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其實吃稠飯得有一定的耐心才能吃,因做起來很麻煩,吃起來滋味就多樣了。首先要會做,小米稠飯、穆子稠飯、洋芋稠飯糰等等,一樣一個做法。我小時候吃母親做的洋芋稠飯多,拌著醋辣子,菜是野菜,地裡挖來的萱萱菜、河兩岸的黃花菜。熗菜沒油,只滴幾滴,大多是隻放鹽和自家麩皮釀的醋,但想起來還是好吃。冬天吃稠飯家家都是就著醃製的菜。但啥時都不會少了醋辣子。 記憶裡,母親醃製的冬菜大都是為了吃稠飯而準備的。冬天母親醃製大白菜,晾曬辣蘿蔔乾,都是大工程。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院裡放著洗乾淨醃菜的大缸,切菜的大案板,成堆的白菜蘿蔔,土灶燒火的風匣不停地拉動,啪嗒啪嗒的聲音是我的催眠曲。母親醃菜大多是我不上學的那天,我要替母親拉燒火的風釐,不能和同伴去田地草灘上玩,也沒時間看我喜歡的書,所以對母親醃菜有萬分的不情願。洗菜、切菜、晾菜,母親一個人忙出忙進,手洗得發白,風一吹又通紅,還開裂細細的小口,母親晚上在燈光下雙手塗滿了羊油,在爐子上烤著,因疼痛發出噝噝的吸氣聲。那時我已酣睡了。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白天我僅僅是替母親拉風匣燒開洗菜的水,可拉著拉著我就會打盹停下來,水開了也不知道。往往是剛燒開一鍋水,如果同伴叫我,我就會跑出去玩到天黑。回來時,院子裡矗著醃菜的幾個大缸,黑黝默、靜悄悄沒有一絲聲音,它們更像在生我的氣。屋裡燈亮著,出工回來的幾個姐姐已在收拾碗筷,母親在火爐上燻烤雙手,父親在黑燈瞎火的裡屋炕上吸菸,忽明忽滅的煙火像父親的呼吸,有長嘆的聲音。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我在姐姐們的埋怨聲中吃飯,睡覺。 因了這些記憶,我一直不喜歡吃稠飯。所以做的也很勉強。但在婆婆的調教下,還是學著做了。母親愛用洋芋做稠飯,婆母卻喜歡穆子稠飯。她把碾好的青棵摻子放入沸水中,邊灑邊攪,用溫火熬煮成糊狀,同時把洋芋切成拇指大小的方塊放在水裡,一起燒開,再慢慢地煮上一陣,煮得綿綿的,放在嘴裡用舌頭一壓就能化的時候,再開始往鍋裡撒面。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撒面有講究,左手抓一把細細的麵粉,右手拿著一雙長長的竹筷,一邊用左手邊往鍋裡撒面,一邊用右手的竹筷很有節奏地攪和,面要撒得很細,讓麵粉從左手五個指頭縫裡均勻細緻地撒入鍋裡,右手的竹筷正好很有節奏將面和水攪和均勻,不留半點麵疙瘩,這樣一直到竹筷攪不動的時候,再換成木勺攪,這時候,攪速度要加快,否則,面就會糊到鍋底上,撒出的飯就有一股焦味,不好吃了。 因此,做稠飯需要功夫,這個不是中國功夫,不過,也沾點邊,是手腕的功力和技巧。婆母吃稠飯,一直是自制的油潑辣椒,炒的酸菜粉條也別具風味,洋芋切片不切絲,用蔥花辣椒熗炒。醃製的菜是野韭菜或鹹沙蔥,必不可少。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婆母愛做的這些菜,老公吃起來很是津津有味。一次下雪天,在外地。朋友請吃,說要請吃稠飯宴,我因不愛吃稠飯,心裡不想去,但不是很熟悉,又不忍拂了他的美意,就勉強去了。 我們到時朋友已點好了一大桌的菜,菜都是家常菜,涼排六碟小菜,有薑汁菠菜、有水澆蘿蔔、有大棚裡種植的野菜,一個是大家都熟悉的但都不做的老冷盤,還有一個菜黑糊糊的看不清是啥。熱菜有爆炒土雞丁、紅燒牛肉、醋瘤葫蘆、東鄉土豆片等,中間是壓軸的主菜,卻是海鮮,是陽澄湖大閘蟹。這個菜我在吃稠飯時從沒有配著吃過,看著有點突然,不知這是怎樣的一種吃法?可遲遲不見稠飯上桌。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朋友熱心地讓我們多吃菜,說飯正在做,飯要熱熱的吃才好,才能和外面寒冷的雪天相映襯。