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教孩子自我批評?小心陷入“譏諷性反彈”,掌握好“度”是關鍵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朋友小林和我說到自家小孩子的情況,感覺孩子做事總是很沒有自信或是性格膽小懦弱,我當時感覺怎麼會呢,因為小林平時教育孩子都是挺好的,我都想不到孩子會有什麼問題。

小林說:“小丁平時都是很乖巧的,他爸爸就是教育孩子比較嚴格。孩子一旦做錯了什麼事情,他父親就會表現出很嚴肅的樣子,責問丁丁知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為什麼要做錯、下次應該怎麼做等等。孩子在經歷過多次父親這樣的教導之後,做事都好了很多,基本不會出錯,在學校也是老師公認的好學生、同學公認的好學生幹部。”

我問:“這樣子看,你老公的教育方式還是有效的。”

小林說:“我也是一直這樣認為的,可是我最近發現孩子有一個壞毛病,就是總是把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就在前幾天,我姐的孩子來我家玩,可是外甥一不小心在樓梯上滑倒了,磕破了皮,痛的直哭出聲來,我們就趕緊給孩子處理了一下傷口,好在也沒什麼大事。事後丁丁就來找我道歉,說他沒有好好看著表弟,讓表弟摔下來了,他下次會好好注意的。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件事情不是他的錯,但是孩子卻直接批評自己,給自己找錯處,還怕我們的責罰。”

“雖然先前想著孩子可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現在孩子是自我批評過了頭,遇到事情都是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推,孩子總是害怕出錯,你說現在該怎麼辦才好呢?”

自我批評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孩子都是從小就被要求或被鼓勵要儘量地多做自我批評,這種行為被當成一種美德,彷彿自我批評越頻繁就越好。但是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過度的自我批評也是有害的。

我們對於自己說出來的話和想法都更容易接受,讓孩子自我批評可以讓孩子學習如何分析和看待問題,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孩子獲得成長,可是過度的自我批評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無法正確地找出問題所在,也讓孩子產生問題恐懼心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批評也要掌握好“度”。

總教孩子自我批評?小心陷入“譏諷性反彈”,掌握好“度”是關鍵

關於"自我批評"

“自我批評”是指自覺地對自己思想和行為上的缺點和錯誤作實事求是的檢討,希望能夠達到自我改正的目的,類似於“反思”“反省”。古人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只有不斷地反思、自我批評才能有進步。

首先,自我批評對於個人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更好的自我認知。

自我批評可以讓孩子更好地去認識自身,透過不斷地反思和反省,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缺點、找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然後進行改正,這對於孩子性格、行為認知有必要。

改善人際關係。

有時候小孩子看起來比較冷淡,透過自我批評大家也可以認識到孩子另外的一面,也有會更多的小朋友願意和孩子做朋友。

促進個人發展。

透過自我批評,孩子可以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就會意識到自己是哪些方面做錯了,像是做法或是認知,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改正自己做事或是處理人際關係,幫助孩子成長。

總教孩子自我批評?小心陷入“譏諷性反彈”,掌握好“度”是關鍵

第二,自我批評雖然對於個人成長很重要,但是"過猶不及",過度的自我批評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各種不利影響:

更難達到自己的目標。

過度自我批評的孩子對於自我的定位總是基於別人的看法,制定的目標計劃也不是自己興趣或是特長所在,導致孩子難以達到預期,很難獲得成功。

迴避社交,不善交際。

過度自我批評的孩子總是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在交際或是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孩子總是承受過多的壓力,這讓他們感覺很痛苦,慢慢地他們就會抵制社交,用過分的敵意來防禦保護自己。

容易出現心理疾病。

過度自我批評的孩子容易因為達不到預期就產生強烈的自卑感、罪惡感,而孩子又不會找父母或是家人訴說,導致負面情緒的積壓進而產生抑鬱的情緒,導致身心健康的衰弱。

總教孩子自我批評?小心陷入“譏諷性反彈”,掌握好“度”是關鍵

何為"譏諷性反彈"?

過度的自我批評產生的負面效應也可以藉助“譏諷性反彈”來解釋,接下來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譏諷性反彈”。

哈佛大學韋格納教授作了一個實驗,他告知參加實驗者:“你們可以想任何事情,但就是不要想白熊”,然後對參加實驗的人記錄實驗報告。

有個女士的實驗報告記錄如下:“我已經竭盡全力去想白熊以外的事物,但是想著想著我就會想起白熊,看到類似的東西都會聯想到白熊,每當我想要趕走‘白熊’這個念頭的時候,它卻總是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們可以看到,越是限制大家不要去想某件事物,卻反而容易將想法集中在那些事物身上,擺脫不了它們的影響,這就是“譏諷性反彈”。

所謂"譏諷性反彈",就是指人們越是想要試圖擺脫或是抑制某種想法或是事情的時候,大腦和意識卻更加在意這個想法和事情,

例如失眠者越想入睡,卻發覺自己越來越清醒,憂慮的人想要擺脫憂鬱卻總是會出現更多憂鬱的想法和事情。

父母總是讓孩子自我批評、指出孩子的錯處,讓孩子去找出自己的錯誤,避免再次發生,但是一直強調孩子做錯,讓孩子更加容易出錯,長此以往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總教孩子自我批評?小心陷入“譏諷性反彈”,掌握好“度”是關鍵

如何正確地自我批評

自我批評是孩子自我認知和成長的重要手段,父母需要好好引導孩子做到自我批評,避免“譏諷性反彈”,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和身體上的健康問題,

那麼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自我批評呢?

豐富孩子的見識。

因為孩子還處在成長階段,對於外界和行為的認識還不到位,因此父母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去認識行為,例如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帶孩子去旅遊等,這些都能增長孩子的見識。

客觀地評價孩子的行為。

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客觀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告訴孩子為什麼做錯了,讓孩子能夠明白。而且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對事不對人,要肯定孩子好的行為動機,提醒孩子下次需要注意做好的地方。

總教孩子自我批評?小心陷入“譏諷性反彈”,掌握好“度”是關鍵

幫助孩子認識自身。

有時候孩子出錯不是孩子粗心,而是孩子確實沒有把事情做好的能力,那麼父母也要正確地告訴孩子這是孩子能力範圍之外的,不是孩子的錯,讓孩子懂得要“量力而行”。

鼓勵孩子肯定自我。

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是存在缺點的,所以父母要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及時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讓孩子更加自信獨立。

任何一種好的品質如果過度了,就會適得其反,正所謂“過猶不及”,還不如不做。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這一點,教會孩子自我批評的時候也要他們學會自我肯定,獨立也要學會求助,勇敢要幫助他們識別“魯莽”,誠實但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善良也要讓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教育難就難在這個"度"的把握

總教孩子自我批評?小心陷入“譏諷性反彈”,掌握好“度”是關鍵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