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回到20歲,我想扇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1

這篇文章來自一次諮詢,一個20歲在校大學生,在諮詢的最後問我,說翰哥,如果可以回到20歲,你希望能對那個時候的自己,說些什麼呢?

我心裡苦笑一聲。

20歲時,如果有人跟我講下面這些道理,我多半聽不進去。

真的,人家說“青春和青春的教訓,你不可能同時擁有”。

為什麼?

因為一個人自小受到教育的侷限,還有自身性格,限制了他接觸不到,哪怕接觸到也聽不進去更高水平的認知。

這個認知,非得親自經歷過才明白。

所以很多人想回到當初,扇自己一大嘴巴子。

我就是。

“青春的教訓”很多,今天說一個。

小時候我家裡人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看,這話很熟悉吧。

而事實上,未必。

現在來看,如果20歲時我就懂得,

技術要學,更要儘早接觸完整的商業交易

這個道理,我覺得,我的發展一定會比現在好很多。

上個月,不是雷軍的年度演講嘛。

看完我感覺啟發很大,印象很深的,是雷軍回憶當年開發出盤古軟體,發現根本賣不出去。

極度痛苦之時,他決定去一線“站店賣貨”。

在中關村的櫃檯邊,雷軍花了一週時間,觀察別人是怎麼賣軟體的,讓自己從一個入門銷售逐漸成長為銷冠。

還因為使用者的詢問,雷軍察覺到一個“電腦學習軟體”的機會,新軟體推出後立刻大獲成功,迅速登上軟體暢銷排行榜。

他這是在幹什麼呢?

就是在真實完整的交易中,去理解什麼是商業。

我本人是工科生,20歲時我還在理工科學校,學習學校安排的各個專業課程,那時的我,對商業的理解幾乎為零,如果有人對我說,小夥子,你要多接觸社會,多接觸商業。

我估計是排斥的。

學校的專業課我都應付不過來,哪有功夫去了解什麼叫商業呀?再說,我哪有什麼機會去了解呢?

2

好好學習技術,對不對?當然是對的。

但是從我畢業10多年來,觀察我和身邊的同學、同事的發展走向來看,除非你在技術上能做到比較頂尖的水平,30歲、40歲可以靠著手裡的專利,在行業內的影響力,轉身創業進入商界獲得成功。

再或者,你在某個研究機構,有一個比較平淡但是精深的科研生涯。

否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技術就只是一項謀生的手藝。

技術是“謀生的手藝”,天花板就太低了,天花板低,最後宿命必然就是“卷”。

為什麼那麼多人到了35歲上下,會陷入中年危機,就是因為:

1,技術還可以,但是不拔尖;

2,除了技術之外,其他啥也不懂、啥也不會、還啥資源都沒有。

很多人來諮詢我,說工作很雞肋,危機感很重,想找點什麼事來做又沒有方向。

為什麼你會沒有方向?

因為你沒有接觸過商業,就看不到機會。

你的工作也許是寫程式碼、做文案、畫圖紙、談條款……這些固然是商業的一部分,但是,並不是商業的全貌。

你在工作中,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完整的商業交易。

這才是問題所在。

因為寫這個公號,當然也包括我對商業比較感興趣,我發現很多大佬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完整的商業交易了。

比如我寫過的巴菲特,6歲就上門推銷口香糖。

這是受家庭影響,因為他爺爺就是雜貨店老闆,父親是股票經紀公司股東。

像曹德旺,從小就出門打零工,做小販。

他這個是當時家裡窮,走投無路,但是一旦接觸商業哪怕是小打小鬧,只要嚐到甜頭,人的潛力就能發掘出來,新機會只要出現,就絕不會錯過。

這樣的例子簡直太多了。

而且,如果你真的嘗試過,你會發現做大生意確實不容易,但是當好一個小老闆,根本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知乎上有個經典的提問:

打工年薪百萬和當老闆一年百萬收入,哪個更優秀?

如果可以回到20歲,我想扇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這在我看來就是廢話,哪個優秀還用說嗎?

我身邊認識的年薪百萬的打工人,基本上,所處行業要利潤率超高,或者踩中時代紅利,公司增長急速,特別是,個人的聰明程度、努力程度,都是萬里挑一。

否則根本輪不到他們年薪百萬。

而年入百萬的小老闆,可就五花八門了。

3

先說傳統行業。

一個朋友的表弟當初輟學後,去汽修廠打工,後來趕上電瓶車普及,自己開了門店,第三年就年入百萬了。

還有我一個鄰居,之前跟著老爹跑土石方生意。

還有從體制內出來,把工作關係變現,和朋友合夥做園林景觀生意的。

太多太多了……這些年入百萬的人,說實話,不光不優秀,而且感覺很“土”,所謂“土老闆”,這個印象看似刻板,其實有道理的。

再來說網際網路上做生意的。

抖音、小紅書、公眾號、B站……教人炒股的、給人培訓的、幫人刷流量的、直播帶貨的……感覺倒不土,但是,看起來比較“假”,因為虛擬世界嘛,看得見摸不著。

不過一點不妨礙他們年入百萬。

所以知乎那個問題,其實沒問到點子上。

打工的優秀和當老闆的優秀,不是一回事。

從剛才我描述的這兩撥人的狀態,其實你能看出一個問題。

就是同一個人,打工和做生意要實現年入百萬,選擇後者的難度要低得多。

基本上只要你入的行業別太差,摸清楚門路,運氣還可以,你的收入絕對不會比打工少。

當然,當老闆這個事兒,風險也高得多。

圖的就是搏一把,賺的時候躺著數錢,賠的時候天台上排隊。

不過話說回來,打工難道就沒有風險?職場的各種打怪升級,各種中年危機,各種傾軋各種卷,40歲的職場人都去哪兒了……這些不都是風險麼?

既然自己乾和打工,都有風險。

那為啥不自己做生意,好歹搏個風險和收益對等,對吧。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可以開始一門“生意”?

這就回到我最開始講的,“要儘早接觸完整的商業交易”。

江湖固然大風大浪。

但是,如果你很早就開始在小河溝裡,捉個黃鱔泥鰍啥的,那麼你的水性就是在為有一天來到真正的生意場,做準備。

別人看不到機會,你可以看到。

別人分不清風險,你能提前識別,甚至最後,憑直覺感知風險。

別人以為創業,就是賭博。

而你,已經把創業要素拆解開,護城河挖出來,防火牆壘起來,過冬的糧食存起來,還有什麼可擔心焦慮的呢?

說到底,打工也好,自己單幹也好,都是一門越幹越熟練的手藝。

只不過少有人走的路,要更寬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