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個相遇是你前世的因緣?因果的迴圈你知道多少?(三)

哪一個相遇是你前世的因緣?因果的迴圈你知道多少?(三)

前和大家分享了有關因果和緣分的部分內容,今天我們繼續。

我們常說要“隨緣”,可有多少人能說清楚什麼是“緣”?又該如何個“隨”法?

我們曾在這個系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別講述了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情背後的因緣聯絡,可能有朋友會產生疑問:這難道都是真的?誰能證明這些事情之間的聯絡是必然的呢?

哪一個相遇是你前世的因緣?因果的迴圈你知道多少?(三)

作為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來講,習慣用自己親身感受並且可以證實和證偽的事物來衡量和判斷其是否具有合理性。這是一種現代科學的邏輯思維,可以說這種邏輯思維方式為推動人類發展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科學具有侷限性,科學還不能稱之為真理,科學只是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路標。

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中透過“洞穴人”來闡述了這個道理:一群常年生活在洞穴中的人把投射到牆壁上的光影認為是整個世界的真相,對發現外部世界和陽光的人嗤之為瘋子並報之以嚴厲的懲罰,然後大家繼續看著眼前的光影滿足地生活在有限的思維和現實中。

哪一個相遇是你前世的因緣?因果的迴圈你知道多少?(三)

這個寓言揭示了一個道理:人類的思維和實踐具有侷限性,因此認識必然具有侷限性。我們無法理解和證實高維度空間的現象,就像低維度空間的生物無法理解和解釋我們三維空間的現象一樣。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對一個二維空間的人說三維空間普遍存在並運用的物理法則,他們有多少人可以理解並承認呢?不消說那些高深的理論,僅僅是對於三個維度的表述,就完全超越了他們的認知,足夠讓二維人抓狂了。

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所以,作為凡夫的我們對於自己無法理解和解釋的事物,不要簡單地否認和拒絕,甚至詆譭誹謗,而是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印證,從更高的層面去體會和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超越現有條件的束縛,從而發現一個更加嶄新的世界。

說了這麼多,我們再回到今天的話題:因緣。

哪一個相遇是你前世的因緣?因果的迴圈你知道多少?(三)

佛陀曾告訴我們,世間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這些因緣反映在人世間可以歸納為“十二因緣”,也稱為“十二緣起”,而推動這些因緣不停遷延流轉的動力就是“業”,有業即有因,有因即有果。當然,因果之間還有“緣”在起作用,就像一粒種子成長為高大的植株,二者之間存在必然關係,但如果真正實現因果轉化,還需要外緣(陽光、空氣、水和溫度等)的協助。如果機緣不成熟,因果之間缺少聯絡,因果迴圈就會中斷,業力將不起作用,果報就無法現前。

哪一個相遇是你前世的因緣?因果的迴圈你知道多少?(三)

所以說,如果同意並接受這個理論,那麼我們就知道該如何處理我們所面對的問題——透過修行斷除前世業因起作用的機緣,讓業力不再牽引我們進入輪迴,從此得到最終的解脫。其實,現世的機緣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因,而這種因卻是我們可以透過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來控制和改變的。所以說,只要我們依照佛陀的教誨嚴格持戒,“以戒為師”,就可以讓業因不起作用,不生業果,逐步消除累生累世以來業力的影響,避免陷入輪迴的痛苦。

說了這麼多,最後我們做一個總結。首先,因果理論是淺顯易懂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人們普遍無法理解的是:是否存在三世因果,是否有六道輪迴。有些人甚至推崇和信奉虛無主義和及時行樂思想,認為人無來處也無去處,人的出現就是個偶然,人生在世就應該追求享樂,死後一了百了化為烏有,根本就沒有什麼轉世輪迴,也沒有因果迴圈,所以做事不考慮後果,不擇手段。對於這個想法我只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句《三世因果經》中的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希望看到這句話的朋友內心能有所感悟。

哪一個相遇是你前世的因緣?因果的迴圈你知道多少?(三)

其次,現在的“緣”也是以前的“果”和以後的“因”,只不過它是事物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要斷惡緣、結善緣,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什麼是“隨緣不變”和“不變隨緣”呢?“隨緣不變”就是指當外境出現違緣的時候,我們要一心不亂,堅守正道,坦然面對,欣然接受,時刻保持內心的寧靜與超脫,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和影響;“不變隨緣”是指在內心“如如不動”的情況下,隨順萬法眾生、因緣境遇,不貪著、不嗔怒、不攀緣,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念,沒有“貢高我慢”心,“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來去安心,收放自如。

最後想說的是,世間萬法皆有跡可循,切不可懷著“愚知愚見”對自己無法理解和接受的事物妄加揣測和評論,更不可對與自己觀點和認識相悖的觀點和理論無端誹謗甚至攻擊謾罵。要知道,人類從刀耕火種、茹毛飲血到現在可以飛到外太空尋覓其他生命的足跡,經歷了無數次思想和認識的革命,每一次革命都伴隨著顛覆性的重新認知和理性的質的飛躍。如果人類無法否定自己,無法接受不同的意見和見解,無法承認他人思想的合理和正確,那將和《理想國》中的洞穴人一樣,永遠生活在黑暗的時空中抱殘守缺、亦步亦趨,最後自我沉淪和消亡。

感恩各位的耐心閱讀,歡迎大家留言探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