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序言

本書的作者是丹尼爾卡尼曼,一位經濟學諾貝爾得獎的心理學家。

我們人類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特別難,因為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很難對自己的信念和需求產生質疑。所以想要學習,尤其是心理學發現大腦的錯誤程式,就要學會從觀察你周圍的人開始。看到了別人,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可以對照著他人的問題,來反思自己。

在看別人的時候,最好是要有一些現成的書上的案例和經驗,不然就算是面對問題也發現不了問題。這本書裡大腦的bug給了我們一系列的標準。拿著這些標準到人群中尋找才是練習和吸收的最好的辦法。

例子,光環效應,一個瀟灑自信的演講者剛登上舞臺,觀眾往往就會對其大加讚賞,他可能並沒有那麼優秀。同理公司裡的總裁講話的時候是不是也會發生同樣現象。你喜歡的人,你的直屬領導發表的觀點,是不是也會讓你覺得讚賞。

大腦的工作方式:有人請教你問題的時候,你一般都能迅速的回答出來。這是大腦的工作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工作方式,也不是典型的工作方式。因為你有的時候,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能聽出來電話裡愛人的情緒,你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毫無意識的躲避了一場車禍的。本書會告訴你我們人類的大腦是怎麼工作的?

印象,直覺,大多的決策,所有的這些大腦的活動都在無聲地進行中。這是怎麼回事?這是一本心理學的書,但對人類的經濟行為進行了解釋。

本書就像一個大腦程式錯誤指南,告訴我們人類大腦不可避免的思維中的錯誤,這些錯誤都是怎麼產生的?是一本避坑指南。認真地學會理解和不斷練習,就會讓我們儘量避免認知中的錯誤。延伸到經濟上,可以讓你降低經濟損失。

本書的起源

卡尼曼和同事阿莫西討論一個問題:人是不是靠直覺就能統計一些規律並使用他們呢?比如4歲的孩子不懂英文語法,但她在說話的時候會努力遵循語法規則。

答案是,

在一定的條件下,人會透過直覺統計規律並能使用這些規律,一切都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的。人的直覺是有缺陷的。

比如,從很少的例子裡,靠直覺總結統計出來一個可靠的結果,但我們的直覺卻相信這個沒有足夠證據的結果。所以直覺是有缺陷的。我們急於證明我們觀點是正確的,這個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摸到腿的就說大象是個柱子,摸到肚子的就說大象是堵牆。

作者調查了數學心理學協會的專家,發現他們同樣會犯,透過小的資料樣本,就能推斷出一個真實的結果。不光普通人,看來善於統計的專家也一樣會犯錯。他們根本界定不了一個實驗結果,需要多少實驗資料,才能證明這個結果是對的。

卡尼曼和阿莫斯的合作很默契,透過對幾個孩子未來職業的預測,發現兩個人都是一樣的。這就是大腦直覺的錯誤。

預測角色的相似度:

不同的人面對相同的描述,透過直覺去預測這個角色可能性的機率

其實就是每個人的大腦,會被外部訓練出來一個標準的模板。我們在做預測的時候這個標準就成了一個參考和對照。我們不會去理性去計算機率,而是簡單的透過相關聯來判斷對方的角色。

而這種簡單的透過直覺的對照,產生的一個結果顯然是錯誤的。比如書裡描述

史蒂夫非常靦腆,少言寡語,很樂於助人,卻對他人或這個現實世界沒多大興趣。他謙恭有禮,做事井井有條,中規中矩,關注細節 請問史蒂夫更可能是農民,或圖書管理員?

在任何一個國家農民的實際比率一定要高於其他選項,那麼從計算機率得出史蒂夫應該是一個農民機率大一些。但是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往往會根據相關性去判斷。

題目中史蒂夫的描述更符合圖書管理員的特質,我們就會判斷史蒂夫更可能是個圖書管理員。

所以當我們接觸到一個事物的時候,會根據他與另一個事物的相關性來判斷問題。如果兩者是有關聯的,我們可能就會簡化地認為a代表b,或者a等於b。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是基礎比率,樣本大小,對隨機事件發生機率的預測。

人們把相似度當成一種判斷依據,並且來做判斷。不但當成依據而且對這種判斷有嚴重的依賴,顯然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錯誤。誤會就是這樣產生的。

看一下下面的影片 Don't judge too quickly:

https://www。iqiyi。com/w_19rsva0swh。html?fromvsogou=1&fv=bf562ffc1cd15119

上面說的,其實是你依靠以前的記憶感覺和記憶類似,這個書裡給出一個詞:

可得性

可得性:依靠記憶做出判斷的方法叫可得性。

對於政客比醫生和律師更容易出軌來說。這個認知是錯誤的。因為一旦事情敗露,政客更容易上新聞,而醫生和律師比較而言曝光率比較少而已。政客出軌這件事被新聞不斷重複,於是在我們腦海裡就形成了這樣一個記憶。當問題來了誰更容易出軌,答案就出現了偏差。

