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勇敢地說出“我想要”,學會愛自己

為什麼你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勇敢地說出“我想要”,學會愛自己

為什麼你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

在開篇之前,你可以先問問你自己,為什麼你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呢?你會給自己一個什麼樣的回答?

l 比如我借出去的錢別人一直沒還,我開口去要,多不好意思呀,感覺開不了口,這關係搞不好就黃了,還是再等等吧。

l 我想跟領導說,工作量太大了,我做不完,但是估計說了也沒什麼用,還是不說了算了吧。

l 我想讓婆婆幫忙做家務,因為我上班太累了,可我要這麼說了,她會不會覺得我很自私呢?

l 我對我愛人有很多不滿和抱怨,積累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怎麼可能一次說得清楚呢?說了可能又會吵起來,就算了吧。

……

可能你遇到的不是這些事情,但我猜測,這樣的想法你應該是經常會有的。

你現在可以停一下,

去看看這些想法,“多不好意思”,“這關係可能會受影響”,“說了也沒用”,“她會不會覺得我自私”,“可能會吵起來”......

這些是不是你經常在心裡或者是掛在嘴邊的話呢?你發現了嗎?

我們總是基於假想別人可能會有什麼反應,來決定自己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我們忘了提需要是你的事情,別人怎麼迴應你,那是別人的事情,這是兩件不同的事。

而且在我們這個行為準則背後,其實還藏著一個信念,那

就是:

我的需要不重要,別人的感受,別人怎麼看我,才重要。

正是因為你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的需要不重要,所以才會輕易被別人的反應所左右。

為什麼你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勇敢地說出“我想要”,學會愛自己

課題分離,會讓你大不同

心理學家阿德勒有這樣一個觀點,所有人際關係的煩惱,有一個根源就是,分不清什麼是別人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他把這裡的事叫做課題。

我們總是會自發地替別人想很多:他們會怎麼迴應我呢?他會不會不高興?他會怎麼看我呢? 而忘了去做自己的事情。

當我們做到課題分離,就是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別人的事留給別人,不光是人際關係會改善,我們的人生可能都會有不同。

這個時候你可能覺得好抽象,這裡來舉一個例子,分享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個朋友,姑且叫她芳吧,說說芳學心理學的歷程。很小的時候,芳就特別喜歡心理學,立志要從事這個行業,所以高考填報志願就滿心憧憬著把心理學填成第一志願。

但是那個時候芳是一個徹頭徹尾不懂得照顧自己需要的人,我猜類似這樣經歷的人應該有不少吧,父母就過來遊說她說,“學心理學?這以後能幹什麼?換一個吧。

芳試著解釋過,說我喜歡呀,助人很有意義啊等等,可是父母有一套他們的說辭,而且態度很強烈,芳很快就妥協屈服了。

上了大學之後,芳還是不死心,又一次提出想換專業,家裡的親戚們又來提醒我她要慎重,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還不太能看到心理學的前景,所以他們說,你要學一些熱門的專業,將來好就業,學什麼心理學呀?

為什麼你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勇敢地說出“我想要”,學會愛自己

當時芳就想,是不是我真的像他們所說的,因為年紀輕,考慮問題不周全?雖然芳壓根不在意這個就業的問題,但是還是又一次地壓住了自己的想法。

到了讀研,這一次芳開始特別堅定了,她想,我是真的很確定自己喜歡這個,所以不管家人什麼態度,我這次都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但是這一次芳遇到的新的麻煩,因為在一開始填報志願的時候,芳其實還是在左右搖擺中,所以她填的專業名稱是教育學,儘管她也找到了一位挺喜歡的心理學導師,但是這個專業的問題成了她一塊心病。

於是芳剛拿到錄取結果的時候,就跟教務秘書申請調換專業,沒多久就得到答覆說很難。在等訊息的那段時間,教務秘書還勸她放棄,他曾經一臉疑惑地問芳說,其實從你的實際學習來看,是沒什麼影響的,唯一的一項就是畢業證書上那幾個字不一樣吧,那你堅持的話是有什麼考慮嗎?

芳當時很堅定地說,因為我喜歡這個專業,我想全情地投入,麻煩您盡力幫我申請,如果實在不行我也是能接受的,但是在還有機會的時候,我就這麼放棄了,我肯定會後悔。

但是很幸運的是,這次芳終於成功了。她曾經反思過這個波折的過程,她說,在我還不夠有力量的時候,我怕父母不高興

,因為別人的質疑,就懷疑是不是自己想錯了,所以一次次壓抑了自己的需要,甚至一直到讀研最

開始填志願的時候,我還是在壓抑我自己,但是還好,終於還是給了自己勇氣,再跟教務秘書去溝通的時候,堅持去努力,爭取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講了這麼多,不知道你看完這個故事後有什麼感受或者是想法,你也有一些一直想做的事情,但是因為顧慮別人的看法上沒去做嗎?

其實我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這樣,拒絕幫同事加班,跟父母說不要干涉你的生活,跟愛人說希望他多分擔點家務等等。

如果一個人能以這種敢於照顧自己的需要,也能接受別人的反對、拒絕,甚至是不理解的心態來生活,那他就更有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離自己夢想的生活更近。

所以,如果你有類似的煩惱,那麼一定要記得分清楚什麼是別人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

當你分清楚的時候,既不會因為別人怎麼樣而耽誤你自己的事情,也不會因為自己沒去做而怪罪於別人。

為什麼你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勇敢地說出“我想要”,學會愛自己

怎麼做到課題分離?

