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1分《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 婚姻中的教養

電影《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江邊的真實故事,主人公是一對生活在江邊的老人,奶奶89歲,爺爺98歲。兩人攜手共度70餘年,依然能夠只若初見、琴瑟之好。

奶奶和爺爺每天都穿著色彩明亮的情侶服,去到任何地方都會緊緊的牽著對方的手,他們牽手步履蹣跚前行的背影詮釋了:執子之手,白頭偕老。

深秋,奶奶打掃院子的時候,對爺爺說,在女兒家呆了幾天,去醫院看了下眼科回來,家裡的院子裡就掉了這麼多樹葉,好累啊。

爺爺說,奶奶別掃了,我來掃就行。奶奶一邊充滿愛意的笑著說,辛苦你了,一邊俏皮的拍拍爺爺的背,說著謝謝。

爺爺和奶奶兩人一起並排坐著休息,奶奶揉著膝蓋,說:“我膝蓋這裡好疼。”爺爺俯下身子,對著奶奶的膝蓋,輕輕地吹了幾口氣。奶奶喜笑顏開,像孩子般望著爺爺說“好涼快呀,你給我哈氣好涼快。”

夜晚,奶奶要去上廁所,說自己會害怕,拉著爺爺陪著她,讓爺爺不要走開,在門後給她唱歌。爺爺滿口答應好,隨後晃著腦袋唱起了歌。

從廁所出來的奶奶滿臉幸福的凝視著爺爺說,哎喲,唱的真好聽,在這兒陪著我不冷嗎?爺爺回答道:在這兒陪奶奶有什麼冷的,奶奶邊拉起爺爺的手邊說:我怕爺爺冷,很擔心來著,謝謝。

世界上美好的婚姻,離不開那些藏在生活細節裡的教養。

錢鍾書說:“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彼此守住初心、相互包容,這是婚姻中,教養的細節。

豆瓣評分9.1分《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 婚姻中的教養

小莉沒有生孩子之前,和先生一起經營公司。

有了孩子後,小莉很少跟隨先生參加朋友聚會,每次都是小莉獨自在家照顧孩子。

後來孩子逐漸長大,小莉和先生一起參加朋友聚會的機會也隨之多了起來。

讓小莉苦惱的是,每次去到新的場合,他的先生都不會主動介紹小莉給其他人認識,更不會主動引薦他的朋友認識小莉,其他人識別小莉的唯一標籤——“孩子的媽媽”。

至於她姓誰名誰,是否需要引薦給其他人,先生的說辭是,別人都知道你是孩子的媽媽,當然對我們的關係也一目瞭然,就不用刻意介紹了吧。為此,小莉感受到強烈的不被尊重。

列夫·托爾斯泰說: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為我們互相瞭解,互相尊重。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教養。

彼此好好說話、相互尊重,這是婚姻中,教養的細節。

豆瓣評分9.1分《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 婚姻中的教養

一天,萊萊一家和朋友一家外出野餐。

傍晚來臨,萊萊開始收拾野餐墊,準備回家。5歲的兒子跑到萊萊面前,大聲的說到,我不要回去,我還要玩。萊萊說,天黑了,我們該回家了。

孩子不依不饒,情緒顯得更加激烈,用更大的聲音對著萊萊喊,我就要玩,邊喊邊用拳頭不停的敲打著萊萊的肚子。

這一幕,在場的兩個人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態度。

孩子爸爸視若無睹的坐在野餐墊上,手指在螢幕上來回滑動,視線始終不離手機方寸之間,對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都置之不理,彷佛一切猶如空氣。

在一旁的朋友半玩笑半認真的說到,你們家養孩子是釋放天性,在我們家必須有規則,你怎麼可以打媽媽呢,絕對不允許。

在生活的細節裡,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養是:彼此相愛。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全面發展取決於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於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社會環境。”

教養不是天生的,父母彼此間的修養,便是孩子的教養,你的樣子裡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彼此呵護、相濡以沫,這是婚姻中,教養的細節。

豆瓣評分9.1分《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 婚姻中的教養

一次晚餐聚會上,有人提議喝一點酒,其他人都附和,好,喝一點。一個儒雅的聲音笑著說道,不喝了吧,吃完飯,大家都早點回家。

眼看時間到了9點,這個聲音再次響起,一個溫文爾雅的男人緩緩起身,面帶微笑,手裡握著裝著橙汁的玻璃杯,我們今天就到這裡吧,該回家了,要早點回去陪老婆,我們不光工作,也要生活嘛,也要把時間留給愛人。

席間,一些初識這位老師的人都不禁好奇,這是怎樣的一個人。不僅把孩子培養成世界名校的直博生,對妻子也是呵護有加,把日子過成了一首美妙的詩。

雖然不曾見過這位老師的妻子,她的故事卻在朋友間廣為相傳。最讓他妻子自豪的是,她常常說,我家有兩個寶貝,一個是大寶,一個是小寶。大寶是我的先生,小寶是我的兒子。這樣的生活我很滿足。

和大多夫妻一樣,他們也歷經歲月的蹉跎,生活的錘鍊。起初的他,也和很多男性一樣,生活重心放在了拼搏在事業上,以為給你最好的愛,就是在事業上做出一番成就。

漸漸的,和妻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在外面的侃侃而談,回到家卻不知所云,矛盾也在很多生活中的瑣事裡凸顯,他曾經問自己,難道我的婚姻就只配過成這樣嗎?

為了改變婚姻現狀,他放棄了事業,潛心專研心理學。沒想到這份意志,不光讓他開啟了人生新的職業巔峰,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更讓他對日子的經營,多了一份智慧,多了一份從容。

西晉傅玄的《何當行》裡寫道: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好的婚姻不僅給你帶來幸福,更會讓你成為一位哲學家。

彼此牽掛、砥礪前行、不負韶華,這是婚姻中,教養的細節。

寫在最後:

物慾橫流的時代,日益劇增的離婚資料。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最終婚姻走向了滅亡?把日子過成了,婚前風花雪月、詩情畫意;婚後柴米油鹽、雞零狗碎。

建立家庭,對大多夫妻意味著,柴米油鹽醬醋茶,工作小孩和養家。細節被漸漸埋藏起來,日子也過的心灰起來。

經營婚姻之所以讓人覺得難,是因為彼此忘記了把教養體現在生活中的細節裡。生活不止柴米油鹽,生活也不止工作和孩子,我們不僅為人父母,為人兒女,更為彼此的妻子、丈夫,是彼此互為心靈駐守的港灣。

心浮氣躁時,涵養留給彼此;

眾聲喧譁時,理性留給彼此;

人微言輕時,慈悲留給彼此;

觀點相左時,尊重留給彼此;

這是婚姻中,教養的細節。

婚姻可以是華麗的詩篇,也可以是平淡的散文。注重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在婚姻中,體現彼此最好的教養;經營好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這便是婚姻中最好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