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本篇文章給大家講述的是東西方服飾哲學觀,為什麼西方女子穿旗袍穿不出中國女子的風情和婉約?為什麼中國男子穿格子裙穿不出英格蘭男子的瀟灑和浪漫?除了東西方人的身材、體型和膚色等外型特徵大不同外,更在於東西方人的氣質神韻大異其趣。尤其是民族服裝,深深浸潤著本民族或時代的特性,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習俗、審美、宗教以及他們的社會形態。只有深刻了解其思想內涵並內心深深地喜悅它的人,才能穿出那個民族服裝的原汁原味,達到衣人合一的境界。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中國服飾重意境,強調“含蓄美”。一個民族的審美心理特徵之形成與其經濟、政治、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以及哲學思想等因素是分不開的。我國服飾的民族審美本質是含蓄美。尋根溯源,儒道互補是兩千年中國美學思想的一條基本線條,即以儒家中庸之道的“中和美”與道家返璞歸真之說的“自然美”相結合,構成了“含蓄美”的哲學基礎。類似中國畫中的寫意手法,即不著眼於對事物的客觀再現,而強調欣賞某種朦朧的含蓄美,在虛實關係上偏重於對“虛”的張揚。引入到服飾文化的藝術創作中,就是設計者特別注重“不著跡象、超逸靈動”之美,不刻意追求數字上的精確性或純形式的客觀美感,而是崇尚用無窮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現情感。如用寬衣大袍、中規中矩的樣式或寫實與變體相結合的動物、幾何紋樣、花草枝、藤蔓紋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飾圖案,來傳達一種與政治或倫理的關聯意向。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中國服飾風格是一種自我修行,海納百川,張揚時華美無雙,隱匿時劍鋒暗藏,惹人思量。其特點呈直線結構,外斂內敞;無肩型,無明顯輪廓無稜角,與中國人強調含蓄,內在從容、外邊收斂的中庸文化有關。中國古人用寬大的長袍遮蔽全身,並用自然的色彩和紋樣裝飾服裝,以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人與宇宙的和諧。我國最早的一部工藝學著作《考工記》中強調: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認為服裝的著裝季節、著裝環境及衣料的質地和剪裁手法,只有這四者和諧統一,才有精妙設計。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儘管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起起落落、變更跌宕,但服飾基本保留著寬衣的造型,寬鬆的平面直線裁剪。無論是商的“威嚴莊重”、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新”、漢的“凝重”,還是六朝的“清瘦”、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壯豪放”、明的“敦厚繁麗”、清的“纖巧”,無一不體現出中國古人的服飾審美觀和思想內涵,這些設計觀和思想內涵,它直接或間接地表現了民族精神——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儒、道、法、墨諸家哲學思想是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學說,它們構成了中國傳統服飾設計觀的理論基礎。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旗袍是中國含蓄美的代表,是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完美結合的典範,它造型完美、結構適體、內外和諧,是兼收幷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性的標準服裝,旗袍的設計表面上不溫不火,實質上內涵豐富、意蘊幽遠,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質感和簡潔的造型,表現出流暢明快的線條與和諧一體的氣韻,展示出東方女子溫柔、典雅之美。這種氣韻不僅展於外表,而且沉於內心。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旗袍不是什麼人都穿得的,首先要有標準的東方身材,修長的腿,細嫩滑膩的肩,盈手可握的小蠻腰,胸部豐滿,凹凸有致。