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林:文化的真相

文化的真相

劉曉林

文化既大不可方又無所不在——基於此,人們在文化面前茫然一片,以致無法言其究竟!

近年,社會上有了如下的看法:“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據說出自作家梁曉聲先生)一時影者雲集,附和者眾。

細思,上述四點都是在談的修養,仍是文化的一部分構成。儘管,其將某些人們想象中的文化具體化了、更易理解,但與真正的文化仍然相差甚遠。

我們誤解了文化——將原本是無所不包的“龐然大物”極度縮小。文化至少應與經濟、政治並列,甚至說可以將經濟與政治納入其內。而絕非是藝術、科技、體育、時尚、宗教等處於相同等級的“科目”。

文化作為人類的“私屬品”,它是人類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及一部分非社會性的個體的大腦內部的思維活動來認識、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界客體的同時也逐步認識、適應、利用、改造自我的過程中,文化應運而生了。

文為載體,化為目的。文化者,文而化之也。

文字、知識、思維、諸多文明行為……廣義上講,易於被人們接納的皆可歸入文的範疇。若僅有文卻不能化,此仍為殘缺的文化。

文化的終極是最有效地解決問題,包括解決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

宇宙間最大且最有效的文化是平衡,平衡本身包含了解決問題的方式和目的。在平衡這一核心下衍生出了萬千具體而微的文化,文、史、哲、數、理、化、藝……

無論以實踐為主體的技術,還是以思想為主體的哲學。無論治大國,還是烹小鮮……當其發展到一定層面後,我們都可稱其為文化。換言,一切領域的極致者都代表了各自的文化。

平衡即綜合因素的和協統一,本質可歸結為陰陽平衡。宇宙間萬物不出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事實上,陰陽互用,道方產生;陰陽互孤,則無道可言。)陰陽運行於宇宙,道彌綸於天地。陰陽的變化規律是宇宙間一切事物(包括宇宙自身)的根本規律,即:陰陽和則生,陰陽離則滅;陰陽錯則變,陰陽平則佳;把握陰陽則統御整體。

文化的出現並非與人類的出現同步,它至少是滯後的。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的現實存在,它並非具有與人類本身同樣古老的歷史。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人類出現以後相當漫長的時期內,整個世界是無文化可言的!

凡是人類參與其間的一切與自然界的“互動活動”就都可以稱之為文化嗎?並非如此。有些學者認為:人類從“茹毛飲血,茫然於人道”(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十)的“植立之獸”(《思問錄·外篇》)演化而來,逐漸形成與“天道”既相聯絡又相區別的“人道”,從而出現了文化。

我認為“人道”的出現只是人類出現文化的必要條件而非充要條件,只有人類超越了本能的、有意識地作用於自然界和社會的活動及其結果才能稱之為文化,否則完全可以說其他物種也有自己的文化!

人類創造了人類的文化——東西方文化具有統一性是不爭的事實。儘管“同”的存在是自然而然,但“異”的存在也不可避免。東西方民族在文化傳統、哲學觀念、生活地域、人文環境、審美取向、邏輯思維等方面的不同導致了東西方文化存在的差異成為了一種必然存在。

通觀東西方文化現象與程序,我們會發現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已然是天經地義。東西方文化統一性和獨立性共存的必然在於人(創作主體)之為人的共性和差異性的存在。換言:東西方的人們分別在創造著各自的文化,作為“同一物種”想擁有完全不同的文化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東西方文化相互間的排斥與吸引在同步進行,關鍵仍在於“度”的把握。西方社會中的個人自由、權利性文化與東方社會中的“國家主義”、仁德禮儀,彼此間如果過度排斥或過度吸引都會造成可怕的後果。

附圖九天居士作品

劉曉林:文化的真相

劉曉林:文化的真相

劉曉林:文化的真相

劉曉林:文化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