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一碗油茶,一抹鄉情。

我的整個童年,是在蓮花度過的。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上學的時候,每天清晨都是爺爺叫醒的,因為他起得比較早,不管寒冬還是酷暑,每天雷打不動地五六點就起床。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他洗漱完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油茶!

有時候我醒得早的話,就可以在房間裡聽到灶臺前“咚咚咚咚”打油茶的聲音。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爺爺習慣性喜歡喝一碗第一鍋油茶。油茶,它有“一杯苦、二杯呷、三杯四杯好油茶”的說法,所以一般油茶也會打三鍋。而第一鍋的油茶,我是下不了嘴的,太苦。

而爺爺每天都會先來一碗,這樣的油茶比較“nian”,喝下去也包你精神抖擻,就跟你泡一杯很濃的綠茶喝下去差不多。

蓮花有個比較特殊的點,就是用分幣的時間,比較長。很多地方都不用分幣了,而這裡,卻可以拿去“挑”粑粑。一直用到了千禧年以後才退市。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所以,我現在都還保留了不少一分錢,兩分錢,五分錢的硬幣和紙幣。當然,也可以量米去跟人換,河粉啊,油炸粑啊,油堆啊,包子啊……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挺懷念那時候的。

現在,沒有以前的景象了。

初中的時候爺爺不在了,因為是全日制中學,兩三個週末才會回去一趟,而油茶,則由爺爺換成了奶奶來打。

大學畢業工作一年不到,奶奶也離開了。而作為遊子,油茶依然是割捨不了。它就像一根繩子,繫著你和老家。

但,畢竟不是土灶,條件有限。所以,得充分發揮燃氣灶和鐵鍋的作用,然後把搖搖杯給加入進來!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這是因為鐵鍋不可能用油茶棰來捶打,沒法做到把茶葉搗得很碎,除非你精力十足,手力驚人,花長一點時間壓炒茶葉。

否則,搖搖杯就是重要的一環。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網上找到桂林地區賣茶葉的店家,買了兩斤茶葉。從此,打油茶,也變成了炒油茶。

有人說,不用油茶鍋打出來的油茶,沒有靈魂。

其實不然。

物盡其用,一樣可以有靈魂!

先把泡好的茶葉,放進鍋裡炒熱,然後再裝進搖搖杯裡把茶葉打碎,再倒回鍋裡翻炒和壓炒,直到茶葉粘粘的,再把開水倒鍋裡,用大火熬煮出味。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黃爽的茶湯,不比一些店裡賣的差!配上蔥花,排散和脆果的話,那就完美了!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油茶,有時候不僅僅是鄉情的寄託之物,還是文化交流的橋樑。比如打出的油茶,帶去公司給同事嚐嚐,沒怎麼喝過的人,就會覺得很神奇,進而開始一頓科普,讓他們瞭解油茶,瞭解我們的飲食文化。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

很多人怕晚上喝油茶,因為怕睡不著。對於不怎麼喝,或者剛開始喝的人來說,確實如此。而我,可能從小喝到大,並沒有這情況。該喝的喝,該睡的睡。

但——它確實可以提神,有“爽神湯”之稱。

好了,不說了,我得淘一些排散和脆果回來!

一碗油茶,托起遊子的一抹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