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數是樂觀的

你是否會時常感懷無憂無慮的青春很短暫?你是否認為年紀越大越難從小事中獲得愉悅感,生活變得日益消極無聊?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就錯了,因為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近日公開的一項大規模調查揭示,青春歲月並不一定是人生中最積極的時光,而是不管生活好壞,從16歲到60歲,甚至70歲,人們都是越來越樂觀的。

研究:人沒有想象中脆弱

上述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人格研究雜誌》上,調查了7。5萬名年齡在16歲至101歲之間的美國人、德國人和荷蘭人,衡量了結婚、離婚、新工作、退休、健康變化和失去伴侶、父母或孩子等生活事件,對他們未來樂觀情緒的影響。

“我們驚訝地發現,人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我們生活得很堅韌。即使那些處境糟糕、經歷過人生磨難的人,在放眼未來時,也會感到樂觀。”研究人員之一、密歇根州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威廉·喬皮克說。研究表明,在青年期,樂觀情緒會持續增強,到中年期達到穩定;死亡、離婚等令人痛苦的問題,其實並不會改變一個人對未來的看法,相反很多人認同“人生短暫”,意識到他們應專注於當下讓自己快樂的事,並保持情感平衡。

不過,研究發現,隨著人們步入老年階段,樂觀情緒確實會有所下降,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可能與對健康的擔憂及人生將要慢慢走向終點的愁緒相關。但是,這樣的情緒變化並不代表老年人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只是他們的樂觀態度比中年期略有下降而已。結論最終認為,人類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樂觀的,從15歲到60歲,甚至70歲,總體上越來越樂觀。

樂觀源於清晰的自我定位喬皮克分析說:“保持樂觀態度的一部分原因可能與工作和生活中取得的成功有關。比如,在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你總是在憧憬事物和未來。你找到了工作,找到了另一半,實現了目標等,這會讓你變得更具主動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掌控自己的未來,並因此更加相信未來越來越好”。

“這是人對自我定位越來越清晰帶來的樂觀。”南京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張純說,人到30歲直至中年後,會逐漸拋棄幻想而認清現實,看待事物更理性。例如,能擺正自己在社會關係中的位置,瞭解自身優勢和劣勢,知道如何整合資源;對未來更有規劃,明確近期、中期、遠期的計劃時,人會對未來充滿期待。大連醫科大學附屬大連市中心醫院心理門診副主任鄒霞補充說,擁有更多人生經驗的人容易把自己的感覺與他人的感覺進行分割,進而不被他人的情緒所佔據。例如,在工作中看到領導不耐煩的表情時,很多工作經驗不足的人會非常恐慌,認為領導是不是在否定或質疑自己。但當學會劃分感覺後就會知道,領導不會無緣無故地厭惡及喜歡,他的不耐煩可能有深意,但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某項工作中的問題。後一種心態會使人更樂觀地看待事物,而不是陷入自我否定的悲觀心態中。

此外,張純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樂觀是人維持生命的基礎,是人的一種本能。從生物學角度看,人產生快樂的感覺與大腦中產生多巴胺、內啡肽等讓人愉悅的激素相關。如果突然情緒不佳,身體自我救濟的平衡機制就會本能地啟動,促使我們想運動或吃某種食物來補充大腦所需的這類激素,維持愉悅狀態。從深度心理學角度看,人生來有兩種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需要樂觀心態支撐,當一個人死本能大於生本能時,就會對生命失去信心。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還是活下來的人更多,這說明大多數人是樂觀的。

鄒霞表示,從心身醫學角度講,心理與生理往往是相互影響的。人在16歲前處於青春期,體內的各種生理激素在快速發展且不平衡,這時的情緒調節能力並不成熟。16歲以後,心智發育逐漸成熟,尤其到了中年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歷,在遇到挫折、問題時,能更輕易地透過自身經驗及成熟的心理功能把情緒調整到正常狀態,這也是心理抗打擊能力的鼎盛時期。當一個人擁有一定情緒容忍能力、懂得趨利避害時,就能更好地把問題進行歸因,保持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