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先領悟一則寓言故事:一個農夫有兩個木桶,一個完好無損,一個有一條裂縫。農夫每次挑水,完好的木桶總能把滿滿一桶水從很遠的小溪運到主人家,而有裂縫的木桶每次卻只剩下半桶水。這個有裂縫的木桶深感自卑和內疚,一方面為自己的殘缺自卑,一方面又為主人的不嫌棄而內疚。一天,它在小溪邊對農夫說:“我為自己每次只能運送半桶水而感到慚愧。”這時,農夫驚訝地說:“難道你沒有看見每天所走的道路旁那些盛開的鮮花嗎?這些花只長在你那一邊,而沒有長在另一個木桶那邊。如今,這些鮮花已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美麗的風景!”

透過寓言故事,我們領悟到,自己瞧不起自己,是個人對自己的不恰當認識,是一種自卑的消極心理。每當遇到困難、挫折時,就會感到焦慮、洩氣、失望、頹廢,這就是自卑的心理。一個自卑的人很難有自信,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主見,對成功也沒有期盼,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會付出全部精力,沒有排除艱難險阻的心和毅力。那麼,怎樣才能從自卑的束縛下解脫出來呢?

常言道:“人貴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說,對待自我要有一個全面的正確認識。籠統地說,就是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便在待人接物時能揚長避短,使自我的優勢得到更好的發揮,這樣慢慢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心態,繼而充滿自信,超越自卑。

單單認識自己還不夠,還需要提高自己的自信。生活對於任何人都並非易事,但必須學會堅持,堅信自己對一件事情具有天賦的才能,這樣就易於成,而成功帶給我們的則是更多的自信。

積極交往也有助於提高自信。有句話很在理:在人群之外,你只能表現你的孤僻;在人群之中,你才能證明你的獨立。真誠地與身邊的人交往,有意識地在與周圍人的交往中學習別人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點,這樣便能在群體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能力,避免因孤陋寡聞而產生自卑感。

莎士比亞曾說:“假使我們自比於泥土,那我們就將真的成為被人踐踏的泥土了。”他還說沒有自尊心,即等於自卑。”我們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個缺陷都是另外一種美麗,既然無法改變自己,那麼就勇敢地接受自己吧。如果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還有誰能看得起你呢?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學會在各種活動中自我提示:我並非弱者,我並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能做到。

人要相信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