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八珍糕”——補虛健胃名不虛傳

糕由米麵粉、豆粉等為主原材料製成,是我國傳統食品之一。糕歷來名目繁多,如漢晉的蓬餌、唐代的麻葛糕和米錦糕、宋朝的菊花糕以及清明的花糕等。值得一提的是,曾流行於清代宮廷並頗受青睞的“清宮

八珍糕

”,就是從民間傳入的一種保健食品。

清光緒六年(1881年),慈禧太后因內憂外患,終日心緒不寧,加之素來生活奢侈,好嗜肥甘,導致肝脾受損,她整日“鬱悶不樂,少食不飲,噁心便溏”。太醫會診,認為是“木鬱土弱”,經太醫推薦,由御醫李德立處方,李據太后主證,未開湯藥,而建議以陳氏八珍糕略作加減進服。不料,太后食糕幾天,即感效驗,食慾大增,嘔洩亦止,精神轉佳。由此,太后篤信此糕,平時有病無病,都要囑人備好“

清宮八珍糕

”,以供她隨時食用,至晚年亦未間斷。

“清宮八珍糕”——補虛健胃名不虛傳

其實,“清宮八珍糕”在清宮中使用並非始於太后。在乾隆四十年左右,太醫院的御醫就將陳氏八珍糕增減化裁,調整分量,精心製成了清宮特有的糕點,供皇上服食。

據清宮脈案及《用藥底簿》記載:乾隆帝一直到八十餘歲,尤常服之,清宮配方檔案上評價說:“八珍糕不寒不熱,平和溫補之方,扶養脾胃為主,屢有奇效。”加之此糕色香味俱全,少藥味,類似小食點心病時可療疾,飢時可充飢,故清宮數代,上至皇帝宮妃,下至公眷太監,不分老幼競相食用,視八珍糕為補益“增壽靈丹”。

我國古代強調“醫食同源”。“清宮八珍糕”就是在傳統制糕基礎上加入了某些保健強身的藥物。它首載於明代醫家陳實功的《外科正宗》一書中,為陳氏的家傳秘方。組成及製法為:人參、山藥、茯苓、苡仁、蓮肉各六兩,糯米三升,粳米七升,白糖兩斤半,白蜜一斤。

先將人參等五味藥及糯粳二米研成細末,勻和;又將白糖和蜜燉化,與上藥、米粉混合,隨之攤鋪蒸籠內,切成條糕,蒸熟,再用火烘乾,於瓷罐中密貯。服法及功用:清晨或平時飢時,取數條用白開水泡服或者幹食均可。

“清宮八珍糕”——補虛健胃名不虛傳

“清宮八珍糕”配方精當,其中人參大補元氣,健養脾胃;苡仁、茯苓健脾陽去溼邪;山藥、蓮肉養脾陰而止瀉,固腎氣以澀精;茯苓、蓮肉還有寧心安神、抗菌之作用。諸藥制糕,其性中和無過偏寒偏熱之弊,對脾胃虛弱、心腎不足之症甚為合拍。

北京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等研究單位經臨床觀察證明:此糕與同類西藥對照治療310例脾虛患者,發現“清宮八珍糕”明顯優於西藥治療,對老年人兼有頭暈、耳鳴、畏寒等腎虛證,其效果也頗為顯著。不少人食糕後飲食倍增,睡眠增多,疲勞感好轉。其中13例原有不同程度的脫髮和白髮,經服糕後,脫髮減少,白髮還轉為烏黑。可見“清宮八珍糕”長期食用,有明顯的防病抗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