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法真的是你的嗎?

存在於頭腦中的想法很容易被我們聽到,我們喜歡將思維認同為“我”,在心理學上,這被稱為

“向思維認同”

但事實並非如此,你以為的“我”,有多大程度上是別人的聲音?很多人懷疑這一點,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的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是,擁有跟隨內心和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和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武志紅老師說:

感覺,是身體過程,它看似不那麼高階,但感覺必然是你的身體與其他存在建立關係時的產物,它是你的。而頭腦,卻可以吸收各種資訊,也可以被灌輸各種資訊,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說頭腦是別人的。

身體比頭腦更接近你的心靈、你的靈魂,頭腦可以被灌輸,但身體很難不忠於自己。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美國舞蹈學院的一些學生,將要參加畢業演出,而這將決定他們未來的去向。其中一個女孩,9歲起就被媽媽塞進這所學院,按照媽媽的意志去跳舞。她一直按照媽媽的意志而活,但真到了要比賽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的身體並不願意跳舞,於是在畢業演出前,本來被定位女主角的她主動退出了比賽,在媽媽質問她時,女孩說:“媽媽,你沒有跳舞的腿,而我沒有跳舞的心。”

我們的東方文化,經常會教導我們要聽話,要迎合別人的期待,不過我現在發現很多人開始倡導要

“尊重自己的感覺,做自己”

,這是很不容易的。在我們上一輩身上幾乎看不見這樣的信條與觀念。

武志紅老師說:

頭腦是一個偉大的存在,如果你頭腦裡裝下了無數資訊,而又可以對它們進行各種思考,這該是一種多麼美妙的事,就好像整個世界都在你的腦海中,一切都是你思考、觀察的物件和工具。

過分使用頭腦的人,不容易發現身體的感覺,不喜歡思考的人,就容易按以往固化的信條行事。

與你的頭腦保持一點距離,相信身體的感受,或許後者才是真正的你。

我們有時候需要警惕,不要去輕易認同頭腦裡的聲音,認為這是“我”的想法,這些想法,很有可能是別人灌輸給你的。

當你使用頭腦分析、思考時,頭腦成為你的工具,這構建的是“我與它”的關係,如果想要構建“我與你”的關係,就需要感受對方的身體過程和情緒過程,這樣才可能在兩人之間建立連結。

過分地追求高貴的頭腦,容易讓人活得乾癟。坎貝爾說過:

人類意識對生命期待的觀點,絕少與生命的現實一致。我們不願承認,那衝撞的、自我保護的、有惡臭的、肉食的和淫蕩的瘋狂,正是有機體的本質。相反我們傾向於掩飾、漂白和重新解讀,把所有軟膏裡的蒼蠅和菜湯裡的頭髮,都想像成某個令人不悅的傢伙的過錯。

當然,聆聽身體,並不是不分黑白,也不是貪圖瞬間,必要的時候,也不能忽略頭腦的存在。

做自己,必須要經過一個身體與頭腦交鋒的過程,如果交鋒過後,彼此都很舒適,那麼你的選擇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