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萬年薪到全職媽媽,我“押注”後半生只為孩子長大遠行

我39歲,曾經是一位年薪百萬的金牌獵頭,我比大多數人都瞭解“性格”對人生髮展的影響力。而經歷過對大寶成長照看的“疏忽”,我也比大多數人都深刻領悟過“無效童年”對孩子成長的阻力。

37歲小寶出生後,我毅然選擇全職,一邊彌補大寶一邊哺育小寶,我堅持在孩子3歲前陪伴她慢慢長大。我希望我的孩子在人生開篇的三年:不會因分離焦慮,不會因無助害怕,不會因溺愛任性。

在未來很長很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將經歷不期然間地分離,面對未知的無助以及分辨不清的愛與被愛,

強大富足的內心

才是她能瀟灑從容的人生資本。

我不知道在腥風血雨的獵頭行業,三年後會發生什麼,也許這個選擇就是我職業生涯的句號。但我很清晰自己的選擇,我願用後半生的陪伴給予孩子未來更堅實的自信。而全職媽媽這條路,當你走過就會發現它並沒有那麼不堪。

人生就是這樣反覆奇怪:你以為的低谷也許是巔峰前的蓄勢,你以為的巔峰不過是低谷裡的浪花。

從22歲3000月薪到35歲百萬年薪,我拼盡全力用15年證明了自己,卻‬輸‬j在‬了孩子‬的賽道‬。

22歲大學畢業我進入了一家快銷品公司做人事助理,轉正後月薪3000。入職不久公司併購了一家關聯公司,人事工作細碎繁瑣,那時天天加班,在公司和新分公司之間往來反覆,要在短時間掌握幾百號完全不熟悉的人的情況,與他們接觸瞭解並達成溝通目標,也在其中受盡各種“夾心氣”。

這樣強負荷和高挑戰的職場環境,很多和我同期入職的同事都選擇了跳槽,用他們的話:“同樣拿3000塊,你選擇工作8小時還是12小時?你選擇輕鬆還是受氣?”

我是一個不太聰明的人,有點一根筋,在忙都忙不過來的時間,我真做不到像他們一樣可以抽身出來分析利弊,騎驢找馬。我依舊拿著3000月薪一邊埋頭苦幹,一邊送走一批一批的同事。在這家公司裡從助理熬到主管,從主管熬到經理,從月薪3000熬到月薪10000,從單身熬到結婚生了大寶,一晃就是8年。而當年的同事有好幾個經歷幾次跳槽,已經做到人事總監,月薪2萬。

30歲是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一年,那一年生了大寶休完產假迴歸時,公司的管理層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股東撤股,新股東加入,管理層更迭,一系列變化下我的職位被邊緣化。

正在職場彷徨的我,接到一位前領導的邀請,我進入了他創辦的獵頭公司,成為一名獵頭顧問,後來也成了公司的小股東。

獵頭的時間是靠“搶”的,這時我才知道能夠用“加班”形容的工作都是幸福的,真正殘酷的職業是“24小時工作制”:你永遠要保持開機隨找隨到,永遠保證能量滿格隨時輸出,永遠保持精進和更優秀的人打交道。依舊憑著一根筋的傻勁兒,我在轉行後的第五年做到了年薪百萬。

可還沒有來得及消化“成功”的喜悅,另一種深深的挫敗向我撲來:家庭的疏離和大寶的叛逆!

人這一生有賺不完的錢,卻只有那麼幾年的親子時光,轉眼即逝。

此時即將上小學的大寶完全是一個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心做好一件小事,哪怕是僅僅五分鐘;不能和小朋友有效社交,一切從“我”出發不能共情,表達情緒只有:哭鬧和打人;對待長輩沒有敬畏之心,不講道理、不識管教。最常說的兩句“名言”就是:

“我不用你管!”

“你能把我怎麼樣!”

武力打他,他就在你還沒動手時自己先打自己,是真的下狠手打自己,有一次拿筆把手戳出一個洞。

問他就說:“我打的反正是你們的肉,看誰疼。”

一手將他帶大的外公外婆一點辦法也沒有,而我和老公在他面前更是空氣一般存在。確實:在他出生後,我和老公忙於各種工作出差應酬,在他生命裡的存在感太低。有時僅有的陪伴時間也會因為虧欠心理對他毫無底線的寵溺。

大寶一年級後,情況更加突出:不是上課走位亂竄,就是撕女同學本子老師投訴不斷,期末更是拿回三門均不及格的“好成績”,我們不得認真思考孩子的未來。我和老公開始協調著減少工作時間,刻意陪伴和溝通,在一次次的談心後,讓大寶堅硬的防線開始鬆動,各種不當行為情緒也有所改變。

有一次我特意早下班接他放學,他很開心。我們一路從學校走回小區,邊走邊聊,聽他講學校的各種趣事。快到家時,他停下來緊緊地抱住我,說:“媽媽你別動,就讓我抱一會兒。”

我問他:“怎麼了?”

