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坐山觀虎鬥,眼看蜀國滅亡,卻不知唇亡齒寒?

唇亡齒寒,這種道理大家不會不理解是什麼意思吧。而在三國時期,孫權卻總是鼠目寸光,錯過了好幾次時機,總是想著坐山觀虎鬥,最後損失的卻總是自己,而且他吃了虧竟然還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改正,等到了下次竟然還接著犯錯。但是人生中有多少次決定,有多少次機會是可以再來的?一步走錯可能滿盤皆輸,最後直接走向了滅亡也不是特別稀奇的了。

吳國坐山觀虎鬥,眼看蜀國滅亡,卻不知唇亡齒寒?

在三國後期,蜀國風頭大盛,實力是多麼的強大,魏吳兩國都不敢輕易與之對抗,否則就是滅國大禍。但是孫權就偏要觸碰這個黴頭,先是奪得荊州,之後還一不做二不休的斬殺關羽。關羽可是劉備的逆鱗,不僅是劉備最具信任的大將,還是劉備的結拜兄弟。這劉備怎麼能忍呢?緊接著劉備就調兵遣將,根本聽不進去謀士們的勸告,一意孤行的前往,最後慘敗而歸。

吳國坐山觀虎鬥,眼看蜀國滅亡,卻不知唇亡齒寒?

蜀國也由此走下神壇。為了儲存實力,諸葛亮再一次挺身而出,改革國家政策,讓百姓先安定,然後慢慢的恢復自己的實力。同時親自率軍去北伐魏國,雖然意不在打贏勝仗,只是為了拖延魏國恢復和發展的時間。最後也是沒能力挽狂瀾,最後也是身死在了戰場上。

吳國坐山觀虎鬥,眼看蜀國滅亡,卻不知唇亡齒寒?

而蜀國不斷的沒落,勢力不斷縮減。魏國之前早已對蜀國垂涎已久,所以當蜀國沒落之時,就直接派兵攻打。孫權明知道自己有兩條路:一是,如果和蜀國聯盟之後,或許還會有一線生機,但是失敗後就真的被滅國了。二是,如果自己坐山觀虎鬥,不管的話,或許魏國打完蜀國,或許會兩敗俱傷,或許自己還能分一杯羹,獲得一些利益,然後不斷的發展自己,自己還能回到之前的繁榮。孫權想的十分美好。因此當知道蜀國正在被攻打的時候,就派出了自己的軍隊,兵分兩路前往蜀國,一方面拖延魏國軍隊,一方面去救援。但是劉禪膽小怕事就直接就投降了。

吳國坐山觀虎鬥,眼看蜀國滅亡,卻不知唇亡齒寒?

而吳國竟直接退兵了,然後吳國大勢已定,所以有許多大臣,都反叛加入魏國,最終吳國也被夾擊,名存實亡。其實也只能說劉備稱帝之後,逐漸的開始不信任諸葛亮了,先是不聽勸組的率軍去討伐吳國,最後精銳盡失,接著又不聽諸葛亮的勸告,拒絕和吳國聯合共同抗魏,最後直接被滅國。吳國之前要是不想那些沒事,本本分分的和蜀國聯合,共同抗魏的話,那麼結果如何誰都不知道,或許歷史真的會被改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