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衣衫襤褸的流浪大師,如今西裝筆挺,再也不提“垃圾分類”

不是人人都能像陶淵明那樣隱居山林,能達觀地做到“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大部分人仍然會選擇忍一時的辛苦和違背本心以求達到最後的勝利。

昔日衣衫襤褸的流浪大師,如今西裝筆挺,再也不提“垃圾分類”

在眾多人生的選擇中,職業選擇可以說是對人的影響最深的一個。而父母這一輩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做一名的公務員便覺得自己的孩子下半輩子能夠衣食無憂。公務員意味著一份穩定的工作,它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隨時隨地陷入丟了工作吃不起飯的地步。然而,有這樣一個人,

他是昔日衣衫襤褸的流浪大師,如今卻西裝筆挺,再也不提“垃圾分類”。

這個人就是沈巍。

1967年,沈巍在上海出生。小的時候沈巍一直和自己的祖母生活,他還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但是他與自己的兄弟姐妹相處得並不好。從小性格有些孤僻的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看歷史和文化相關的書籍,

沈巍的父親對此卻並不滿意,他覺得孩子看這些閒書沒有用,只會讓他們耽於其中,無法真正有所成就。

昔日衣衫襤褸的流浪大師,如今西裝筆挺,再也不提“垃圾分類”

知道這一點的沈巍只好偷偷地將對文學的熱愛放在心底,表面上遵循著父親的意願。然而,到了考大學時,沈巍希望自己能夠學習歷史和文學專業,繼續讓自己沉浸在歷史的浩瀚大海中,也真正做一次自己。

但家裡人的強烈反對,讓他不得不再次放棄自己的選擇,順從父母選擇審計專業,為就業做準備。

在大學學的是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專業,這讓沈巍十分鬱結,但孝順的他也無法背離家裡人的期待。於是,

他只好抽出一切課外時間閱讀各種各樣的歷史文學書籍。

畢業後,他按照家裡人的期待考上了公務員。

手捧著鐵飯碗的他並不開心,這份體面而又穩定的工作對於沈巍來說只是一種痛苦。

昔日衣衫襤褸的流浪大師,如今西裝筆挺,再也不提“垃圾分類”

為了讓自己能過得開心一些,他會去垃圾桶裡翻找一些被人扔掉的書籍。

他將這些書籍分好類,再選出自己喜歡的來讀。沈巍的這一行為被同事和單位領導知道後,大家都覺得他是個怪胎,本來玩得好的朋友也漸漸疏遠了他,甚至有人看見他翻垃圾後還去他工作的審計辦公室投訴。

沈巍其實什麼也沒有做錯,他一沒偷二沒搶,只是希望在垃圾書籍裡得到一方真正屬於自己的天地。但一封投訴信就讓他徹底失去工作,家裡人更是不理解他的一系列行為,無人理解的沈巍懷著絕望的心情離開家,流浪在家附近的街道上。家人把他接了回去,但鄰居對他仍然頗有微詞。

隨著時間越來越久,沈巍選擇徹底離開家,獨自走到街頭漂泊。

昔日衣衫襤褸的流浪大師,如今西裝筆挺,再也不提“垃圾分類”

他閒逛時不是和其他流浪漢一樣單純地翻垃圾找食物,他還常常翻出書籍來看,“大隱隱於市”這樣的說法或許放在他的身上頗為合適。

他的外表髒汙不堪,但他所閱讀的書籍讓他在談論自己熱愛的歷史文學時雙眼放光,神采奕奕,彷彿一個通曉世事的智者。沈巍的事情被網友拍了影片釋出到了網上。

在影片中的沈巍外表雖然衣衫襤褸,但是談吐卻儼然一名學者。

他能談論《尚書》、《左傳》,也能談論繪畫文學,他豐富的閱歷常常讓人驚歎,他成功打破了以貌取人的偏見。

漸漸地更多人知道了沈巍的事情,沈巍所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甚至有人專門到上海見他一面,和他說幾句話。

昔日衣衫襤褸的流浪大師,如今西裝筆挺,再也不提“垃圾分類”

看過他影片的人都親切地稱他為“流浪大師”,對此他不置可否。

漸漸地,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沈巍也常常在網上做直播和短影片,這也讓他從一個街頭拾荒為生的流浪漢搖身一變為一個

高收入的網路紅人

。伴隨著名氣增長的還有各種其他指責聲音的來臨,有人覺得沈巍只是在班門弄斧,他只是用自己身上的這種反差來賺取眼球和流量。

對於這一點,作為旁觀者無從知曉,但是從沈巍的人生軌跡可以看出,

他確實是一個熱愛文學、熱愛歷史文化的人。

他能夠讓人記憶深刻絕不只是因為他的外表和談吐,他個人身上所帶有的那種氣質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從沈巍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他雖然在前半生聽從了父母的意願,但是

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內心所求。

在容易被現實和物質壓倒的時代,

擁有敢於追求夢想的心才是真正難能可貴的事情。

參考資料:

《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