菜味道也是很家常,我嚐了一口那個黑糊糊的菜,它的味道是茄子的味道。但比起大棚種植的茄子,它的味道更純正,更濃郁一些。朋友說就是茄子,是他母親在夏天晾曬的幹茄子炒的。他特喜歡吃茄子,小時候,母親常做給他吃,為了他冬天也能吃上茄子,母親養成了晾曬茄子的習慣,年年不例外,即便是現在,大棚蔬菜已亂了蔬菜的時令。母親不管這些,每年都要把晾好的茄子從老家帶給他。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可他每次都是送別人了,生意的繁忙,是他沒有時間去細細品味母愛的味道。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好久,說,這次他再也不能送別人,這是母親最後的一次關愛。母親在病重的時候不讓哥哥告訴他,怕景響他做生意。他的生意遇到了一點麻煩,可他並沒有告訴母親,母親卻從他每次打電話的時間和語氣裡有了感覺,硬逼著哥哥說了真相,也不讓哥哥告訴他母親自己的病情,挺著病重的身體給他晾曬了茄子。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他趕回家時,母親已走了,堂屋的側牆上掛滿了茄子,他對著那面牆流了一下午的淚,送走了母親,小心地把那些茄子收拾在自己的包裹裡帶了回來,每次在酒店吃飯,都央求酒店給他做一道特別的菜,但沒有人理解他,往往為了炒一盤茄子他都要付出代價,這次的代價是他必須要點酒店的一道菜-陽澄湖大閘蟹。因而飯桌上才有了這樣不倫不類的搭配。熱乎乎的稠飯端上了桌,是小米稠飯,均勻細緻,泛著米粒的光澤。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盛在花瓷小碗裡更像是臨摹的靜物。朋友說稠飯是他母親最喜歡吃的飯。我用我自己的方式祭奠了朋友的母親。陽澄大閘蟹的蟹黃和小米稠飯泛著一樣的光澤,似拋物線一樣灑向窗外的高空,正午的陽光刺疼了我的眼睛。我想,母愛的高度是任何事物都達不到的高度。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雖然煎餅是天津很出名的小吃,但我固執地認為它是我們家鄉的小吃。它在我的記憶里根深蒂固。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這一天,母親都要做煎餅,我一直等母親煎好一層厚厚的煎餅時,我便用一個小碟盛放好兩個煎餅,一個用來補天,一個用來補地。把它們供放在正堂屋時,父親會點燃三炷香,香菸嫋裳升騰,父親虔誠地禱告來年鳳調雨順,五穀豐登。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我已飛快跑出堂屋,這時我就可以吃煎餅了。等到三姐梳滑溜她的大辮子,煎餅已矮下去了一大截,所以三姐姐在我們姊妹幾個裡最瘦。 母親做煎餅的料最主要的是麵粉,麵粉要是粗糧,但要是勁道好的糧食磨成的麵粉,最好摻一點點豆麵,這樣做出來的煎餅疏落有致,晶瑩剔透,裡面的青菜絲一目瞭然,真是山是山水是水樣的清秀,吃起來也就自然可口,食慾大增。那時候,母親做煎餅,不能自由地挑選麵粉,青菜也沒新鮮時令的,只有陳年醃製的鹹韭菜糰子,色澤灰暗,沒有新鮮翠綠的蔬菜,母親還是把那一罈罈的鹹韭菜當成寶貝一樣儲存下來。母親做煎餅的速度很快,母親在我們還沒有起床時已準備好一大盆麵糊糊,清清蕩蕩,上面飄浮著一根根黑乎乎的韭菜,隱約能看出原來的綠色來。那個面盆常常安靜地在鍋臺上等待母親。

山丹稠飯,做法簡單易學,大人小孩都愛吃

火苗挨著平底的鋁鍋,鍋底母親已用油刷刷了一圈,滋滋作響,母親舀一勺清湯寡水的麵糊糊倒進鍋裡,隨著滋滋的響聲,鍋在母親手裡不停地旋轉著,一張張圓圓的,散發著野韭菜清香的薄餅就像小山一樣烙滿了托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