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在過去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上幾十只雞。每逢過年過節、或者家有喜事的時候殺上一隻,成本很低,又很方便。平時母雞還會下蛋,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農村天地廣闊,大部分雞都是散養的,它們會吃野外的蟲子和草籽,所以農戶只需要少量的飼料就能養活它們。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但是,雞畢竟是一種由野生動物馴化而來的家禽,它們會本能地在野外自行建立雞窩,然後將蛋產在裡面。

聰明的農家大嬸,為了防止丟蛋,都會事先在自家的院子裡,用竹筐和乾草做幾個雞窩,讓母雞在裡面下蛋。但是,人類建造的豪華雞窩並不一定符合雞類的審美,它們仍有可能將蛋產在野外。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母雞的這點心思在大嬸面前簡直不值得一提,人們只需要在新雞窩裡放一兩枚雞蛋。

當好奇的母雞看到新窩裡有蛋,會認為是其它母雞產下的,它們很自然地相信,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好窩,於是會排著隊放心地將蛋產在裡面

母雞的這種行為和人類的從眾心理是一樣的。

從眾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從眾是降低認知成本的最有效方法

對於一隻母雞來講,自己開闢一個新窩下蛋,需要冒很大的風險,能不能遮風擋雨、附近有沒有天敵,都需要時間來檢驗,一旦失敗,就可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包括下一代、甚至自己生命。

所以,母雞會認為,一個有其它母雞下過蛋的窩,就是一個經得起考驗的好窩,可以放心地將蛋產在裡面了。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原始人類的生活

人類更是不用說,哪片樹林有野果,哪個山洞有老虎,大家都去的地方就是對的,大家都不去的地方,最好也不要去。這些問題沒必要一個個去親自驗證了。

我們只需要透過學習,就可以快速地獲得這些間接經驗

漸漸地,隨著人類積累的經驗和知識越來越多,我們的大腦裝不下了。

所以,作為人類的個體,我們面對複雜的人類創造的知識體系,和一隻母雞面對複雜的自然環境,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美國國會圖書館,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

我們對待不確定的問題,會本能地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

我們天然地認為,他人正在做的都是經過驗證的,是可以信賴的,只要和他們一樣就對了

於是,從眾心理就這樣形成了。

從眾心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他人利用。

1820年,有兩名巴黎歌劇院的常客,由於他們在觀看錶演中經常帶頭鼓掌喝彩,於是他們發現了這個商機,並且成立了一家專業的“捧場”組織,專門為各大劇院提供捧場服務,並收取費用。服務很簡單,一個“首席喝彩”加幾個“隨聲附和”的就夠了。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如今的巴黎歌劇院

現在電視臺在錄製節目前,都會單獨錄一些觀眾鼓掌和歡呼的鏡頭,在後期剪輯到節目中去。這樣會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很自然地認為,現場很熱烈,節目很精彩。

很多綜藝節目更是將這一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會在節目裡插入很多音效,大笑的、鼓掌的、歡呼的、驚訝的等等,這也會讓我們不自覺地跟隨節目的情緒看下去。

這種音效被稱為“罐頭笑聲”

在大量的網路直播和短影片中,都存在過度使用“罐頭笑聲”的現象。這讓我們在看觀看時,會有一種很過癮的感覺,但是看完之後會發現,其實一點營養都沒有。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玩手機的人

這些不過是吸引流量的一種手法,他們正是利用我們的從眾心理,成功地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以上這些不過是賺取流量手段而已,我們花點時間娛樂一下也無妨。但有些人卻在利用從眾心理謀財害命,這一點我們就要特別小心了。

這些年,害人最多的傳銷、以及網際網路詐騙、電信詐騙、假藥和假冒保健品等等,媒體上報道得非常多。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這些騙術在被揭穿之後,我們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看穿騙子的伎倆,無非是利用人們的貪婪,用利益加以誘惑,當你產生懷疑的時候,天上怎麼可能會掉餡餅呢?騙子馬上使出殺手鐧,告訴你有很多人已經因為他們而獲得利益了,並且找一些人出來現身說法。這時,從眾心理會立刻發揮作用。打個不貼切的比方,

此時的人,就像看到了窩裡有蛋的母雞一樣,智力迅速降到了零

很多被騙的人在騙局被揭穿後都會感到驚訝,會問自己,當時為什麼那麼傻,就連如此簡單的騙術都會相信。

美國人吉姆·瓊斯在1953年創立了人民聖殿教,信眾曾一度達到兩千多人。

1977年,由於被曝出利用信眾斂財以及虐待信眾等醜聞,瓊斯遭到政府的調查與指控。於是瓊斯逃往南美洲蓋亞那的瓊斯鎮,繼續發展信徒。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悼念受害者的民眾

1978年,自知大勢已去的瓊斯,帶領信眾自殺。首先響應的是一個婦女,她是瓊斯狂熱的追隨者。在隨後的時間裡,900多名信徒竟然效仿她,秩序井然地喝下了含有氰化物的藥水。

這就是當年震驚世界的人民聖殿教集體自殺事件。

死者中大多數是窮人,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他們甘願放棄獨立思考的能力,而跟隨他人選擇死亡,不能不讓人深思。

其實,再聰明的人,在失去理智的時候,都可能會犯錯誤。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因從眾心理而犯錯誤呢?

第一,對於他人的建議,尤其是騙子,通常都會使用騙術的組合拳,因為單一的騙術很容易被識破,例如上文提到的貪婪和從眾心理。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所以只要我們能抵制其中的一個環節,騙術就進行不下去了

。不要以為別人做的事就是正確的,事實證明,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反而是不理智的。即便這些對他們來說正確,未必對我們就正確。還有哪些托兒,他們都是騙子的幫兇。

第二,

多讀書多學習

。現在的社交網路,讓我們能最大限度地找到和我們觀點相同的人,這一點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我們發現自己周圍的人和自己都有著相同的想法,這樣又會反過來強化我們的想法,即便這些想法可能是錯的,甚至是愚蠢的。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因此,過多地使用社交網路,人與人之間反覆地從眾,反覆地相互影響,

很快就會造成一個群體“多元無知”的現象。

為了打破“多元無知”,我們需要引入不同的觀點,這一點在社交網路中很難實現。我們跳來跳去,最終發現,

與我們聚集在一起的,永遠都都是有著相同觀點的人

因此,跳出社交網路、閱讀紙質書籍就變得特別有用,且難能可貴。

第三,

保持獨立思考能力

。同樣是社交網路,讓我們逐漸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想要解決一個問題,上網一問就知道了。我們閱讀了大量網上的快餐式文章,認為沒用的就自動過濾,認為有用的,就點選放進收藏夾裡,實際上不要說思考,連記憶都不需要付出。

心理學:為什麼農家大嬸總會在新雞窩裡放一兩個蛋?

就像剛才所說的,現在的騙術其實都很簡單,事後一想都能明白的。但是,如果我們在當時連花一點點時間去思考的力氣都不願意,那麼被別人騙也就難免了。

綜上,從眾心理本來是一種有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現象。但是,隨著社會複雜程度的不斷加深,盲目的從眾,極有可能給我們帶來嚴重的損失。為了避免因從眾帶來的傷害,

堅持學習和獨立思考,保持進步,是我們一生都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