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我曾加上一名著名作者的微信,我和他說,“高中時,我便在雜誌上看你的文章,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認識你。我如今也在上海,如果可以,期待能與你見面。”

他說,“你這麼講,我真的很開心。不過,我要去北京了。”

聊這些天時,我在上海虹橋動車站,接從北京來的人。

我沉默許久,草草回了幾句:“期待你的新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劇本。”

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他2007年來到上海讀大一,我2007年剛讀高一,那幾年,我在雜誌上看他們的愛恨情仇,後來,紙媒沒落,新媒體盛行,我去翻微博,紙媒時代的人氣作者,做起新媒體來,依舊是最紅的那一批。

一眨眼,9年過去了。

我們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9年,可以讓一個人的性格發生數次轉變。

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轉變的代價是失去,我越來越清楚代價是來承擔的,不是逃避,所以我也越來越看淡分離與遺失,因“分離”與“遺失”是每個人都必然會經歷的,從出生到死亡,一生都在接觸分別,一世都在不停遺失,若看得太重,本就不輕鬆的人生過得會太累。

我已經很累了,我不想再累一點了。

畢業後,機緣巧合之下我還是來到了上海,來到這座自大學起我就說我最喜歡的城市了,一年多過去,發現好像挺適應,甚至有永遠留下來的念頭。

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那位去了北京的前輩在文章裡這麼寫——“雖然這座城市從來不認可我,也並非只是我,而是針對所有的外地人。但是我從未心生反感,在我眼裡,這些都是上海的魅力。它的排外是因為開放,它的矯情是因為精緻。

“而我與這座城市始終單方面握手言和是因為我也自由自在。所以我要走了,反正你從來沒有擁抱過我,所以我要走了,但是我從來都深愛著你。我終於品味出了上海的規則,也對上海曲曲繞繞的大街小巷瞭若指掌,這種遊走在城市中的熟稔並沒有給我十足的安全感,反而突然讓我覺得一種莫名的恐慌。這其實是我想出走的最深層的原因。”

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他住在上海9年,最後在他用才華與努力換取了世人眼中的功成名就後,選擇了離開,而不是駐紮。

我忍不住回想我的9年,我都做了些什麼。

我做了些什麼?

想來真是恐慌。

自以為叛逆、“獨特”地讀完了高中,自以為有想法、有追求地讀完了大學,畢業跑來了上海,磕磕絆絆過了一年多,才慢慢知道自己要什麼。

真是平庸的9年啊!

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最可怕的是:過去的9年,我好像認為我一點兒也不平庸。

9年,我不是不平庸,我只是不甘平庸。

高中時我好像幾年都在拼命彈吉他,拼命寫歌,自以為在做有意義的事,大學畢業後,我翻看那時候寫的歌,不流暢的旋律,毫無邏輯的和絃編配,矯揉造作的歌詞,我冷笑。

大學時我渾渾噩噩了好幾年,大一在學生會跑腿;大二在酒吧裡混跡;大三寫了本網路小說,參加了幾個比賽;大四考了次失敗的研,開了報紙專欄。

我回顧這9年時,我才猛然覺醒:我揮霍了好多光陰。

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我們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我突然慶幸我來到了上海,一年多來,我把生活節奏放快了無數倍,我用一年時間,把過去10年想做的事情,大多數都做到了。

我仍為我浪費的時光而懊惱。

每次和朋友談論如果能再重來一次大學時,我都會說——

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如果再重來一次,我不會去參加學生會和社團,我會專心刷高績點,拿最高獎學金,寫書,研究網際網路,參加創業比賽。我想如果我早些年這麼做,就會使我更靠近我想要的人生。”

懊惱是沒有用的,我很清楚。

還來得及,如果從現在起珍惜你的時間,便還有機會,靠近你想要的人生。

我們已沒有時間再去揮霍青春,因為你所不甘心過的平庸人生,便是在揮霍中一點一點降臨的。

你還有多少個9年可以去揮霍?

本文來源於:《你不拼搏,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作者:簡 淺 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 ,如果您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

可以評論點贊加關注哦~[心]

在此祝讀者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地過好每一天~

我是

@NZ貓加菲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