是一名亞洲象監測員,多年與亞洲線周旋,他總結出人與亞洲象的安全距離。

監測手段是和科技一起進步的。近年來,無人機在野象監測中的作用日趨明顯。蔡明飛說,村村寨寨建了微信群,監測員一旦發現有野象活動,會立刻把資訊發到寨子群裡,告訴村民不要到象群活動的地方去。

除西雙版納外,普洱也是野生亞洲象的主要棲息地之一。根據普洱市林草局提供的資料,目前已監測到有181頭亞洲象活動於普洱境內,約佔全國亞洲象種群數量的六成以上。

“全市有100多名亞洲象監測員,他們會及時釋出亞洲象活動的監測預警資訊。”普洱市林草局野生動物和溼地保護科科長周智韜說,以瀾滄縣為例,全縣有亞洲象監測員26名,大多為熟悉當地環境的村民,發現亞洲象活動軌跡後,他們會第一時間將情況以簡訊、微信和村寨廣播的方式告知村民。

但無人機監測並非萬能,“霧天、雨天會出現漏判、誤判的情況,監測人員安全也會面臨風險。”郭賢明坦言。

雲南:科技守護人象平安

村民手機上顯示的“西雙版納亞洲象預警”App介面。人民網 程浩攝

“有了預警平臺,感覺更方便了”

人機結合之外,如何採取更有效的監測預警手段避免人象衝突,西雙版納州、普洱市相關部門一直在探索。

結合無人機監測手段,普洱市江城縣探索開發了“亞洲象監測預警”App應用平臺,並在全市推廣使用。在亞洲象活動頻繁的村寨口及主要路段,普洱市林草部門架設了紅外探測儀和監控攝像系統,野象透過該路段時,系統會將監測資訊自動反饋給觀測隊員,觀測隊員會組織村民迅速撤離。

西雙版納則建立了亞洲象監測預警中心,“從監測識別大象到發出預警,只需12秒。”今年6月,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所工程師譚栩吉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說。

今年6月17日下午,在村子一處叫石頭埡口的地方,蔡明飛熟練地操控著無人機,他要搜尋的目標是亞洲象。

“137米。”蔡明飛的手機上顯示。這代表6頭野象此時與他的距離。他將無人機拍攝到的影片、照片上傳至亞洲象監測預警中心平臺,平臺透過“西雙版納亞洲象預警”App釋出預警資訊,村民看到手機App有提示後,可提前規避野象。

“有了預警平臺,感覺更方便了,監測員和村民都下載了App,每天都可以獲得亞洲象的活動情況,很方便。”蔡明飛說。

雲南:科技守護人象平安

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大渡崗鄉關坪村香菸箐村民小組內的智慧廣播。人民網 程浩攝

期待人象平安成為常態

科技手段在亞洲象監測預警中心被重點應用。

譚栩吉介紹,監測預警中心平臺於2019年11月啟動建設,2020年3月完成紅外相機、智慧廣播、網路球型攝像機等前端裝置部署工作。“平臺收集到紅外相機、無人機、人工監測的影片、照片後,透過安裝在村裡的智慧廣播、預警App、微信平臺等實時傳送預警資訊,減少人象衝突。”他說,截至目前,平臺在景洪市及勐臘縣已安裝471臺紅外相機及142臺智慧廣播系統。

效果不錯。譚栩吉介紹,平臺建設以來,在系統佈設範圍內未發生過人象衝突事件。目前,平臺使用者量已達20餘萬人,其微信平臺關注人數已達41200餘人。

調查顯示,近年來,雲南亞洲象種群呈現3個明顯變化:數量增長、種群擴散、習性改變。一方面反映了雲南省加大亞洲象保護帶來的成效,一方面也帶來幸福的煩惱:野象由原來的“怕人”,變成了現在的“伴人”活動,它們頻繁進入田地和村寨取食,食性發生改變,人象活動空間高度重疊。

在譚栩吉看來,這套監測預警系統的建立是探索人象和諧共處的“鑰匙”。但這套監測預警系統並非時時有用。近日,本網記者欲聯絡採訪北移象群中那頭被送回西雙版納原棲息地獨象的活動情況,但被告知因林子太密,暫未監測到其活動軌跡。

系統本身仍需提升外,資金缺乏保障也是亞洲象監測預警手段持續提升的暫時阻礙。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相關工作人員說,近年來,該州在亞洲象監測預警領域實現突破的同時,但也面臨著人員不足、資金短缺、難以為繼的局面。特別是亞洲象監測員的聘用金均為專案資金,一旦專案結束,將面臨無資金聘用監測員的窘境。

這不妨礙西雙版納提出亞洲象監測預警的遠景規劃。上述工作人員介紹,當地將打造“智慧版納”保護地監測體系,建設自然保護地“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路,運用雲計算、物聯網等資訊化手段,繼續加強保護地監測資料整合分析和綜合應用,及時掌握自然保護地資源動態變化和人為活動情況,讓科技更好地服務於野生動物的保護。

我們也期待,人象平安這一局面在亞洲象出沒的任何區域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