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真人”?孔子只說了這2句話

人這輩子究竟要達到怎樣的制高點,才算是真正的有所成就呢?喜歡金錢的人,希望自己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喜歡名氣的人,希望自己聞名於全國乃至全世界;喜歡權力的人,希望自己地位越來越高,位高權重,可以呼風喚雨;喜歡自由自在的人,希望遊遍全世界,盡情地享受這個世界的美好風光,等等。

不同的人因為有不同的愛好,不同的認知,和對生活方式乃至人生的理解,就會出現千差萬別的理想和志向。但其實我們回過頭來,總結歸納一下,無非是要讓我們做一個“真人”。對於“真人”的理解又各有不同,如果在修行修道者的眼中,是指身心都能達到完美極致狀態的一種崇高的境界,我們暫且不論。

如何做一個“真人”?孔子只說了這2句話

對一般人而言,我們應該按照自己心中的理想和志向,去好好地規劃自己的一生,非常真實地活下去,並一直走到最後,無論這個過程有多麼的艱難,困苦,我們都能不受外界的影響,矢志不渝的堅持下去,這就是真正的活出了自己,活出了真我。這樣的“真人”,我們想想自己,能做到嗎?

其實說難也不難,但是說易也不易。這樣的真人,非常有責任感,有使命,有擔當,能夠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至少是落在自己肩上的事,自己一定能夠盡職盡責的把它做好。無愧於人,也無愧於己。並且能夠時刻活在當下,堅持自己的理想,這樣的人生會過得無比充實,也正是我們人人所期盼的。

如何做一個“真人”?孔子只說了這2句話

孔聖人就說過這樣一段話:“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在孔子的學生以及其他人眼中,孔子就是個聖人。但是他自己卻並不這樣認為。如果說自己只不過是“為之不厭,誨人不倦”,這樣是可以說得過去的。這兩句話很明顯是孔子自謙之詞,然而卻道出了成聖成賢,成為一個“真人”的途徑。如何達到聖賢的境界,如何做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真人”呢?其實就是做到這兩句話罷了。

“為之不厭”就是在為學,求學的道路上,不懂得知足,因為學海無涯,學無止境,活到老就要學到老,學習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情,只要不斷的學習,你就在不斷的成長,而一旦停止了學習,人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就是對自己的要求。必須要終身學習,時刻不忘學習。你就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完美。

如何做一個“真人”?孔子只說了這2句話

“誨人不倦”就是教誨別人也要不知道疲倦,不要因為別人很懶惰,缺點很多,各方面表現都很差,不值得自己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教誨他,就選擇放棄。

因為每個人都是有良知,有悟性的,本質上都是一樣,之所以人與人之間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是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不一樣,時候、機緣也各不相同,你只不過暫時比別人領先了一點而已,而對方可能也就是還沒有領悟到那個點,或者說暫時還在沉睡中,所以耽誤了時間,甚至誤入了歧途,但絕不可因此而放棄引導他改過向善。

只要他真正意識到,也一定會懸崖勒馬,回頭是岸的。所以“誨人不倦”其實是一種極度的慈悲,與佛菩薩度人一樣,從來都不會感到疲倦而放棄了眾生。

如何做一個“真人”?孔子只說了這2句話

所以,“為之不厭,誨人不倦”,一個是嚴格的自律,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另一個則是利他,對他人的無限慈悲,倘若我們也能像孔子學習,做到這樣兩點,你也可以成為一個“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