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先秦與兩漢的戰爭歷程,以及“巾幗”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分析先秦與兩漢的戰爭歷程,以及“巾幗”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引子

在中國的歷史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句話是永恆的主題。尤其是

春秋戰國時期

,整個中華大地就幾乎沒有停止過戰爭。以當時的人口基數,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壯年男丁來維持這般常年累月的戰爭消耗,統治者就把目光投向了女性。並且當時趙國就曾有明確的歷史記載說明女性參戰。

分析先秦與兩漢的戰爭歷程,以及“巾幗”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秦趙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記載: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由於趙王不滿廉頗的防守戰略,陣前換將,任命趙括為大元帥,致使趙國四十萬大軍盡喪。

在秦軍攻擊首都邯鄲的時候,趙國就曾安排女性參與守城和糧草的運輸。

齊國的平原君也曾在門客的建議下,組建了一支女子組成的新軍,瞬間多出上千兵力,逆轉戰局。

在《墨子》就有記載:在秦國墨者的設計中,城防時每五十步中要配備丁男10人、丁女20人和老小老弱10人。到每500步的距離上,也要按照這個比例來設定防禦。一旦取勝,不論是男女都是有一定的賞格的。在《墨子-號令》也有記載:男子在守城中建立軍功的可以升級二等爵位,而女子可以賜錢五千,剩下的老弱等人應該每人賜予1000錢,並在接下來的三年中不徵收賦稅。

秦國的這一舉措不僅是在鼓舞守城時,男性去拼死奮戰,保家衛國

,也同時提及了女性,這與我們一貫的印象中女性在守城時,只能躲在家裡

瑟瑟發抖

的形象截然不同,可見當時的女性在戰爭中有著相當的作用,並非那麼不堪。

分析先秦與兩漢的戰爭歷程,以及“巾幗”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女性押運糧草

其實相較於男性來說,

女性的戰鬥力普遍較弱

,在戰爭中更多的職責還是運輸糧草這一類的後勤工作,真正上戰場正面廝殺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魯穆公當政的時候,魯國就曾啟用女子來運輸糧草,以騰出男性士兵用於前線作戰。

公元前205年

,漢高祖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圍困在榮陽城中長達一年之久,眼看著就要被項羽困死之時。劉邦麾下大將紀信提出由他假扮劉邦,迷惑楚軍,以換取劉邦逃脫。後來紀信率領兩千女兵,假裝投降,

成功幫助劉邦脫身。

分析先秦與兩漢的戰爭歷程,以及“巾幗”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漢高祖劉邦

可見,

堂堂漢高祖劉邦也曾在戰爭中靠著女兵才得以脫身。

女性在戰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可見一斑。等到漢朝建立了以後,國內環境趨於穩定,主要矛盾由國內轉向了國外,

屯田戍邊

成為了軍隊的主要任務。那個時候的邊防軍隊是可以帶家屬一起前往的,邊關並不是清一色的男性士兵,常常會有女性的身影活躍其中。

根據居延塞、肩水塞的出土簡牘記載,這些邊塞遺址裡出土了很多軍士妻子領取口糧補貼、出關入關的記載。

而在

長城另一邊,

匈奴人中女性參加戰爭的記錄也是不在少數。由於本身生存環境惡劣,

使得匈奴的民風彪悍,較之長城內的漢人,她們少了一絲儒雅隨和,多了一分心狠手辣。

分析先秦與兩漢的戰爭歷程,以及“巾幗”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匈奴人

郅支單于

在康居被漢軍圍困在城寨中的時候,匈奴女性紛紛拿起武器,靠著民族血統裡的優良射術,在守城戰中給了攻城的漢軍巨大的打擊。甚至於單于的家人也會登上城頭,親冒箭矢。

匈奴的戰鬥力之所以強大,讓強盛的大漢朝屢次攻伐依舊是無功而返,就在於他們全民皆兵,女性一投入戰場,輕輕鬆鬆多出將近一倍的兵力。

西漢末年,漢朝女性地位提高,傑出女將層出不窮呂母起義

分析先秦與兩漢的戰爭歷程,以及“巾幗”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呂母起義

呂母就是其中之一,作為最早起兵反抗王莽的起義軍領袖之一。她的兒子呂育因為心懷仁善,可憐那些負擔不起當時諸多的苛捐雜稅的平民百姓,

沒有遵循上司的命令給予他們懲罰,而被上司殺死

喪子之痛使得她滿心悲憤,傾盡所有,組織起了一支起義部隊,平時刻苦操練,待時而動。

天鳳四年(公元17年)

,呂母自封將軍,帶領起義軍攻破縣城,活捉縣令,之後更是聚集起了上萬人的部隊,浩浩蕩蕩地立起了反抗王莽的大旗。無獨有偶,

在呂母起義的同一年,一位叫遲昭平的巾幗英雄也起義反抗王莽。她率軍劫富濟貧,消滅欺壓百姓的土豪劣紳和官員。

分析先秦與兩漢的戰爭歷程,以及“巾幗”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公元22年

,她與其他幾路起義軍會合,一路攻州破府,聲勢浩大,拉起了足足十萬人的隊伍。

自先秦至兩漢,這幾百年的歷史中,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女性在軍隊中都起了相當大的作用。雖然歷史並未對她們提及過多,但是女性的作用和巾幗英雄們的巨大影響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

參考資料:《墨子》

《長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