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看到一隻雞?

1

和朋友走在路上的時候經常發生這樣的對話。

朋友看到了什麼,抬起手肘戳我,示意前面的那個女孩。

盯著看了十幾秒,我恍然大悟道:“噢,那個掛墜好可愛!”

朋友:“什麼啊,我讓你看那個女孩的大長腿!”

或者是:“快看快看,有個帥哥!”

我腦袋三百六十度轉了一圈:“哪裡?”

然後扭頭對上她無語的目光。

這樣的對話發生的次數太多,但每到下一次遇見帥哥,朋友還是會戳戳我。

一度很喜歡,用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理解來說明追求理解的不必要性。

後來發現,偶爾,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可以成為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你是否看到一隻雞?

2

這段時間,在看的節目裡有人提到了雅俗共賞,說是一部好的藝術作品應該是經得起這個詞的考驗的。

志趣高雅的人樂意聽,普通人也樂意聽。

就好比一部電影,評價它的好壞時,受眾也應該被納入考量範疇。

如果只有奔著演員的顏值去看的顏粉,那這部電影就不能稱作是完全的好電影。

同樣,如果只有文藝情懷的人堅持到最後,而其他人最多隻能撐到一半就會睡著,這部電影顯然也不是完全的好電影。

“好的詩句應該經得起錯譯”,好的文學作品也應該經得起各界人士的目光。

畢竟,當標準不一的每個人都認可了一件事,是真的無敵。

你是否看到一隻雞?

3

文學理論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叫做

“你是否看到一隻雞”。

這個看似無厘頭的句子來源於一位導演的親身經歷。

他把自己製作的一個講述城市生活的短片,播放給那些相對未開化的土著人,想看看他們看完影片後的反應。

接著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那部通篇都在描繪摩天大樓的影片播放後,土著人居然興高采烈地討論著一隻雞。

導演反覆回憶自己的影片內容,也沒想起哪裡出現過一隻雞。

直到他回去之後逐幀檢視,才發現那隻雞出現在一個不到八幀的場景裡。

動畫的頻率是每秒二十五幀,而那些土著人看到了這個不足三分之一秒的畫面。

因為所有的摩天大樓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無比陌生的存在,只有那隻雞是他們熟悉瞭解的東西,他們也就只看到了那隻雞。

這就是不同背景下的人們看待同一個事物的不同眼光。

你是否看到一隻雞?

4

早先覺得這讓人挫敗,現在卻覺得這很有趣。

之前所說一部好的電影要經得起各界不同人的目光,那麼一件稱得上有趣的事,就應該經得起不同人的探討。

看見走在前面的女孩子,朋友會看見她的大長腿,而我會看見她可愛的掛墜。

只看見大長腿或者掛墜都不足以形成一個立體的女孩。

事物的有趣正在於它的多面

,電影的意義正在於不同人看後截然不同的體驗。

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自己的“那隻雞”,或純白,或黑白,或五彩斑斕。

如果以後再碰上和自己有著截然不同觀影體驗的人,你或許可以問他:

“那麼,你是否看到一隻雞呢?”

你的雞是什麼顏色的?

你是否看到一隻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