直覺思考的bug:

對機率的判斷,對未來預測,對假設進行評估,對頻率進行預估等大概20種

作者挑戰了一個關於人性在70年代錯誤的觀點,這個觀點是:

關於人性,20世紀70年代的社會科學家廣泛接納了兩種觀點。

第一,人大體而言都是理性的,其想法通常也是合理的。

第二,恐懼、喜愛和憎恨這樣的情感能夠為人們失去理智的大部分情形作出解釋。

卡尼曼記錄下正常人思考時出現的失誤,認為這些失誤是由認知機制的構造,造成的,並非由情感引起的思想不正常導致的。就是大腦認知有缺陷造成的,不是情感造成的。

人的大腦很容易遺忘,重複多的事情往往會被最先想起來。人們平時在做評估判斷的時候往往會受到從記憶中提取這些資訊的容易程度來判斷的。所以媒體的廣告會不斷重複地出現,也有了最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這句話來提醒自己。

卡尼曼說,在寫這本書裡去舉例子,都是很容易選擇到經常被提起的事情。

啟發法和成見:

是指我們的大腦利用過往的經驗,在對事物做出判斷的過程中找了個捷徑從而導致判斷錯誤

也可以理解靠直覺判斷產生錯誤。

回憶下上面的史蒂夫可能是圖書管理員的判斷,我們多麼容易忽略統計資料。

我們的大腦容易受系統性誤差的影響

系統誤差

指在分析過程中的某些固定因素所造成的誤差;

隨機誤差(偶然誤差)指由於某些難以控制、無法避免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因而是可變的,時大時小,時正時負,故又稱非確定誤差。

這些固定因素就是大腦思考的缺陷。

快思考,慢思考

直覺很難定義,卡尼曼和阿莫斯,肯定了啟發法,就是過往的經驗非常有用。但有時會導致嚴重的系統性誤差,就是分析過程中某系固定因素造成的誤差。這種誤差會嚴重的影響判斷,所以有時候經驗並不可靠。有一個詞叫經驗主義錯誤。

成見:

平時總是對一些人事物抱有一些固有的看法,而影響了對其的客觀判斷,可能會讓自己失去很多應有的機會或獲益。

卡尼曼去研究大腦在高速運轉的情況下的一些對事物的固有的看法。就是過往經驗形成固有的看法,這個固有的看法有時候是有嚴重的錯誤的。

專家的直覺往往可靠準確,原因呢是直覺嗎?

這是專家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其實是經歷過上千次的練習和研究,根據一個提示專家可以快速準確地搜查到大腦裡儲存的資訊,而這些資訊就能直接給出答案。直覺不過是人們的認知而已。

一個兩歲的孩子看到狗狗,會說”小狗狗“,因為是我們不斷的告訴這個孩子那個生物叫狗狗而已。這就是正確的直覺判斷。和那個消防隊員在眼見滅了火之後還能迅速撤離一個概念,因為他上千次的救火經驗導致身體對溫度很敏感。這個提示告訴他火沒有滅。

不幸的是專家有的時候並不專業,一家首席投資顧問買了福特汽車的股票原因,居然是他喜歡福特汽車。被情感左右了判斷而不是理性的分析。顯然連專家的直覺都不靠譜。這個投資專家受剛參加的車展的影響,判斷和決策卻受到了情感的左右。

快思考直覺的缺陷:走錯誤的捷徑

當一個問題很難,大腦一時半會也想不到巧妙的主意,直覺就會發生作用,就是大腦裡馬上會有個答案給出來,但這個答案確不一定是對應問題的答案。所問非所答就是這個意思。

大腦會走捷徑,他用另一個不是正確答案的答案替代回答。但這個被替代的答案就是大腦思考的缺陷了。

這就是直覺捷徑的核心觀點,就是靠經驗來成為直覺給出答案。

This is the essence of intuitive heuristics: when faced with a difficult question, we oft-en answer an easier one instead, usually without noticing the substitution。

這就是直覺捷徑的精髓:當面對難題時,我們往往會用一個簡單的回答代替答案,通常沒有注意到已經所問非所答了。即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所以面對難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回答。不知道的就要要勇敢地說不。

有時候我們沒辦法自然地靠直覺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投入更多的腦力就是本書提供的慢思考。

快思考包括直覺思維的不同形式:專家的經過練習給出正確答案,經驗的,還包括感覺和記憶等所有無意識的大腦活動。

卡尼曼用兩個因素來描述人的思維活動:即系統一快思考,系統二慢思考。

本書大部分內容都是關於系統一的運作,以及系統一和系統二的相互影響。

主要內容

本書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的時透過雙系統進行判斷與做出決策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對判斷啟發法的研究。第三部分大腦有說不清的侷限,第四部分前景理論,第五部分對兩個自我區別的描述,經驗自我和記憶自我。最後還有一個總結,經驗自我和記憶自我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