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

“本期以手工製茶的普洱茶為延伸”

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酒以豪,茶以莊。

酒以濃,茶以清;酒以躁,茶以靜。

滋味迥然。

古人總“酒入愁腸”,

終歸借酒銷愁愁更愁。

至今,酒的意味變得不一樣了,

酒承載了太多,

人似一杯茶,

在塵世裡感受這份清淡與簡單,

淨化心靈,體悟人生!

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

一路沿著帶有苔蘚與泥濘的小道,

踉蹌的走著,

不時會聽到清脆的鳥鳴與嘩啦啦的流水聲,

向鳥鳴的方向望去,

你會被眼前的綠蔭與茂密所吸引,

這就是茶路最初的樣子。

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

伴著艱辛與喜悅,

隨後映入眼簾的就是茶鄉人幽靜、恬淡、自然的村寨。

不知道有沒人聽過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這首歌,

密密的寨子緊緊相連,

彎彎的河水碧波盪漾。

歌詞形容的是傣家寨子依山傍水、安靜和諧的田園生活。

茶鄉的生活也如同傣家寨子一樣,

雞犬相聞、阡陌交錯、鳥語花香、炊煙裊裊。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

這隻在課文裡出現的完美生態生活,

在一些古茶村出現也是不足為奇。

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

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

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

有些事不經歷過不會懂,

就算懂也不會有親身感受來的實際。

就拿只會喝茶的我來說,

雖有所耳聞“採茶”

但也僅僅只是耳聞,

真正的切身感受與所聽聞幻想出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國傳統的採摘方法是手工摘茶,

是目前生產上應用最廣泛的採摘法。

採茶手法,因手指的動作,

手掌的朝向和手指對新梢著力的不同,

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採茶方式。

所以說採茶是一門技術也是藝術。

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

勤勞與忙碌的人是最可愛的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

採完茶顧名思義需要加工製作為成茶。

“手工製茶”

製作的是品質,

是視覺與口感的精彩呈現。

茶品質的好壞,

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鮮葉原料,

但茶葉色、香、味、形在製作中變化很大,

同樣的鮮葉,

經不同手法炒制,

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慢工出細活,

從挑料,蒸、壓、涼、包、每一個環節所付出的時間是讓您想不到的。

茶餅做好後,

是要放在架子上陰乾的,

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如果這個過程陰不幹的話,以後會影響茶的儲存。

節省時間,

這是對普洱茶後期發酵非常不利的,

茶要放在架子上涼6個月左右才能完全乾透。

雖說之後的包裝運輸與採茶人沒有過多的關係了。

但是這種目送茶葉離開的感覺,

就像孩子從出生到成長再到成熟的遠行,

母親那滿眼不捨與期望。

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

人生得意莫忘形,人生失意莫失志。

一杯淡淡的茶,能包容一切,滾滾紅塵,人生浮沉,聚散離合,

所有的酸甜苦辣,皆在這茶水之間。

茶路辛,品其珍、得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