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到了武漢千萬不能錯過的美食!

盤點:到了武漢千萬不能錯過的美食!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要食品,也是武漢民間的一種傳統小吃。以前人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後作為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煎好後油光閃亮,色黃味香。以“老通城”三鮮豆皮最為出名。三鮮豆皮是湖北武漢人早點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民間極具特色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三鮮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或鮮肉、鮮菇和鮮筍)而得名。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時特製的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色澤金黃透亮,鮮豔奪目,皮薄軟潤爽口,滋味鮮美,含有蝦、菇、肉香,以其獨特風味遠近聞名。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三鮮豆皮曾奪得過中國飲食行業的最高榮譽“金鼎獎”。

盤點:到了武漢千萬不能錯過的美食!

武漢的“四季美”小籠湯包是在蘇式湯包的傳統做法基礎上不斷改進形成的。這種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的武漢風味特色,不僅為武漢人所喜愛,而且在全國也頗有名氣。起源自清代道光年間的江蘇省常州府,為當時的萬華茶樓首創,傳說由北宋時期著名的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演變而來,由北宋皇室帶入江南,後逐漸變成了今天的小籠湯包。其製作工序繁瑣,具有面細潔白、皮薄餡大、湯多肉嫩、油黃味鮮的風味特色。

盤點:到了武漢千萬不能錯過的美食!

面窩是武漢獨有的地方性小吃,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呈凹狀而被稱為“面窩”。其實用“面”來修飾“窩”並不貼切,因為它的成分中麵粉只佔少數,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漿,還要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加蔥花、細鹽。炸時用鐵勺子,直徑約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炸成後像個圓圈圈,吃在嘴裡,酥、脆、軟三種感覺混合。面窩是武漢的漢族小吃之一,也是武漢特有的點心食品,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武漢人稱為“過早”)提供。面窩創始於清光緒年間,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因此得名。面窩吃起來厚處鬆軟,薄處酥脆,很有味道。面窩製作簡單,遍及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多為攤點經營,或由飲食店兼管,沒有代表性店鋪。

盤點:到了武漢千萬不能錯過的美食!

武漢的糯米包油條要先抹上核桃花生粉,再抹上白糖粉,如此往復抹多次,甜得恰到好處,口感又細膩。糯米很白,蒸的火候較到位,米像是豎起來的,嚼勁大。糯米包油條,又叫餈飯糰,是湖北荊州地區有名的早點小吃,漢族特色小吃,將糯米蒸熟後,平鋪撒上炒好的黑芝麻,或者在糯米飯內外各粘一層炒熟的黃豆粉,再將油條放在糯米飯上,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放上榨菜、火腿等,然後用糯米飯將油條包住,即可食用。此食用方法最好是緊挨著油條攤,熱糯米飯裹上熱的油條,香酥綿軟,兼有嚼勁與糯口,風味絕佳。

盤點:到了武漢千萬不能錯過的美食!

在武漢,經常看到俊男靚女不顧形象的大啃鴨脖子,那叫一個香!特別適合火辣口味的人士。天氣炎熱的時候,吃點鴨脖子可以發汗,其性涼,味甘,溫補,益氣,與辣互相作用,可以益氣養血。男人們喜歡邊喝啤酒邊吃鴨脖子,女人們則是把它當成晚餐後消遣的零食。正宗的鴨脖子要麻、辣、鮮、鹹諸味俱全交相輝映,且味香入骨,“表裡如一”,一吃到底,欲罷不能。鴨脖子,又名醬鴨脖或醬鴨脖子,屬於醬汁類食品(主要是醬板鴨,包括醬鴨 鴨脖子翅、醬鴨脖、醬鴨拐、醬鴨掌、醬鴨舌、醬牛肉、醬板魚、醬板乾子、醬板藕等),最早起源流傳於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醬汁類食品透過多種香料浸泡,然後經過風乾、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鹹、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餚。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湯臘九在成都學習滷菜技術和中藥材配方,回武漢後,開起了首家鴨脖子專賣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