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資18萬,合肥工資16萬,來合肥不?

說個這幾天聽到的訊息,是來自F先生的朋友。

他朋友是建築設計行業,設計院工作,平時還兼職給高校建築設計專業帶帶專業課。這幾天碰面交流,於是聊起了行業動向。

朋友說,從去年(2018年)開始,合肥突然新出現很多建築設計公司,每個設計公司都是上百人的職位需求。

本來合肥的建築設計是很小的行業,每年畢業生不多,但因為崗位需求不多,所以就業門檻也不低。想進好的設計院,不僅要求學歷,還要四處找關係。而進去了工資也不會太高,有種濃濃的國企範。

然而從去年到今年,突然大環境就變了,新開的公司四處搶人,本地找不到就從外地開始挖人,結果帶來了幾個顯著的變化:

一是因為搶人,本地的老牌設計院突然找不到人了,於是門檻大幅降低。

往年畢業於xx學院這種不知名二本院校的畢業生,即便託關係,也沒機會進老牌設計院的。

然而今年因為老設計院招不到人,門檻大幅降低。結果這些二本學生,突然運氣好了,全都找到了以前根本沒可能的工作。

二是本地的行業薪酬突然暴漲。

目前招新人(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工資至少在16萬了。

而對比之下,普通學歷在上海普通設計院的工資,大概也就只有18-22萬,對比之下,上海的溢價已經不是太高了,甚至最低檔的差距也就只有2萬塊,這種差距已經變得很小了。

三是在搶人過程中,很多公司想去上海挖人,結果挖不到,於是轉從湖北湖南兩省挖了不少人過來。

據說這些新設計公司一半的人,都是來自中部其他省份的人。

上海工資18萬,合肥工資16萬,來合肥不?

——————

聽完上面這些行業資訊,我就樂了。

這個算是比較能說明“城市紅利”的問題了。

我去年還聽過很多人抱怨,包括合肥人說合肥平均工資太低,武漢人說武漢平均工資太低,成都人說成都平均工資太低。

大家都說,當地的工資就是三四千、四五千,憑什麼房價上萬?

我那時候說,平均工資漲起來是很快的,只要工作機會轉移,平均工資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

(因為轉移的過程中,必然也要從一線城市往回帶人,人家一線月薪兩三萬,會接受你月薪5000?當然不會的。所以平均工資一定會漲)

但這個紅利視窗期也不會太久。一個蘿蔔一個坑,每年這麼多畢業生,轉移帶來的機會,用不了兩年就會80%被消化完畢。

之後招聘量沒那麼大的時候,必然又開始抬升學歷門檻、抬升經驗門檻、抬升證書門檻了。

————————

然後朋友又跟我們舉了幾個身邊人的例子:

前兩個例子都是他的學生。

第一個人屬於能力很強。本職學建築設計,但是還會it,各種程式語言都能熟練運用。

說建築設計行業目前正在經歷新的技術革命。

正在推行一個叫BIM的系統。就類似於以十幾年以前,建築設計全都手工畫圖,後來改成CAD畫圖。而目前要改成BIM系統畫圖。

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從業者按照自身素質能力被分成了三種:

最被動的那一種,是適應不了新變化,於是還在使用CAD畫圖,之後再費力的轉成BIM系統的檔案——假轉型。

這種人屬於落後生產力,會拖累整個設計院的後腿,有可能在轉型過程中被淘汰。

合格的一種人,是屬於學習新技能,開始接受新的設計系統。這種接受與轉型是合格的。

而最優秀的一種人,是屬於複合技能的。因為這個新系統需要不斷開發軟體外掛,所以需要用到it技能。而這個過程中會程式設計會設計外掛的人,就是行業中最優秀的。

舉例的第1個人,就屬於這類優秀的。本科是朋友的學生,考研考進同濟,學生時代順便學了各種程式語言,然後畢業了在同濟設計院工作。

用朋友的話說,這種就屬於優秀的人才,就該留在上海。一邊說還一邊感嘆,說同濟設計院的人肯定都很牛啊,工作時候身邊都是牛人,這種氛圍的價值就很巨大了。還感嘆說,合肥這裡肯定是沒有這麼好的平臺的。