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究竟怎麼去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其實很簡單,

就是問一問自己:這個結果,最終由誰來承擔?

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承擔指的是事情,而不是情緒。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我覺得最後的結果不都是由我來承擔嗎?因為別人說我,我就會不高興。那隻能說,是你自己選擇了不高興。

再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原生家庭很有問題,奶奶在家族裡面特別強勢,所有人都要聽她的,所以她爸爸就比較懦弱,媽媽嫁過來就成了很受氣的兒媳婦。她整個童年都是家人爭吵的陰影。

這個朋友一畢業就來到離家很遠的城市工作,站穩腳跟之後,就想接父母過來小住,只是這一個非常小的心願,就引發了一場家庭矛盾。

父母一開始特別開心地答應了,但奶奶出面干涉,她爸爸就立刻打電話來說我不去了,你媽也不去。那語氣就像一個孩子,想出去玩家長又不讓,堵了一肚子的氣。

沒過幾天,奶奶也打電話過來數落她,說她沒事找事,爸媽在家好好的,幹嘛叫他們出去。

當時我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是不太能理解,但是我們身邊就是有這樣很難相處的人。她當時就試著給奶奶講道理,但是奶奶就各種無厘頭的話來噎她,類似於“都是你挑事”,“你現在翅膀硬了呀”等等。

那最後,她是怎做到課題分離的呢?她直接放棄了跟奶奶講道理,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她愛咋咋地。然後儘量讓自己平靜下來,回爸爸說,如果你不想來就不來了,但是你不能替我媽做決定,我會親自問她想不想來。

她跟我說,作為女兒我只能做我能做的,他們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生活要怎麼過,還是要他們自己說了算,我不會替他們難過。這一句“我不會替他們難過的”,非常有力量,真的我當時很感動,她不會因為自己的好意被駁回而特別的失望,也不會為了討好奶奶而輕易放棄她想做的事情。

這就是因為她明白,要學會講道理,這是奶奶要做的事情,要長大要有主見,這是爸爸要做的事情,她不會去揹負他們的課題,同時她也很清楚,如果她輕易就退縮了,她一定會後悔。因為在她自己最有能力和時間去盡孝的時候沒能盡孝,而這個才是她的課題。

為什麼你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勇敢地說出“我想要”,學會愛自己

請你仔細回味這句話,提需要是你的事情,別人怎麼迴應你,那是別人的事情,這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你去爭取了有可能沒結果,但是你不去爭取,就沒有任何的可能。吃虧的是自己,後悔的也只能是自己。

當你真的明白,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出每一個我們想要的選擇,按我們喜歡的方式去生活,別人是什麼反應,你根本沒有辦法左右的時候,你就可以勇敢地去追求你想要的,同時也能平靜的接受任何可能的結果。

當然了,今天分享的只是表達需要的一個很小很小的角度,有很多人不會表達需要,是因為他可能壓根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是什麼,或者因為童年經常被忽視,所以他不敢承認自己的需要,他會認為我的需要不重要,所以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因為別人的什麼反應而特別的敏感,輕易就妥協了。

要表達需要,當然還有方式的問題,就是我們要怎麼說,大家怎麼掌握這個話術,才能讓對方心甘情願地接受來滿足我們。

這些內容我會陸續在後期的文章中和大家分享,分享系統化的行動步驟,來幫你去真正地做到。

但是今天就請記住這樣一句話,當我們能做到課題分離,就是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把別人的事留給別人,不光是人際關係會改善,我們的人生可能也會大不同。

為什麼你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勇敢地說出“我想要”,學會愛自己

今日行動:嘗試說出你的需求

今天你先去做一個小嚐試,

就是把你想要表達的需要列出來,是跟誰,你想說什麼?

找一個對你來說最容易達到的任務,去試一試。比如說,跟你的領導提升職加薪;比如說,跟你的另一半說,希望他幫忙帶一下孩子;比如說,對你的朋友說,希望下一次約會的時候不要遲到;甚至你可以跟自己說,帶自己去吃一次好吃的,去看一場想看了很久的電影。

做的時候,可以用下面的這些方法:

首先,提醒自己“課題分離”。

當你覺得沒信心、害怕、氣惱等等,任何負面情緒出來的時候,都提醒自己,我只做我的事兒,別人的事留給別人。

其次,注意避免兩個誤區。

一是錯把抱怨問題當做表達需要。

就是看一看你是在說希望對方怎麼做,還是在說對這件事特別不滿,注意這兩種表述,對方收到的資訊是完全不一樣的。

二是把自己的需要一股腦說出來。

把自己的需要一股腦說出來,就認為是表達需要了。要注意要表達需要的目的是讓對方幫助我們滿足我們的需要,對嗎?

所以在開口之前,一定要先對自己的需要做拆分,看看哪些是對方能做的,然後跟他們清楚你希望他們怎麼做。只是把我們自己的需要全盤都說出來,那不叫表達需要,那是把你的課題丟給別人。

同時,提醒你的是,沒有人能一下子就成功。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不敢去做,或者是做了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都沒有關係,做了就比不做好。

沒有任何一種舊模式是可以輕易改變的,持續行動加上專業反饋,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如果你真的下定決心想要一個全新的自己,就像我曾經走了很多彎路一樣,不想再懊惱自己,再壓抑自己了,那麼歡迎你繼續關注我的文章,接下去我會陸續分享整套系統的方法,系統的行動任務,來幫我們一起實現真實的改變。

為什麼你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勇敢地說出“我想要”,學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