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渴”了一個冬天的中原大地,終於迎來了一場久違的雪,看1204年前大唐救火英雄李愬如何雪夜奇襲蔡州。

涼武公李愬(sù)(773年—821年),字元直。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唐代中期名將,為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謀略,善騎射,被後人稱為大唐最後的救火隊員。

817年雪夜襲蔡州,生擒吳元濟,平定淮西。戰後以功拜山南東道節度使、上柱國,封涼國公。後任武寧節度使,大敗平盧李師道,連戰皆勝。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針對節度使藩鎮割據不利局面,李愬利用陰晦風雪天候,部署進兵:命李祐等率3000人為前驅,自將300人為中軍,田進誠將3000人殿後。李愬令部隊一直東行,行60裡,夜襲張柴村要點殺成、烽子,留兵500人斷橋樑,以防洄曲精兵回救,遣兵500警戒朗山方向,接著馬上出發。

此時才向諸將宣佈去蔡州取吳元濟,眾人大驚失色,監軍大哭。“時大風雪,旌旗裂,人馬凍死者相望”,人人以為必死無疑。夜半,風雪愈肆,唐軍急行70裡至蔡州城下。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李愬命擊鵝鴨池以亂軍聲”掩護部隊的行動。自從吳少誠據蔡州,官軍不至此地已30餘年,故毫無防備。李愬至城下竟無人知曉。

李祐等登城,殺死熟睡的門卒,留更夫繼續打更,官軍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至裡城。凌晨雪止,李愬居吳元濟外宅。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有人報告官軍已至,吳元濟不信,還以為是俘獲的唐兵作亂,或洄曲子弟兵來求寒衣。及至聽到李愬軍中號令之聲,方倉惶率左右登牙 城(內城)抵抗。百姓助焚內城南門,吳元濟請降,被解送長安。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李愬派員厚撫洄曲守將董重質,董感其恩,以精兵萬人降;申、光二州及諸鎮兵2萬餘人相繼投降。淮西平定。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李愬奇襲的成功並非出於偶然。就主觀而言,李愬治軍有方,奉己儉約,待將士豐厚,能得士心;又明於知人,敢於重用降將,能得敵情;他見機能斷,敢於抓住蔡州空虛的時機,實施奇襲;又長於謀略,善於麻痺敵方,瓦解其民心和士氣。這些,都使他能利用風雪陰晦,烽火不接的天氣,孤軍深入,置全軍於死地而後取得奇襲的勝利。從客觀來說,唐憲宗和裴度始終未改其平定淮西的決心,又能集中力量對吳元濟用兵,甚至撤去監陣中使,而北線唐軍則牽制、吸引了淮西的主力,這都為奇襲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平淮西是憲宗削藩的巨大勝利,也是唐王朝自代宗以來削藩的空前成就。跋扈藩鎮十分恐慌,李師道、程權(橫海節度使)、王承宗、劉總(幽州節度使)等紛紛上表,願納質獻地歸附朝廷。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但不久,李師道譭棄前言,憲宗大怒,決意討伐。元和十三年(818年)七月,下制歷數李師道的罪行,命宣武、魏博、義成、武寧和橫海兵共討,連戰皆勝,攻克金鄉(今屬山東)、考城(今屬河南)、魚臺(今屬山東)和丞縣(今山東峰縣),殺萬餘人。翌年二月,李師道為其將劉悟所殺,淄青平定。至此,廣德以來近60年間橫行於河北、河南30餘州的藩鎮勢力,遭到了沉重打擊,全國暫時歸於一統。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唐朝平定藩鎮割據的戰爭,除憲宗時取得重大勝利外,其他諸帝的削藩幾乎無不以妥協甚至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唐王朝國勢不斷衰弱,沒有一支強大的中央軍,只得採取以方鎮御方鎮的策略。而藩鎮從自身利益出發,除少數尚能聽命於朝廷之外,多數都有各自的打算。有些藩鎮利用叛藩 的勢力向中央施加壓力,作為邀功的錢有的甚至與叛藩互相勾結,阻撓或破壞削藩。同時,削一跋扈藩鎮,又生一個強藩,一患未平一害又生。德宗時,平四王之亂(盧龍朱滔稱冀王,魏博田悅稱魏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尚未取得成效而兩帝之叛(李希烈稱楚帝,朱泚稱秦帝)又起。其源皆在“內輕外重”,中央力弱。

二、朝廷在削藩問題上意見也有分歧,主戰派常受掣肘。

三、在軍事指揮上,以宦官為監軍,“進退不由主將,勝則先使獻捷,不利則陵挫百端”,使將領不能專兵,上下難以協同作戰;並且不顧兵力所限,同時開闢幾條戰線,對主要的敵人不能實施有力地打擊。

四、朝廷財政據,軍費不足,一遇戰事遷延便更難取勝。

後人有詩讚曰: 雪夜平吳自一奇,功成猶守分尊卑。 櫜鞬道左躬迎帥,此禮藩方久不知。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李愬雪夜入蔡州,乾坤一擲的神來之筆,這份能耐,不愧為一代名將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