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漸行漸遠?

在一期《嚮往的生活》中,嘉賓問了一個困擾自己很久的問題: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那種朋友?就是小時候關係很好,但是因為你事業越來越好,他覺得你們倆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然後他自己就疏遠你的那種。”

在一旁的何炅聽完,說道:“要接受這個是常態,雖然我也有很多朋友,我也很在乎身邊的人,但我從來沒有一個奢望,要把任何一個人留一輩子有的人他來,他就是陪你一段的。”

為什麼我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漸行漸遠?

或許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漸行漸遠,才是友誼的常態。

《自私的基因》中有這樣一句話:“自私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基因。所有關係,本質上都是價值交換;沒有價值交換,就沒有關係。

仔細想想這句話也不全對,有的朋友漸行漸遠,不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只是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圈子也有了變化,慢慢地就疏遠了。

好朋友其實更像行駛在同一軌道的兩輛火車,以前我們高度同步,但到一個人生的分叉口,我們終要面對離別。

這個分叉口大機率是高考(也可能是工作),高考後我們去往不同的城市、學習不同的專業、見識不同的人,雖然經歷看起來一樣,恰恰卻是沒有交集的人生。

你生活中的槽點,我理解不了;我興奮的事情,你不知所以。這不是生活讓我們麻木,而是我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同步,雖然遺憾,卻無可挽回。

為什麼我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漸行漸遠?

有時候,我們會模糊了“友誼”和“久處”的界限。回顧年少時的情誼,會發現人與人的親近往往和空間距離有著密切的聯絡。

小時候活動範圍有限,交友範圍也有限。發小就像電影、電視劇中演的那樣,不是同班同學就是隔壁鄰居,再不就是父母交情甚篤,兩家常來往。

一起逃過的課,聊過的八卦,趴在窗臺上看過的隔壁班帥哥,相處幾年間,共享了彼此百分之八十的青春記憶。

在張愛玲晚年所著的《小團圓》裡,炎櫻化身為沒心沒肺的人,仍然存在在主角的生命裡,但是一句好話也不肯給了。

炎櫻寫了幾封信給張愛玲,一封信中她起筆就問“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使得你不再理我”,但張愛玲始終沒有回覆。

如此想來,身邊的友誼大抵和張炎二人類似,友誼只可共青春,不足以共滄桑。

為什麼我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漸行漸遠?

很多時候,好朋友逐漸疏遠不是因為別的,只因各自奔赴的前程有著不同的方向。

歲月在變遷,彼此在成長。

《遇見陌生人》裡說:

人的一生平均會遇到2920萬人,會與其中的3000人結交,與其中一人相愛。那麼現在的你,除了正在與之結交的150人,還有2850段人際關係,要麼在還未抵達的未來,要麼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沉沒在過去。

所以在人生的長河中,一段友誼的消散幾乎是必然的。

遺憾的是,這種消散並非來自功利的算計,而是來自一種長大成熟後隨之而來的鈍感,一種無可挽回的麻木不仁。

為什麼我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漸行漸遠?

友情和戀愛相似,都不想像老人一樣咀嚼著回憶過餘生,想要千日千面,每天都有新感覺;友情和戀愛又不同,友誼是更權衡利弊的關係,是一個雙向輸出、勢均力敵的過程。

人與人之間舒適長久的關係靠的是共性和吸引。

人生,就是一個篩選的過程,閱歷助我們辨識人心,最後留下來的才是我們的同類。

三觀沒有高下之分,卻有你我之別。相似的觀念把兩人聚在一起,漸行漸遠的價值取向又將兩人分離。時間不可能給每個人都留下一模一樣的刻痕,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彼此的身邊都有了和自己三觀一致的新朋友,年少的好友,變得只適合懷念。

為什麼我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漸行漸遠?

“人生是一段從平原走向叢林的旅程,我們在平原的時候結伴而行、嬉笑打鬧,後來我們進入了叢林,會面對不同的岔路口,會遇見不同的人。

這個時候,我的好朋友好不容易找到一條鋪滿玫瑰花瓣的路,我怎麼忍心去打擾她。突然和一個很親密的朋友保持距離,固然會令我們失落。可是,我們心裡要明白,成長為一個溫柔體貼的人,就要是允許那些你在乎的人也能去擁有與我們無關的時光”

每個人的圈子就那麼大,有人進來,也必然有人要離開。到了分岔口,溫柔地道別:祝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