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開啟了年輕時都沒有過的996

朋友和我吐槽,說她家先生,自打換了工作,她幾乎喪偶式育兒。雖然先生年收入頗豐,但累的時候她也會抱怨:做生不如做熟,早知這麼辛苦,還不如別換工作。

畢竟,上家公司也不差,收入也不少,工作環境還更自由,好歹當時她先生已是部門元老,位居中層。

但人在順境裡,容易看不清方向。她家先生被對手下套,一怒之下,遞了辭呈。老闆覺得可惜,挽留了幾回,可他咽不下那口氣,頭也不回地走了。

所有人都勸他三思,但他對未來很有信心,堅決“好馬不吃回頭草”。

之後,她家先生和朋友一起創業,可應了那句“創業九死一生”的定律,一年後,及時止損,又轉戰股市,但股市並不比創業更好把控,世上畢竟只有一個巴菲特。

折騰了兩年,最終還是迴歸了職場,進了與之前相同的行業,擔任和過去相似的崗位,但辛苦程度卻比過去更甚。

一方面要儘快適應新的業務環境,另一方面還要應對比業務環境更復雜的人際關係。

勾心鬥角不比之前的公司少,潛藏的雷和坑還比之前的更多。

每天披星載月,沒有一天在晚上10點前到家。

人到中年,卻開啟了年輕時都沒有過的996。

但她家先生,再也沒提過辭職。身體和心再累,都扛著。

人到中年,開啟了年輕時都沒有過的996

大約正因為前兩年的折騰,才更體會到,這世上沒有容易賺的錢。

也正因為那兩年的經歷,更讓人明白:你我都沒有神力,曾位居高位,更多的是時代、機遇和平臺造就的幸運。

而不單單是個人的能力。

想通了這點,會讓人該認慫時就認慫,忍下該忍的委屈,保住該保的飯碗。

畢竟孩子還小,未來還長,哪項不需要花錢?

想起那句曾風靡一時的脫口秀:中年人,跑不動,也跑不掉。

心酸中帶著淚,打落牙齒往肚裡吞。

關於中年人的“跑不掉”,辦公室95後的姑娘曾半開玩笑地說過一個段子,大意是,職場中,面對80後,老闆會毫無顧忌地壓榨,因為知道他們不敢辭職;但面對90、95後時,卻往往要好好思量,因為他們,真的會一言不合就離職。

這聽上去好似有道理。但仔細推敲,就會發現,這其實無關乎你是90後、95後,還是80後、70後,而關乎你正處在哪個人生階段。

可以任性地說走就走,是因為那個階段的你,有人兜底,讓你衣食無憂。

所以,一個人可以活得瀟灑,往往是因為身邊有人在用更大的代價守護。

但當有一天,你也有需要守護的人;有一天,曾經為你兜底的人,也需要你為他兜底時,你再“任性”,就“沒有人性”了。

中年人的生活,沒有“任性”二字。

我想起一個前輩,早些年,也是很多人豔羨的物件:高中就讀於杭城top2的省重點,大學畢業於全國TOP5的雙一流,20幾歲就坐上了期刊主編的位置,風頭無兩。

然而市場殘酷,利益為先,時局莫測。在產假結束的那一刻,她的人生轉折了:職位沒了,薪水降了;曾經是部門的領導,如今下屬卻成了自己的領導。公司裡不少人等著看她離職。

但她偏不,不論丟來多少工作,不管是職責內的,還是職責外的;不管是需要專業性的,還是打雜邊角料的,她都照單全收。

這當中有部分是合理的,但有不少是刁難的。

她都扛下了,不抱怨,努力幹。

我曾問她,這麼委屈的事,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她一直忍下來?

她說:家裡這麼多張嘴吃飯,我有退路嗎?沒有。

人到中年,開啟了年輕時都沒有過的996

語氣平靜,波瀾不驚。

那時,我總怒其不爭:明明有過硬的學歷和專業,到哪裡不是幹,何必留在那裡受氣?

年歲漸長後,我卻越來越理解她。

勇於試錯,人生在於突破。

這種話,聽著讓人熱血,但對於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房貸和車貸的中年人來說,聽聽就好。沒有過人的家底,不要隨便“突破”,因為試錯的成本,代價太高。

畢竟,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不是每個走出舒適圈,打破常規的人,都擁有與之匹配的能力和心態。

認清自己的普通,接納自己的平庸,不是認慫,而是難得的人間清醒。

這份清醒,讓你扛住該抗的壓力,避開該避的陷阱,守住該守的生活。

然後,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雖然辛苦,但卻踏實。

這個人,可能是我朋友的先生,是我的那位前輩,也可能是你,是我,是我們每個正在努力生活的人。

為認慫但清醒,辛苦卻踏實的自己,點個贊:)

人到中年,開啟了年輕時都沒有過的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