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導讀:中層的放大鏡原理:】

中層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做大氣層,把高層戰略的大部分熱量都折射和損耗。要麼做放大鏡,把太陽的光芒聚集到一點,把紙點燃。

太陽表面的溫度在10000度以上,但是為什麼它連地面上的一張紙都燒不著呢?原因很簡單:

第一,它離這張白紙太遠,距離越遠,作用力就越小。

第二,它的大部分熱量都被大氣層折射和損耗掉了。

第三,它太分散自己的能量了。陽光普照的結果就是哪裡都有陽光,哪裡的陽光溫度都不高。

但是我們有辦法讓太陽把紙點著,靠什麼?靠聚焦。我們用放大鏡把太陽的光聚焦到一點,就可以把紙點燃。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如果我們

把公司戰略比喻成太陽,把客戶價值比喻成紙

,那麼中層是什麼?

中層在太陽面前、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做大氣層,把高層戰略的大部分熱量都折射和損耗掉;要麼做放大鏡,把太陽的光芒聚集到一點,把紙點燃,

所以對於中層來講,是做大氣層還是做放大鏡

?這是所有中層經理人必須回答的首要間題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如何做放大鏡而不是做大氣層?

首先要找準位置

,是把紙的位置搞清楚。放大鏡與紙的距離必須有一個恰當的位置,放大鏡才能把紙點燃。所以

中層首先要把位置找準,太遠了不行,太近了也不行

其次是聚焦目標

。在市場上

中層不能拿著放大鏡到處聚焦,否則就會到處起火

。比如,財務部拿著放大鏡對著營銷聚焦,營銷部拿著放大能對著生產聚焦,生產拿著放大鏡對著採購聚焦,這樣火是點著了,但到處起火,導致高層的任務就是整天滅火。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所有的部門都必須只有一個目標,這樣公司才能夠發揮整體優勢,才能強大,最後要超越期望

。一個公司強大,一定是能量遞增的結果,中層超越上層的期望,才會有下層超越中層的期望。當我們說超越期望的關鍵在中層,我們常見的問題是什麼?就是中層不能夠超越上層的期望,而他自己又要求下層超越自己的期望。

中層執行力的關鍵,就是遵循中層執行的放大鏡原理:

1。找準位置

2。聚焦目標

3。超越期望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找準位置:從乘客到司機

位置變了,眼光和心境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但大多數中層經理在執行上犯的問題是,人是司機了,可眼光與心境還是客。

如果我們最近提拔了一箇中層經理,那麼,最好細細觀察一下他有沒有這種現象:

第一、經常與下屬肆意談論上司;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第二、經常因為自己部門的問題而責難別人

第三、經常認為部門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

如果有這種現象,我們就可以簡單地下一個結論:這個人當了經理,心還是一個員工。所以,大多數中層最大的問題就是:

職位變了但是思維還在員工層次

中層要找準位置,然而這個位置不是老闆去幫他找,是自己給自己找。自己怎麼找呢?就是從乘客變成司機,做員工是做乘客,而做經理是做司機。

當你是乘客的時候,你可以打瞌睡,你可以看外面的風景。但是當你是司機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心境完全變了,你的眼晴會一直著前方,你不能打瞌睡,也不能隨便看風景。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位置變了,眼光和心境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但大多數中層經理在執行上犯的問題是,人是司機了,可眼光與心境還是乘客。從這種角度出發,檢驗一箇中層是否優秀的標準非常簡單,就看他們的思維在哪個層次?你如果是人力資源總監,你的思維就應該在人力資源總監的層次。

如果你是司機,但你還停留在乘客的思維,那麼無論你的水平有多高,你都不是一個好司機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松下幸之助創造出的商業奇蹟中,就包含了這一基本的原理。

​1933年7月,松下決定投資開發小馬達。之所以要開發小馬達,是因為松下發現家用電器中,使用小馬達作驅動的電器愈來愈多。過去馬達都用在大機器裡,但是家用電器的現代化趨勢,使得像電風扇那樣的很多家電湧現出來,這些家電都需要用小馬達。

松下相信,家用電器大量使用小馬達的時代即將到來,於是就委任了一個非常優秀的研發人員中尾擔任新產品研發部部長。中尾接受任務後,帶著部下買來GE生產的小馬達,著迷地拆卸與研究。

有一天,松下幸之助正好經過中尾的實驗室,看到中尾這麼工作,松下非但沒有表揚他,卻狠狠地批評了中尾,松下對中尾說: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你是我最器重的研究人才,可是你的管理才能我實在不敢恭維。公司的規模已經相當大了,研究專案日益增多,你即使每天干48小時,也無論如何完不成那麼多工作。所以作為研究部長,你的主要職責就是製造10個,甚至100個像你這樣擅長研究的人,我相信你能做到。”

松下為什麼要這樣這麼講?因為松下認為,中層應當做中層的事,那就是領導。如果這種思維不轉變,中尾雖然可以把電機研發出來,但是這樣的話,松下就水遠做不成大公司。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你是中尾的話,你是習慣培養100個像你這樣優秀的人才,還是習慣整件事就靠你一個人搞定?

當員工的時候,我們都習慣於什麼事自己處理,然而當領導,卻意味著從自己處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理,變成領導和發展團隊成員的處理能力,

可這是不少中層經理不習慣的。

當松下公司不僅研究出了開放型的三相誘導型電動機,而且還擠垮了日本最大的電動機生產廠家

百川電機。百川的老總不甘心失敗,過來請教松下,

“我是專門做馬達的,你是做電器的。我做了一輩子馬達,我有很多優秀的電機專家,可是你居然用三年時間就把我擠破產了,你推出的產品既比我的技術水平高,也比我的更受市場歡迎,你是從哪裡招來的專家打敗了我?”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松下說:

“沒有,我的所有專家全是內部員工!我只是把更多員工變成了專家。你有幾十個優秀的專家,但卻沒有幾百個優秀的員工,我正好相反!”

松下的產品,很少是松下自己發明的,松下有這樣一個觀念:

我們做不了技術的第一,但是我們可以做比第一更快的第一。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小結:

中層的首要問題是要找準位置。做乘客,只對自己負責。但是如果你選擇做司機,就要對全車人負責,而從一個員工到做中層經理,最大的變化就是從乘客變成司機。

做乘客還是司機?這裡隱含很深的職場理念,顛覆你傳統的認知

我是宇哥職場記,致力於真實的職場經驗分享,願與你一起聊職場的那些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贊+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