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西文化兩個角度來看,怎樣才能成事?

大家好!我是鮮謀君,和大家一起成長,慢慢變富。

從中西文化兩個角度來看,怎樣才能成事?

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輝煌燦爛,但到近代一兩百年落後了,這跪倒的一百年是中國屈辱的一百年,而後我們向西方學習科技、管理等各種先進知識理念,透過革命和發展,到現在終於再次站立於全球。

我們要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全面擁抱西方文化,則失去了中國人的根本;固守傳統又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看了馮唐寫的《馮唐成事心法》,我對這個問題有了很多新的感悟。

馮唐,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美國埃默裡大學MBA、作家、詩人。曾歷任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夥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管理部總經理、華潤醫療集團有限公司CEO等職。

關於傳統文化,馮唐讀的最多的書就是關於曾國藩的,他覺得孔子、老子年代太久遠了,關於成事這一項曾國藩鶴立雞群,千古一人。可以說馮唐對中西方文化、管理思想都有著深刻理解的一個人。

鮮謀君做軟體開發二十年,對於技術的更新迭代體會很深,當新的技術出現後,舊的技術很快就被遺棄了,所以對於學習知識前,總要問一下自己,這個知識大概的生命力是多久?是否有必要學?值得花多少時間去深入瞭解?

正好,馮唐在初進麥肯錫的時候問過,已經21世紀了,量子力學、AI進步,各種科技的飛速發展,麥肯錫作為一家百年曆史的管理公司,會不會出現它的方法對今天不管用了?

麥肯錫的資深合夥人Gordon認真想了下說,這些管理智慧,哪怕是一百年前的,五百年前的,一千年前的管理智慧,至今仍然適用。

好,我們一起看下這些歷經時間考驗的真知灼見。這本書從知己、知人、知世、知智幾個方面,分別描述了個人如何成長、如何管理團隊、如何做成事情,我挑幾個自己有感悟的說說。

知己

知己是談怎麼認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怎麼成長。

首先是怎麼認識自己,自己的天賦是什麼,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暫時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那就先弄明白自己的天賦是什麼?如果也沒有特別擅長的事情,那就按這幾個標準來判斷:

1、雖千萬人吾往矣。就算很多人已經在做,就算大家都反對你去做,可是你還是喜歡去做,甚至偷偷摸摸去做。

2、當你堅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快感和滿足感。

3、所做的這件事情有自己的特色,有人願意花錢購買。(很多人在看第1、2條時,腦海中浮現的打遊戲等玩樂消費行為,可以死在這一條了)

當你回顧一圈發現,沒找到符合標準的能力,那還有一個辦法:

在必須做的事上,沒有天賦怎麼辦?迎難而上,我就幹它,我多安排時間幹它。

這句話是我讀這本書感覺最有殺傷力的一句話。曾國藩說:“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有常就是堅持,有常不能取代天賦,但足以讓我們活得很好。

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渴望能成事兒。

楊絳老師說,你的問題就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曾國藩一直強調自己是個讀書人,讀書人追求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讀書人以賣弄為醜,以笨拙為本分。接受少了些獲得名利的機會;以勤補拙,而不是投機取巧;謹慎的成事,多成事,持續成事。

難道我們就不能有慾望,不能有追求嗎?要管理慾望,尊重慾望,尊重自己的好勝心,這是我們的能量之源,但要警惕這把雙刃劍,區分慾望和志向,既不能被慾望帶偏,又不能缺乏向上的動力。

以笨拙為本分,不代表做事過於守成。

要成事,得先做個猛人,猛人是對自己嚴格,對自己狠,非常自律,不斷學習、提高自己。那些只對別人嚴格要求的人是假猛人。

曾國藩講“強毅之氣決不可無”。做猛人要要修煉:敬、恆。

敬。敬天憫人,尊重常識,遇事沉著冷靜。“臨事靜對猛虎,事了閒看落花”。

恆。確定好做一件事,就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投入,直至有成。

敬和恆,最大的敵人是驕和懶。驕傲會失去與人協作的基礎;懶惰會失去前進的機會。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馮唐分析說,成名太早,可能影響將來的後勁,走捷徑,容易受騙,被盛名所累。工作是一場馬拉松,有人五年出成績,有人十年、三十年出成績,而五年出成績的人很多後面再無成績。

曾國藩說:“不特習字,凡事皆有極困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我們大多是普通人,學習任何技能都需要時間,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在事業上碰到挫折、困難時,很多人向老莊尋求超然,向禪宗尋求悟空,向冥想尋求內心安定。

曾國藩說:“困心橫慮,正是磨鍊英雄,玉汝於成”。就是說碰到事情,很焦慮,但這正是磨鍊心智,成就你的時候。不要覺得啥事沒有的時候是正常的,要想面對困難的時候也是正常的,要珍惜這些不舒服、難受,這是成長的過程。

曾國藩建立湘軍時,當地官員對他特別排斥,過得很艱難,他的座師

前任軍機大臣穆彰阿送他一個條幅:“好漢打脫牙和血吞”,一直被他當做座右銘。後來他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指揮湘軍平定太平軍起義。

知人

公司要成事,首先要定戰略,怎麼定戰略?

按麥肯錫的定義,戰略就是一套完整的行動方案。要表明具體要做什麼,怎麼幹。在什麼地方做,和誰競爭,什麼時候競爭。這個方案的合理性在哪裡,自己具備什麼條件。

曾國藩總結的方法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大處著眼,即高明。站得高,看得遠。從自己角度看,有什麼長處,能做到什麼程度(Company);從競爭對手和市場角度看,別人是怎樣的,優勢在哪裡(Competitor);客戶是誰,他們的購買力是什麼情況(Customer)。

小處著手,即精明,講細節。戰略是需要一個個細節來實現完成的,要確保能夠落實。

定好戰略,再來看怎麼領導?

對於中小公司來說,領導就是做:抓大放小,容人,定方向。上千人的公司CEO就需要做:定方向、找人、找錢。

怎麼修煉領導力?

曾國藩說“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孫中山說:“夫天下之事,其不如人意者固十常八九,總在能堅忍耐煩,勞怨不避,乃能期於有成”。

馮唐說:“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不著急”,說的是對時間的態度。“不害怕”,說的是對結果的態度。“不要臉”,說的是對別人評論的態度。

對於中層幹部,曾國藩擇人的方法是:不笨、不怕死、不急急於名利、不惜力。

不笨是說有條理,能夠把事情想清楚,說明白。少大言,不吹牛,做事認真落實。不怕死是說做事不要怕犯錯,不墨守成規,要敢於嘗試。不惜力是說比想重要,做比說重要。馮唐還補了一條不貪財,不貪財才能做到秉公辦事,事兒才能辦好。

有些時候自己有能力,也還不一定能成事,有貴人相助很重要。麥肯錫有個結交貴人的信任公式:

信任 =(可信度 × 可靠度 × 可親度) ÷ 自私度

其中,可信度指你是不是有能力;可靠度指是不是真做事;可親度指生活中是不是容易親近些;自私度指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別人前面的程度。

最後的話

中國傳統文化,遇事向內求,也就是追求自我修煉,在品德、做人方面有很多的方法;而西方文化我們接觸更多的是做事的方法論,管理比較精細。

所以思想的追求用傳統文化,方法論用西方文化,這樣中西合璧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