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的鄉土性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便意味著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存在著一根根由私人道德維繫的人際關係線,這些線組成了複雜的人際關係網,存在於中國社會的各行各業,通俗點理解,在中國的社會中,相識而產生的人情是維繫一段關係的必不可少的元素。

未曾遠行之時,一直以為家鄉很大,新民很大,但是時過境遷,行萬里路之後方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原來更大。在初中時曾經結識了一些朋友,但令人不曾想到的是,班裡的一位新朋友竟然是我童年時期的鄰居,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家就搬家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竟然又在初中重新見到了他,也正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世界竟如此之小,彷彿一座小城的人們,都彼此或深或淺的相識,小城市,往往帶有一種更加濃厚的鄉土性。

小世界的鄉土性

小時候喜歡去鄉下串門,每到大年初一,年輕人在村子裡挨家挨戶拜年的場景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那種明明不是一家人卻不亞於一家人的氛圍,讓人感覺很奇妙也很親切,而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居住在樓裡的對門往往彼此之間都不認識,即使這兩個鄰居只是隔了一層牆壁。城市化讓鄉土社會正逐漸崩塌,變成一種制度社會,規則社會。

小世界的鄉土性

時至今日,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城市裡依舊存在著利用私人道德將陌生人納入家人範圍的情況,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這種關係,也在日漸瓦解。很少有人願意和陌生人輕易建立一種遊離於規則之外的私人信任關係。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們更喜歡用規章制度或者利益來維持某些人際關係。長久以來,我竟也漸漸習慣了這種冷冰冰的人際關係處理方法。變得多疑。大城市在帶給人們便利和生機的同時,也在與鄉土社會相對抗。大城市,多了更多不會經營人際關係的孤獨的人。

每當回到老家的時候,總是有一種真的回到了一個家的感覺,在路上,彷彿每個人彼此之間都以“哥、姐、叔、姨、大爺”相稱,每個人似乎也不願意將別人完全當做生人,這種感覺在大城市是很難體會得到的。雖然在人情沉重的小城市總有一種無關係寸步難行的感覺,但是又不得不承認,中國社會永遠也不可能徹底擺脫鄉土性,徹底擺脫人情社會。畢竟人不是機器,不能做到毫無感情。

城市越小,鄉土氣息則越重,這種社會之下規則的內涵,也因此變得複雜了起來。

推薦書籍:《鄉土中國》 費孝通 上海人民出版社

小世界的鄉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