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飲酒作詩我第一,打架鬥毆排第二

作為大家最熟悉的唐朝人,1300多年後的今天,李白依然活躍在我們的書本里,天下誰人不識滴仙人呢?又有誰沒讀過那氣吐山河的詩呢?在我們的課本里,李白是峨冠博帶、登山訪友、舉杯吟詩的文人雅士。但實際上,李白可是文武雙全,不僅詩詞冠全唐,而且劍術也是唐朝第二。擱今天說李白那就是學習好、體育好、又能歌善舞的好學生,是老師的心肝寶貝,是大人們嘴裡別人家的孩子。

李白:飲酒作詩我第一,打架鬥毆排第二

李白七歲時,他爸爸準備給兒子起個正式的名字。古人很多時候都是先給孩子起個乳名,叫著親切。但等孩子長大了要上學了也不能總叫個乳名啊?所以就得有個大名了。李白的父親雖然是個商人,但也是個酷愛詩書的文化人,他決定趁給孩子起名時順便考考他作詩的能力。

時值春天,繁花盛開,李白一家三口到園中賞花。李白父親因景賦詩道:“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李白母親也很有文采,續上了第三句:“火燒葉林紅霞落”。兩口子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讓兒子續上這詩的最後一句,當時李白正站在盛開的李子樹下,小傢伙稍稍想了一下說:“李花怒放一樹白”。

李白父母聞之大喜,就選用了句中的“白”字給兒子做了正式的名字。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飲酒作詩我第一,打架鬥毆排第二

唐文宗曾敕封大唐三絕,暨李白的詩歌、裴旻劍舞和張旭草書。裴旻被尊為“劍聖”,是公認的大唐武林第一高手。而李白的劍術,就得自於裴旻真傳。

在四川江油的老家,李白十五歲時就已經因為劍術廣為人知,《新唐書文苑傳》一書記載,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任俠,就是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江湖好漢。對於自己的劍術,李白也是很自負,稱自己“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然後就“廿五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也就是說,在現在很多人還在啃老的年齡,熱血青年李白就拿著劍出門遊歷去了。

從三峽出蜀後,李白先後到了湖北、江西、江蘇、河南、山西等地,一路尋山訪友,喝酒吟詩好不痛快。《望廬山瀑布》和《往天門山》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都是此次遊歷途中所做。然而在洛陽,初出茅廬的李白讓人給打了,而且打得還挺慘。

在《敘舊贈江陽宰陸調》一詩中,李白講述了自己被鬥雞的小流氓包圍欺辱,最後幸得好朋友陸調報警解救脫險的經歷。

唐朝盛行鬥雞,剛到洛陽的李白被鬥雞場面吸引,就停下來看看熱鬧。當時的鬥雞都是賭博,負責看場子的小混混一看李白穿著綾羅綢緞,腰間還掛著玉帶明珠,一副富二代紈絝子弟樣子,這樣的人在賭徒眼裡就是肥羊啊。於是就勾引李白說:“公子器宇軒昂面帶貴相,比試一下啊”?李白正看的手癢呢,聞言就進場比劃一下。

這一比劃就出事了,李白太聰明,詩書劍厲害,玩也厲害。這幾個鬥雞徒哪是他的對手,輸得一塌糊塗。李白玩盡了興,又贏了大把銀錢,就打算找地方喝酒去了。那些輸急眼了的鬥雞徒哪裡肯呢?他們就誣陷李白作弊,一擁而上打算把輸了的錢搶回去。年少輕狂的李白哪裡吃這一套,三拳兩腳就把這群混混打翻在地。混混們知道這回遇到硬茬了,趕緊跑回去請當地的豪強幫忙,於是呼啦啦又來了一群人就把李白給圍上了。

雖然李白功夫了得,但雙拳難敵四手,沒想到流氓們不講武德。在這場爭鬥中,李白吃了大虧。被打成什麼樣呢?李白自述為“摧如一枝蒿”,被打得“像一株被摧殘過的蒿草”。詩講究語言精煉,詩人也沒有對當時的場面做更細緻的描述,因此當時打鬥的畫面咱現在只能腦補,但估計鼻青臉腫是少不了的。陪同李白遊玩的朋友陸調一看不好,一溜煙地跑到衙門報警,找來當地官員這才救了李白一命。

如果說是那個老太太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讓李白髮奮讀書,那此次捱打的經歷就讓李白認識到了自己劍術的不足之處,從此勤學苦練,終於悟得詩劍相通的道理,練成詩劍合一神技,創出瀟灑飄逸的“青蓮劍法”,以至“起舞揚長劍,四座皆揚眉”,成為唐朝僅次於自己師傅裴旻的劍客。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飲酒作詩我第一,打架鬥毆排第二

在李白留下的一千多首詩裡,《送孟浩然之廣陵》和《贈汪倫》這兩首送別詩流傳甚廣。給孟浩然寫詩正常,因為李白和孟浩然是志趣相投的好哥們,不僅孟浩然,當時的賀知章、杜甫、高適等人都是李白的好哥們。這些文人墨客在一起喝酒吟詩那是常有的事兒。但這《贈汪倫》卻是李白一次被騙的結果。

李白五十多歲的時候,仕途失意,暫居安徽。涇縣人汪倫聽說後特別想見一見詩人,無奈素不相識,又無人介紹,沒辦法就只好給李白寫了封信:“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一看這地方好啊有酒有景,就高高興興地去了。結果到了才發現被騙了。當地既沒有十里桃花有沒有萬家酒店。李白不高興了,就問汪倫桃園和酒家在什麼地方?汪倫回答說:“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

這個解釋雖然牽強,但李白生性灑脫,於是留在此地和汪倫喝酒吟詩,登山放歌,數日乃去。去時,汪倫又親自在岸上表演踏歌相送,李白感念汪倫的情誼,揮筆寫下了這首名傳千古的送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