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人們眼中的四大“婚姻殺手”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資料,2018年全國結婚率為7。2‰,創下2013年以來最低水平。從2013年的9。9‰到2018年的7。2‰,全國結婚率在過去5年時間裡連續下降。把時間放長遠,1978年中國結婚率高達16‰以上——四十年時間,中國就已邁入“不婚時代”。

民政局的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為380。1萬對,離結比為38%。中國離婚率逐年攀升的背後,體現了社會經濟、文化和價值觀的變化。儘管一萬個離婚案例背後有一萬個不同故事,但從大多數婚姻離異的動因來看,無非以下四種:

現代社會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人們眼中的四大“婚姻殺手”

情感付出和反饋不平衡 “我對你好,是想你也對我好。”

大部分婚姻被看作是情感的契約,維持婚姻是為了給自己的情感找一個歸宿。為情感而結合的兩人在相處之中應當選擇善意,而不是對錯,更不是得失——現實生活中,很多夫妻的相處模式卻往往不是這樣。

一些獨生女從戀愛開始就接受媽媽這樣的教誨:“女人是用來寵的,要嫁就得嫁一個疼你愛你寵著你的男人……。”這種家教下成長起來的女生對婚姻期望值過高,以為嫁出之後丈夫會像戀愛時那樣,永遠滿懷激情把愛滿滿奉上,公公婆婆會像爸媽那樣無微不至寵著自己。

一句“女人是用來寵的”讓女孩的公主夢從孃家做到婆家——悲催的是她所遇的丈夫往往也是獨生子,他們同樣需要別人的寵和伺候。他們不知在柴米油鹽醬醋中伺候別人是何滋味。

懷著公主夢的獨生女遇上從小當王子的獨生子,一個家庭容不下兩個中心

,怎麼辦?離婚!

情感索取是獨生子女婚姻走向滑鐵盧的重要因素。資料顯示,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婚齡人口中獨生子女比例較高。與此對應的是,東北的離婚率也是全國最高的。2018年,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的離結率分別為63%、62%和54%。離婚導火索可能是一件小事,從根本上看,獨生子女在婚姻生活中對得失計較多過對感情的珍惜。

現代社會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人們眼中的四大“婚姻殺手”

婚姻情感基礎易碎 “已婚的愛情已經死了”

愛情是一種天真的情感,在所有人類情感中最激烈也最為忘我。當代年輕人的婚姻鮮有不談愛情,甚至可以說愛情不可或缺。一旦新鮮感失去,愛情如被曬乾水分的花,開時燦爛謝時不堪。

因愛結合的婚姻會在愛情萎謝之後格外虛空。

此時如果不能調整心態,外面的風景就變得誘人。婚內出軌、小三上位這類“新愛情”就會取而代之。

在情感需求上,人心是不會被填滿的瓶子,往往愛得越多,索要越多。網路平臺和手機社交給網際網路原住民們提供了豐富的異性接觸機會,以及更低的獲取成本。據黑龍江省婦女研究所公佈的離婚問題調查資料,引發婚姻危機的原因中,婚外情以78。5%高居首位。

以情感為基礎的婚姻在不同程度上會遇到兩大挑戰:

1、誰願妥協放棄自我,成為家庭關係附屬?

2、婚外愛情是否會導致婚姻推陳出新?

統計資料顯示,離婚家庭中有四分之一的婚姻是兩年之內解體。四分之一在五年內解體。短期婚姻解體的原因大多是情感危機。

現代社會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人們眼中的四大“婚姻殺手”

婚姻利益聯盟瓦解 “條件變好了,自己有錢也能過”

在當代社會,為穿衣吃飯而嫁人的婚姻越來越少。因消費主義和偶像人設營銷而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盛行,這些生活方式既為年輕人所向往,事實上卻超出他們財力負擔能力。在這些動因下,婚姻依然是改善財務狀況、滿足“品質”生活的重要方式。

還有一些夫妻是因房子、車子和經濟收入等因素而結合。貿然分開導致生活成本劇升、品質降低。

由此,把家庭經營成無限責任合夥人企業,維持婚姻與否,主要考慮成本和收益。

隨著經濟的發展,夫妻經濟能力全都顯著提升,城市拆遷和分房政策實施(不少動遷戶一夜暴富),婚姻作為抵禦經濟風險的盾牌,其功能大大降低。很多人會考慮放棄“合夥式婚姻”,轉為“經濟自主、自負其責”,婚姻“吐故納新”也就屢見不鮮。

“槽糠之妻不下堂”是妻妾同堂時代的美譽。而眼下嚴格的一夫一妻制,不“吐故”就無以“納新”,富貴而易妻已經是常態。在這方面,網際網路提供了更多社交機會同時,也使兩性之間資訊更加對稱。婚戀作為人生選擇,從“作文題”變成了“數學題”。男女雙方更多按照自己價值需求和利益偏好選擇結婚物件。

人生是動態的,未來是變化的。隨著經濟和社會地位變化,強勢一方的價值偏好經常出現調整,從而導致原有婚姻分裂重組。現實生活中,社會工作流動(包括農民工進城)造成兩地分居也是此種婚變的重要因素。這一類婚姻既然是利益聯盟,只要雙方自願,不損害公共利益,

結婚、離婚和註冊公司、登出公司本質上也沒什麼太大區別。

現代社會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人們眼中的四大“婚姻殺手”

婚姻粘合劑瓦解 “孩子長大離巢,我們也散夥吧。”

黑格爾說:“婚姻本質上是一種倫理關係。”婚姻的法律意義與其說是保障性行為合法性,不如理解成是對後代的撫養責任。原生家庭是每個兒童成長的搖籃,父母關係直接影響後代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為了孩子,一些夫妻雖然失去“情人”的溝通興趣,但在孩子面前至少還維持著“親人”場景。當愛情在歲月裡蒸發殆盡,親情和責任撐起了婚姻大梁。

當孩子長大離家後,以孩子為中心的婚姻一下失去其存在的核心價值。空巢家庭迴歸到兩人世界,四目相對時很多伴侶發現,失去孩子作為紐帶,他們之間與其維持勉強的“互相陪伴”,還不如一別兩寬。

對於自我價值和個人幸福的追求,現代社會持有更為包容的態度。

傳統婚姻家庭中的隱忍,已然不再有那麼強韌的生命力。人的情感和溝通需求在網路中也能得到不同程度滿足,跟另一半溝通和互動顯得不再那麼重要。手機社交平臺在某種意義上也“貢獻”了不低的離婚率。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改變,女性對男性在經濟上的依賴度降低,人們文化觀念的改變,離婚不再是一件丟人或可恥的事情。婚姻之維繫,更多取決於雙方自身感受和自主利害權衡,被迫維持的婚姻越來越少,離婚率自然越來越高。

作為生活方式選項,獨身或婚姻本無優劣之分。

有的人活得像一束光,無論走到哪裡,都有能力讓自己幸福。將來或許有更多人選擇不婚或離婚,而不是將就——對社會文明而言,這實際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