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婆婆當親媽?早晚會氣死她

有的男人說了:“只要老婆能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就一定能處好關係”——呵呵,如果媳婦在婆婆面前像在自己親媽面前一樣撒嬌、任性、偷懶、想說啥就說啥,想幹啥就幹啥,恐怕老公和婆婆都要氣死了! ——男人強調“親媽”說,會使老婆把婆婆和自己的媽媽相對比,不比還好,這一比,老婆的心理落差就更大了。

“親媽說”是個通天大謊言,媳婦沒辦法把婆婆當親媽,同時婆婆也沒辦法把媳婦當親生女兒看待。有些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隔層肚皮隔座山”、“公司不是家,婆婆不是媽”————同理,男人也沒辦法把丈母孃和老泰山當親生父母!我們必須得承認,婆媳不是母女,少了一份血脈相連,也便少了一份彼此容忍及矛盾發生後的互相體諒;多了一份天性中地位的對立,許多在常人看來並不算什麼的小事與言語,也便往往會激化成不可挽回的矛盾。

把婆婆當親媽?早晚會氣死她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婆媳雙方常常一方強調真有之情,另一方強調應有之情。

在家庭關係中,親子關係是一種血緣關係,在親子之間、夫妻之間、手足之間都有來自角色身份規定的情感。這就是“應有之情”。

而拋開身份角色來說,當人與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交往,就會形成恩恩怨怨,以及對於一個人的愛憎好惡。比如說,當我們非常崇敬自己的父親時,除了有一種兒女對爸爸的親近之外,還會因為他的個人品德而敬佩他,有一種超越親緣身份的評價。這就是“真有之情”。

一般來說,在家庭生活中,由於家庭成員不僅有很近的血緣關係,而且還朝夕相處,同時具有最切近的應有之情和最淳厚的真有之情。當原本沒有親緣關係,“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於相愛“走進一家門”的時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動的。婚姻不僅帶來了夫妻關係,同時也帶來了一大串家庭關係身份,初為人妻的新娘一下掉進了一張關係網當中,需要四面應付。

婆媳關係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關係。而對於太太來說,婚前與老公的家人一般交往比較少,所以,對老公是真有之情,而對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員就只有應有之情。

應有之情只是一種根據角色規定的情感,這種義務之情由於僅僅是義務,很容易讓人言不由衷或者敷衍了事。著名社會學家將此稱之為“等差之愛”。意思是說,在親子之間、夫妻之間、手足之間都有來自角色身份規定的情感。

當婆媳雙方混淆了婆媳關係與母女關係,婆婆就會本能地形成一種預期,那就是既然嫁到我家,在我家裡出出進進,就是一家人了,應該像女兒、兒子那樣對待我,可是往往媳婦因為缺乏“真有之情”恰恰無法做到這一點。媳婦心裡會想,我們之間沒有交情,只不過是因為與你的兒子結婚,我就要對你百般照顧,能做到現在這樣我就已經很不錯了!

說一千道一萬,婆婆與媳婦的關係,絕對不能像親母女一樣。雖然我們經常希望婆婆比媽媽還親,話可以這麼說,但絕不可能這樣相處。母女之間的那種親密感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女兒對媽媽發牢騷,無所顧忌,那完全是嘴裡說話,不是心裡說話,說完就算了,因為彼此都有安全感。而媳婦對婆婆要更客氣,要保持一點距離。尤其是新婚的時候,實際上等於進入一個新環境,進入一個新的場,更加不能率性而為。所以不把婆婆當親媽,而是當長輩尊敬,客客氣氣的,關係反而容易圓滿。

把婆婆當親媽?早晚會氣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