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為何依然不願糾錯?

“知錯就改,還是好同志。”常出現在文藝作品(小說、電視劇、電影等)中,領導與犯錯誤同志談話交心時,多半會說類似的話。亮相的情景多半是:犯錯誤同志滿臉愧疚,領導則代表組織邊握其手或拍其肩膀,邊說此話以資鼓勵,目的只有一個,不讓犯錯誤同志掉隊。

人,在工作、生活中犯錯誤容易改,而在認知、評判事物(尤其對人)中犯錯誤,其改正就要難得多。如“

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了

”就是經常犯的認知錯誤:

認知主體因認知(審視,下同)角度偏差而導致認知結果的偏見

——將認知物件看扁了、看矮了、看小了。

真相大白為何依然不願糾錯?

人生所犯的錯誤有很多源自認知錯誤,缺乏兼聽和多角度審視事物。

認知主體的審視角度

為什麼會

出現偏差

?這

與認知主體的文化習俗、價值觀念、道德情感以及受輿論誤導而先入為主等因素有關

,有輕蔑(瞧不起看不上)或敬仰之心(意)而不能客觀公正地認知(審視)其物件,

選擇了不利於或有利於認知物件的角度:“門縫”或仰視“放大鏡”

,由此而評判審視物件,自然會得出“矮小”或“高大”等偏離客觀公正的結論。人們的認知偏見一旦形成,有時還很難改變。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較為有名的心理學(認知)實驗

,將參與實驗的在校大學生,隨機分成甲乙兩組,併發給實驗者每人一張相同的男子照片,要他們在認知結束後用規定字數描述照片男子的臉部特徵。心理學家

對甲組實驗者介紹這位男子

時,說他

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

,擁有多項有益於人類健康長壽的科學成果;而

對乙組實驗者介紹時

,則把他

說成是一名在逃的殺人犯

,用殘忍的手段殺死了其妻子和孩子。實驗者在用文字描述各自的認知所得——照片男子的臉部特徵時,對同一張照片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認知結論。

甲組的實驗者基本上都採用了肯定讚美之詞

:目光深邃充滿智慧,臉部豐滿更見慈祥可親,鼻樑堅挺體現出剛毅和沉穩……。

乙組的實驗者大多采用了否定貶損之詞

:目光冰冷兇相畢露,滿臉橫肉面目猙獰,鼻尖如鉤陰險奸詐……。

同一名男子因心理學家的不同介紹,激活了實驗者的文化沉澱和憎愛分明的道德判斷等,從而影響其認知視角

。兩組實驗者,或從仰視科學家的“放大鏡”,或從蔑視殺人犯的“門縫”,認知、評判男子的臉部特徵,從而

得出偏離客觀公正的結論

。這種偏見,一旦形成,且難以改變。當心理學家把兩組實驗者召集在一起,拿出男子照片並告知:

這位男子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殺人犯,而是一個普通人

,請各位重新審視、描述男子的臉部特徵。結果在預料之中,兩組實驗者仍沿用原先讚美或貶損的詞進行肯定性或否定性描述的,約佔七成以上。也就是說,首次描述讚美或貶損男子的實驗者,再次描述時大多還是讚美或貶損,較少改變。

知道了事實真相

(照片男子的真實身份),

仍堅持原有的認知描述,而不願意糾正其認知錯誤,這就有些偏執了

真相大白為何依然不願糾錯?

同一張片因不同的介紹而先入為主,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偏執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偏見,當認知主體的偏見不斷強化,進入偏信層次,逐漸形成對某人、某事物

(現象)

等審視和判斷的思維定勢,自然難以改變原有結論

(觀點)

而變得偏執——固執己見

這個心理學實驗,對於人們認識和了解偏見、偏信、偏執的生成機理多少有些幫助和啟發

。僅僅是一次掩蓋事實真相的錯誤介紹,就讓認知者先入為主,即使真相大白多數人也不願糾正原有的認知錯誤;如果認知者被多次誤導(謊言說上千遍就成了“真理”)而形成的認知偏見,將會是怎樣的根深蒂固?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受不同因素影響,有時會不由自主地步入“門縫”裡看人或“放大鏡”仰視等誤區,掉進“一棵樹上吊死

(鑽牛角尖)”

等認知陷阱,從而制約對事物

(尤其是人)

客觀、公正的認知與判斷,進而影響待人處事以及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

。防範和避免“偏見、偏信和偏執”的發生,須樹立和強化“三偏”意識,既不把人看扁看矮,更不把人看圓(完人)看高。

真相大白為何依然不願糾錯?

