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青春期的引導

我發現那些童年時期在家中被寵壞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失敗”,他們的青春期問題非常突出。那些從小就習慣於由父母辦一切的孩子,面對成年的責任,一下子會變得驚慌失措,而承擔起成年的責任,他們感到尤其艱難。不管何時何地,他們仍然要處於被寵著的地位,但是隨著慢慢長大,他們發現自己不再被寵著,不再是人們關注的物件,這時,被生活欺騙的感覺會使他們對社會產生牴觸,他們在慘敗的地位中經營自己內心的溫馨世界,而周圍的世界在他們眼裡是那麼冷漠無情。

心理學:青春期的引導

在這一時期,有些孩子表現出想重返孩提時代的傾向,他們沉溺於童年的幻想之中,他們會裝嫩扮稚,甚至模仿嬰兒的咿呀呀腔調,喜歡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耍,認為自己這樣就可以遠稚嫩下去。但多數人還是嘗試著讓自己的行為舉止表現出成人的風範。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成年人的氣魄,只會亦步亦趨地模仿大人,有時還會學著肆意揮霍,並且到處拈花惹草製造風流韻事。

心理學:青春期的引導

在一些棘手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軌跡:當一個孩子面對生活中的問題還懵懵懂懂時,外向而活躍的性格使他開始肆意而為,如果他幹了一樁壞事沒有被人發現,他們會竊喜自己的聰明,自以為能再次脫身。犯是逃避生活問題的唯一途徑,一旦他們遇到問題時,尤其是在經濟拮据之時,他們的犯罪念頭就會冒出來,在十四至二十歲間,少年犯罪的發生率居高不下,都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實際上,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不曾見過的新問題,而是在較大的壓力下,他們早在童年時期就積聚起來的毛在青春期張牙舞爪地顯現了出來。

心理學:青春期的引導

那些對交際沒有興趣、性格內向並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患上神經官能症。他們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為保留自己的優越感地位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當他們面對生活問題卻沒有應對的方法時,他們就會表現出神經官能症或精神失常的一些症狀。他們在困難重重的現實面前束手無策,從而導致精神方面產生巨大壓力。在這種壓力下,生理體質會異常敏感,所有的器官會因為受到刺激而影響到所有的神經。這樣一來,身體的不適就為猶豫不決和失敗提供了合理的藉口。

心理學:青春期的引導

那些患有神經官能症的病人總是心懷美好的意願,他們並不否認社會情感與直麵人生問題的必要性,嘴上聲稱自己願意做好每一件事,聲稱自己願意承擔人生的責任,而實際上這只是說說而已,一旦問題擺在面前,他們就會忘記自己之前的承諾,將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最有力的搪塞理由就是身體不適,他們的整個態度都在表明:“我有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在這一點的表現上,他們和罪犯明顯不同的是罪犯是公然暴露自己的惡意,責任感被犯罪慾望所壓抑。到底哪一種人對人類的危害最大,我們確實很難區分孰佔首位,孰佔其次:神經官能症患者思想並不惡劣,但行為惡劣,為人刻薄,拒絕與人合作,挖空心思損人利己;而罪犯則思想惡劣,毫不隱蔽自己的惡意,但常與內心深處殘存的社會情感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