開權的旗袍,稍露潔白滑膩的小腿。步履搖曳間,一閃而逝。東方女人的內斂含蓄絲毫未受影響,卻添加了萬種風情。行走間,開衩處隱約藏著溫柔蝕骨;回眸一笑時,莫道不銷魂。旗袍把女性的高貴典雅,展現得恰到好處。它詮釋著一種並不張揚或顯山露水的儒家文化。穿上旗袍,既能襯托出東方女性優美的身段,又能顯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閒的生活節奏,充分展示出中國傳統服飾的含蓄美,呈現出一種宛若自然生命律動的朦朧佳境。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日本和服溫婉、和善、內斂,有著靜美和空靈的意境。如同古代中國男人病態地迷戀“三寸金蓮”一樣,日本人普遍醉心於女性的脖子與後背。女性和服在這兩個地方特殊眷顧、精心剪裁,一定要露得恰到好處,既令人陶醉,又不流於青樓氣。和服的象徵意義,仍然沒有衰減。每個日本人,一生必須有三套和服:第一套,3-7歲的時候,參加“兒童祭”;第二套,是在20歲的時候,參加“成人祭”;第三套,則要等到結婚的時候,作為禮服。這三套和服,必須當作“傳家寶”珍藏起來。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日本女性的整體資質並不出色。她們身材嬌小、腿短腳粗,穿過於裸露的職業裝很容易露怯。一襲絢爛、飄逸的和服,一藏一露,既掩飾了某些先天不足,又突現出日本女性獨有的魅力。日本女性的脖子與後背,原本優雅不到哪兒去,可是,一經和服的調教,便立刻“別有一番滋味”。徐志摩的詩作《沙揚娜拉》,對日本少女說再見的姿態津津樂道:“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其實,還不是借人家的脖子說事兒!穿上和服,連脖子都有了詩意,實在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西方服裝重形,強調“和諧美”。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盛產哲學家,有不少關於服飾的論述。他們認為,人是萬物之靈,天之驕子,大自然中最美的形式就是比例完美的人體,因此古希臘人塑造出無與倫比的、完美的人體雕像。他們的服裝重視表現比例與和諧之美,並不只具有遮蔽身體的功能。希臘畢達哥拉斯派提出的“美是和諧與比例”的觀點,認為人體就像天體,都是由數與和諧的原則統轄著,身體美是各部分之間的對稱和適當的比例,並創造黃金分割律的比例法則,一直影響到現代的服裝設計。柏拉圖認為“美就是恰當”,也就是說:其貌不揚的人,穿起合適的衣服,外表就好看起來了。亞里士多德認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勻稱與明確。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西方服飾文化從一開始就重視形式美,與中國重視倫理美,形成中西審美的真與善之明顯差異性。希臘服裝雖採用簡單的披裹方式,但風格灑脫、浪漫,原始式樣出現一直盛行高度的和諧對稱及純粹的裸體美,他們試圖以服裝的方式表達自己所信奉的哲學觀,主張人類身心都應接受教育與薰陶,崇尚自然的人體美,認為服裝的完美境界應該是衣人合一的,以無形之衣飾有形之體,妙在見人不見衣,這種以人為本的服飾哲學,古典而先進。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最能代表歐洲傳統服飾文化的是義大利。義大利人把悠久的文化傳統和一貫的民族氣質融入日常生活裡。世界上最好的服裝板型、舒適的皮草和柔軟的羊絨、珠寶和古董飾品,使人深深感覺到義大利人的懷舊情懷和奢華做派。西方服裝崇尚人體美,從古希臘至今,西方藝術包括服飾在內,常把謳歌和顯示人體自然美當作至高無上的典型,因此服飾在西方人的身上成了“附件”,女性透過立體造型的服裝盡顯其形體之美,男性則更注重以服裝來體現身體的健壯和力量的強大。

東西方服飾哲學觀,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西方服裝的形制

文藝復興時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家,高舉人文主義大旗,反對基督教神學的壓迫和禁慾主義。這個時期的貴族服裝以誇張的造型表現天地間人的獨立和力量,並確立了上寬下窄、上儉下豐的男女兩性服裝模式,以張揚人性,用豪華鋪張的裝飾肯定人生享樂乃天經地義的態度。正如日本三宅一生先生所說:西方人是三分精神上穿衣,七分肉體上穿衣;而東方人是三分肉體上穿衣,七分精神上穿衣。小編這篇文章告訴大家正是不同的哲學觀念,奠定了東方平面服裝和西方立體服裝的形制,承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