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人生性涼薄的心理根源

發現人生性涼薄的心理根源

“上帝已死”是西方哲學家尼采的著名論斷。它的深層含義是:越來越多人放棄了對上帝的信仰;上帝已經無法成為人類社會道德標準與終極意義——這導致“虛無主義”盛行。所謂“享樂主義”、“豬欄的理想”、“無政府主義”,以及當下流行的“躺平”,都是心中無“神”、失去信仰的人,在不同社會情境下的表現。

“上帝已死”和生性涼薄有啥關係呢?其中邏輯和現實發展的表現是這樣的:

本來有十個人,用英文字母從A到J標識。他們都信“上帝”。A自稱是“上帝之子”,其餘從B到J九個人都信。A任命B、C、D三人為“領導”,分別管理E和F、G和H、I和J六人。

A作為“上帝之子”,傳達“上帝”的啟示。其它九人各司其職,各安天命。他們共同構成一個“等級式不平等”的人際圈子,而且都認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這時候,儘管A住宮殿,吃穿用度最豪;B、C、D三人住大房子,吃穿用度中等;E到J六人住小木屋,吃穿用度僅能維持生存,而且靠體力勞動賺取上面人的賞錢,工作最辛苦——但是,所有人,心理上有寄託、有安慰,是充實的。

發現人生性涼薄的心理根源

在心理的“歸屬”與“自尊”需求滿足方面,他們都以信仰“上帝”為榮耀,同時心有所屬。

A是“上帝之子”,為“上帝”代言。他為誰點贊,誰就倍感光榮;其他人也因為同在一個圈子“沾光”。彼此的心理“歸屬”與“自尊”需求也能相互滿足。

前提是,他們的價值取向、價值標準是一致的,都遵照“上帝之子”的傳達的“上帝”啟示思想、行事。出現不一致的時候,由“上帝之子”做價值評判,誰都心悅誠服。

在心理的“歸屬”與“自尊”需求相對於“上帝”及“上帝之子”,相對於共同的圈子,並且相對於彼此相互滿足的條件下,A到J十個人就會發生“同情”與“共情”。他們共同為圈子的生存與發展盡職盡責,共甘共苦、同悲共喜、同仇敵愾:敬畏共同的“上帝”,恨共同的敵人,彼此以姊妹兄弟相稱、相待——這時,他們都不“涼薄”,反而和睦、友愛。

發現人生性涼薄的心理根源

現在,把“上帝”拿掉,“上帝之子”也失去神格的光環。A到J十個人就缺失了心理相通的共同物件。

A認為自己住宮殿,最尊貴。B、C、D三人不服,認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想把A推翻取而代之。E到J六人認為他們最辛苦,創造的價值最大,養活了圈子裡的所有人,應該由他們“扶犁黑手翻持笏”。

這時,A到J十個人的價值取向、價值標準相互對立了,也沒有共同信服的最高“價值評判”,開始紛爭。如此,他們不會再形成共同的情感,反而彼此視若仇讎——所謂“生性涼薄”,就這樣爆發了。

發現人生性涼薄的心理根源

中間經歷了一個階段,即“有聖人出”,分別拿著儒、釋、道三套理論教化天下。B帶領E和F信儒學,C帶領G和H信佛教,D帶領I和J通道家——A什麼都不信,整天擔心被推翻,越來越神經質。

也就是說,儒、釋、道取代了原先統一的“上帝”,分別被不同的人信奉。如此,它們成了三派人心理上相通的中介,給三派人分別提供了統一的價值取向、價值標準、價值評判。於是,三派人分別其樂融融、情感融洽,不再“生性涼薄”了。

但是,三派人的價值取向、價值標準、價值評判不一致,派與派之間竭力致對方於死地而後快。嚴重的時候,力量強大的一派能把另一派斬盡殺絕。

發現人生性涼薄的心理根源

後來,儒、釋、道也被拿掉了,A到J十個人都不再以信仰它們為榮,而是把它們納入“鄙視鏈”,認為它們是假道學、窮和尚、搞封建迷信算卦的。

十個人心理相通的共同物件又沒了之後,A以個人出身為榮,總強調他是世襲貴族。但他說一次,其他人扇他一耳光。B、C、D以個人身份為榮,相互比誰的官大,結果互不服氣,動不動拳腳相向。

E到J六個人認為誰錢多誰老大:有的認為自己存款多,有的認為自己賺的多,有的認為自己是潛力股——A靠過來說你們得聽我的,他們一頓痛扁;B、C、D靠過來說誰聽我的,我給誰封官,他們拿錢當磚頭一頓猛砸……

所有人都拿自己的價值取向、價值標準說事,往自己臉上貼金,貶低其他人。遇到價值對立的情況,沒人能“價值評判”得讓雙方信服,只有用拳頭對話——長此以往,誰不“天性涼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