他答:“我不想回家,家裡要不就是沒有你的影子,要不就是你永遠回不完的郵件,根本沒有我的媽媽。”

我不禁啞然,久久才無奈的說:“媽媽要工作呀!”

他說

:“為賺錢嗎?等我將來長大去賺錢給你行嗎?我會比你賺更多,你相信我!現在,你能多陪陪我嗎?”

那一次談話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大寶成長的問題和極度缺乏的安全感。

我向公司申請由一線轉到二線後勤,只有固定工資和分紅。錢少了時間多了,我經常參加學校的活動,充當各類家長自願者,也會陪伴大寶一起參加各類比賽:手抄報製作、演講、舞臺表演等。大寶的變化很大,不僅是學習上的收穫,更多是人被打開了,自信被找回了,遇到問題不再生悶氣或發脾氣。

小寶的到來讓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全職媽媽,我決定這一次用盡全力做好媽媽。

在徵詢大寶意見後我們有了家庭新成員:小寶,大寶滿心滿眼最愛的妹妹。

我一直排斥“哭聲免疫”,所謂孩子不能慣:抱多了放不下,哭哭就不愛哭等理論,我認為是很反天性的。孩子的哭聲和求抱是她的需求手段,如果從出生開始就狠心切斷她唯一所能及的表達方式,那麼她長大還會正確或順暢表達嗎?

我對小寶堅持哭了必去:看看寶寶是有什麼需求,餓了、拉了還是面板身體不適。求抱必抱:人是擁有社會屬性的,天生就不喜孤獨,她想被抱抱、讓走走,也體現了孩子情感發育的特徵。

不強迫孩子:想站就站,想走就走,只有她自己力所能及。小寶10個多月走路,早是因為她之前所有大運動都發展的早,她有這個能力,為什麼我要強行把她拉回到大多數寶寶的水平線呢?

主動交流:從她出生開始,我就開啟了“話癆”模式,與她所有的互動都是肢體行為+語言的,還會適時應景的製造話題和寶寶交流。在小寶一個多月時,她就會用“嗯,哼…”來回應。

小寶的語言發育也比較早,一歲半就可以說些簡單的句子,不到2歲時就能唱許多兒歌,會用形容詞和擬人比喻等手法來語言表達。比如:

外面下雨了:“今天又是風雨交加,傾盆大雨。”

看到一次被我蒸的變形的魚:“這條魚像爸爸一樣老(爸爸聽到估計要內傷)。”

看到藍天白雲:“白雲可真聰明呀,把天空打扮的這麼美麗。”

社會能力也很不錯:可以和比她大的、小的孩子愉快玩耍,會觀察並照顧他人情緒。不爭搶東西但會勇敢說不!

全職媽媽面臨的不止是照看壓力,還有無形的社會壓力和收入壓力

隨著小寶成長,身邊逐漸多了許多的聲音:

“孩子斷奶可以交給阿姨和外婆帶了。”

“孩子2歲了可以送去早託班了,年紀大了不好找工作。”

“你老公挺厲害的,一個人養一大家子人。”

“你天天素色打扮也不化妝,都長殘了。”

…… ……

確實,無論你帶的孩子是否優秀,無論你以前成就過什麼或為此放棄過什麼,只要你是全職媽媽,你的犧牲不但不被認可,反而會被扣上“懶惰”、“邋遢”、“無用”等標籤。僅是外人的眼光倒也不用理會,很多媽媽還會面臨家庭內的歧視,和經濟上的“卡喉”。

相對獵頭的“24小時工作制”的強度,全職媽媽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多少媽媽的心酸唯有自己明白,一邊辛苦一邊快樂,一邊忍受一邊堅持!

女人們在當媽之前一定要努力工作,攢下一筆生產哺育期的備用金,那是你和你孩子的底氣。

當“媽媽”這個名稱被冠上,當“媽媽”這個稱呼被人萌萌的喊出時,我們女人就不再屬於自己。我們的前半生可以瀟灑的為自己而活,做了媽媽就要為孩子撐起一片天地,是天性是使命。

願每個奮鬥中的媽媽,前半生無憾,後半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