偏見得不到糾正,就容易形成偏執而固執己見。

所謂

“三偏”意識

,是指

認知主體在認知、評判事物過程中經常總結反省,逐漸做到“糾正偏見,警覺偏信,避免偏執”

,儘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審視瞭解認知物件,注重兼聽(蒐集)不同聲音(資訊)以避免誤導而偏聽偏信,極端自負時能主動進入“冷處理”環節而啟用試錯糾錯機制避免爬上所咬定的那棵“樹”,理性走好人生每一步。

糾正偏見,需找到“門”、“鏡”之源

。有形的“門縫”,易被人察覺和發現,無形的“門縫”和“放大鏡”等常常被人忽略,而

無形的門縫和“放大鏡”等卻極易滋生偏見

一是疏於審視角度(位置)的變換

,人皆有惰性,習慣於從熟悉的角度認知事物而且疏於、懶於變換,就像摸象的盲人。

二是怠於獨立思考

,習慣用君、官和眾人之見為己之見,明知不對卻習慣於順從和堅持。

三是重於主觀偏好

,個人情緒佔據主導而不能客觀審視事物且聽不進他人正確的意見。

四是從於道德判斷

,用道德判斷替代客觀認知(如同上面心理學實驗的參與者)而發生評判之偏。

五是起於宣傳誤導

,誇大、片面、持續的宣傳讓受眾先入為主,被誤導而不知其誤。“偏”之源因人因事而不同,不一一列舉。總之,

止偏糾偏,當從避免“門”、“鏡”之源開始

真相大白為何依然不願糾錯?

門縫裡看人,易把人看扁、看矮、看小。

警覺偏信,需知曉“音”之暗

。俗話說,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暗而不明,不知真相而偏信甚至迷信。

一是“單音”之暗

,長時間只能聽到一種聲音,謊言說上千遍就成了“真理”。我在農村插隊時農民經常食不果腹,可村頭的廣播喇叭天天喊“形勢大好越來越好”,於是農民翹首以盼。

二是“眾音”之暗

,少數服從多數,使人相信真理掌握在多數人手中,自然是“

眾人信則信

”。“文革”期間,大隊赤腳醫生推廣“雞血療法”(注射雞血以治病),初,農民半信,隨著抱雞前往者增多而越來越信。

三是“諛音”之暗

,擁有較大權力和較多財富者,身邊時有“諛音”(阿諛奉承),權力大則“諛音”盛,若無警覺之心而沉醉其中,像沒穿衣服的皇帝而自悅“新裝之美麗”。“音”之暗還有一些,聽者務必自警、自省、自明,以免誤入偏信之誤區。

避免偏執,需看到“樹”之林

。認知(審視)事物(人及與人相關的事)由偏見、偏信而形成的偏執,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改變,只能將避免的關口前移——認識鑑別“門”、“鏡”之弊以免在認知和評判事物時誤入其中,從而減少偏執的出現。這裡主要闡述避免實踐層面的偏執:

一是拓寬實踐主體的視野

,讓其看到所認定之“樹”前後左右的其它樹,而不會抱定一“樹”而不放,此“樹”不行可選其它“樹”。

二是改變實踐主體的觀念

,讓其知道適應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時代必須“以變應變”,而不在一棵樹上吊死,不在“紅海”血拼,以創新開闢“藍海”求發展。

三是引導實踐主體辯證思維

,用發展、變化的眼光分析處理問題,而不是孤立、靜止地認死理鑽牛角尖,緣木求魚、刻舟求劍,最終適得其反。

快速變化的時代,學會靈活變通,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在試錯糾錯的探索中找到實現目標的最佳之路

真相大白為何依然不願糾錯?

偏見、偏執都會損害和諧的人際關係。

實踐證明:

少偏見則朋友多,少偏信則智慧多,少偏執則成功多

堅持每週日上午推出原創新作,

呈獻

我對人生相關問題的所思所悟所得於您,期待您靜心品味、悉心評點,若贏得您的理解、認同與共鳴,請長按作者公眾號,並推薦、轉發您的親友,作者真誠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