結論,牛人應該留在大城市。

————————

第2個例子裡的人也是朋友的學生。但屬於普通人了。畢業兩三年,輾轉了上海、深圳和浙江某市,在各個城市尋找機會,但工作單位都屬於很普通的企業。

於是去年合肥出現新的工作機會時,朋友首先給這個學生打電話,說你趕快到這裡來吧。

結果這個學生拒絕了,說他雖然現在收入也就20萬,但是上海作為大城市,工作機會和前景是合肥不能比的。離開上海就放棄前景和機會了,所以拒絕。

朋友說完這個例子,還很感嘆。

據說這個學生在校期間也曾考研,結果考上了卻放棄讀了,因為家境不是太好,想要早點工作賺錢。

朋友作為老師,當年開導他,勸他安心去讀研,因為:

1,他本科學校並不算太好,當年行業招聘門檻也不低,平著不出色的本科學歷,起點不會太好,職業路徑也會有影響。

2,建築設計屬於工科,學校的導師大多有專案,作為研究生肯定會幫導師幹活,也會有一份收入。

3,剛工作起薪不會太高,負擔著城市的生活成本,其實每個月也存不下錢。

那麼價效比來說,還不如去幫導師幹活,畢竟住學校的成本很低。

結果這個學生並沒有聽勸,畢業立即跑上海找工作了。可能是找工作不順利,於是又搬了三次城市,前兩次搬到另外的城市,第三次又回到上海重新開始。

朋友講完這個例子,就感嘆到,有些人確實性格固執,不喜歡聽勸。不肯聽取別人的經驗換來的建議,那就只能用自己的經歷去感悟,自己找結論了。

可惜全靠自己,摸石頭過河,時間成本肯定很高。萬一選錯了,人生也沒有重來的機會了。

——————

第3個例子不是個人了。而是群體。

朋友說,這些合肥新開的設計公司裡面,近一半的人都是從中部其他省份過來的,很多人來自湖南湖北。

這些年輕人中,到了合肥買了房子,每個月要還1萬的房貸,很多人感覺生活也不快樂。

不過他又話鋒一轉,又說,20出頭的小孩子,如果不是在二線城市,換到北京上海,怎麼有機會買房呢?

現在單身一個人,覺得一萬房貸好多,但如果結婚了,兩個人承擔,每個人5000,還會覺得房貸壓力大嗎?

況且建築設計屬於工作壓力很大的行業。如果不買房,很多人手裡有錢,也會找各種機會花掉,吃飯唱歌、吃吃喝喝,來釋放自己的壓力,最終也存不下錢來,還不如買房。

聽完他的觀點,我覺得似乎也有道理。

————————

上海工資18萬,合肥工資16萬,來合肥不?

這次交談,唯一讓我覺得還沒解開的地方,就是:合肥新開的設計院,是從哪裡轉移過來的?

(可能是他們建築行業裡的人也不怎麼關注經濟規律,所以沒能尋根究底的去挖一下這些公司的來源地。

他們只關注了現象,就是合肥出現了新公司,新公司充當了攪局者,把行業格局天翻地覆的改了。

以前工資低,突然工資就漲了……

以前門檻高,突然門檻就低了……

每個人都很樂觀,感覺自己跟一線城市的同行之間,差距突然變小了……

唯一可惜的是,沒能解答我內心的疑惑——這些公司到底是哪裡轉移過來的)

————————————————————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歡迎加入“珍大戶的經濟圈”,這裡是我的私密圈子,大家可以在這裡一起探討經濟、金融知識,及其生活與商業應用。目前已有超過1200名朋友加入了進來,涵蓋各行各業、各個地區。

為了能夠讓每一個朋友都感受到有價值的收穫,珍大戶對圈友的每一個回答,都會抽象出最具有共通性的部分,充分地進行分析與講解,內容設計經濟/金融/管理/運營的各種知識,類比分析各種商業案例,平均每篇文章都有【3篇】高考作文的長度,讓每一個加入圈子的朋友都能感受到收穫。

加入這個圈子,大家可以自由發言或向我提問,我們一起在這裡聚集智慧,分享經驗。付費是為了增加了一定的門檻,過濾不必要的無效資訊,儘可能使圈子的內容更加精華。也因此,目前上千人的圈友中盡是精英,諸如產值過億的私營業主、拿到騰訊投資的創業明星、連鎖品牌經營者、各大企業高管、央直省部至市縣的各級同志、知名教授/律師/會計師/設計師等專業人士,以及遍佈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及海外工作者……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