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儀式感,為什麼會輸給感恩節、聖誕節等洋節日呢?

春節的儀式感,為什麼會輸給感恩節、聖誕節等洋節日呢?

春節臨近,大家都在準備著做最後衝刺,多數人最盼望的是春節所帶來的一個小長假,而非春節本身。事實上,中國年的味道正在變淡,一些儀式感也在新一代年輕人中逐步消失;相比之下,一些洋節日,如聖誕節、感恩節以及更早的愚人節、萬聖節等等,都在中國很有市場,洋節日期間標誌性的儀式感也從西方歐美國家漸漸在全球範圍內流行開來,如自11月開始,全球人民就是開始學著感恩:西方人感恩的是一些小事,如家庭,健康的體魄,朋友相會,夫妻耐心等等;中國人則更喜歡感恩國家,感恩時代和地方管理者,有網友調侃說:感恩小事兒,感恩家庭和朋友,需要付出時間和愛,但感恩國家,感恩時代就相對簡單,只需要喊喊口號就可以了;而到了12月,最重要的西方節日就是平安夜和聖誕節,筆者有一位職員朋友,每逢平安夜都會收到大量的蘋果,包裝精美又甘甜可口,卻常常因蘋果太多,而放蔫吧了,最後,只能榨成果汁。

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但不得不說,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程序,就是東方被西方同化的過程,這其中涉及到經濟之間的差異、產業鏈地位等問題,更有著文化自信的問題,坦白講,如果連中國人自己都討厭年味兒,討厭附著在春節周圍的暴飲暴食、催婚、攀比等壞習慣,年味變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長此以往,或成不可挽回之頹勢。

春節的儀式感,為什麼會輸給感恩節、聖誕節等洋節日呢?

電子產業鏈分工,促使中國年味兒變淡?

其實,中國年味兒變淡始於“玩命兒賺錢”的想法,中國總喜歡在取得一定成績之後,再考慮休息或者享受生活,比如等賺到100萬,我就不加班了;等退休以後,我就和妻子環球旅行;等孩子大學畢業之後,我再退休……而最終的大機率事件就是隻能一直等下去,徒耗青春和生命;而歐美國家的人民,在經歷過高度工業化文明之後,對生活本質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們更習慣於活在當下,加之,電子產業鏈國際化分工由歐美國家主持,他們留下設計、研發 、品牌維護、標準制定等高附加值的工作,而把加工製造、基礎代工等工作甩給中國和其他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換句話說,歐美國家是全球製造業的客戶,他們創造了電子產業鏈,同時製造了這裡的規則,包括節日製度。

自11月開始,歐美客戶就開始了一些大型的假期,如感恩節前後,全球範圍內的供應商都會跑去蘋果總部,趁著客戶心情愉悅、放鬆警惕之時,爭取些訂單,也想趁著客戶休假之前,要一些指導和決策,以便在感恩節日期間加班加點,等到客戶休假完成之後,能欣喜地看到突破性的進展,亞洲供應商之所以要重視“節前會議”,正因為他們深知:歐美客戶一旦開始休假,供應商是沒有資格叨擾的;感恩節完成之後,緊隨其後的就是聖誕節,這更是不容打擾的節日,西方人如此重視該節日,不但堅守著“裝飾聖誕樹”的傳統,更願意為之大費周章:英國一家房地產公司,不得不反覆修改自己的煙囪設計,就只是因為業主的孩子普遍認為煙囪太細了,胖胖的聖誕老人可能無法從煙囪中跑進來送禮物;而法國更猛,直接組建一個聖誕郵件回覆處,共計96名職員,專門用於回覆孩子們寄給聖誕老人的明星片,他們是如此虔誠,而又如此自信。

尷尬的是,當西方的客戶沉浸於聖誕的節日氣氛中,亞洲的供應商卻不得不加班,做營收和利潤上的最後衝刺,而終於盼到春節假期之時,客戶卻常常上演“節日之後,王者歸來”的戲碼,要求供應商捨棄春節假期,按照自己的節奏工作。顯然,如此操作不會瞬間改掉中國春節的習慣,但如果本著客戶就是上帝的想法,成年累月地在除夕、大年初一來加班,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年味兒,況且,加班向來是逃避年的最佳理由。

春節的儀式感,為什麼會輸給感恩節、聖誕節等洋節日呢?

文化自信,如何創造新的春節儀式感?

平心而論,中國春節的儀式感還是比較豐富的,只是有些缺乏文化的自信以及堅守的勇氣,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中國經濟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物質的富裕在很大程度上會重建人們的精神體系,比如中國在舊時代過年的時候,總要和食物有很大連線,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也比較常見,特別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是非常盼著過年的,因為只有在過年期間,他們才可以大碗吃餃子、大塊吃肉、大塊吃槽子糕、香蕉、江米條什麼的,就連從未經歷過“飢餓時代”的80後在童年時期,同樣也有著如此強烈的期望,但自90後開始,中國的物質條件就突然豐富,隨時能吃到餃子,超市裡琳琅滿目的零食予取予求,中國人再沒有飢餓感,反倒是腰圍日益變大,肥胖正嚴重困擾著油膩中年人。在這種背景下,包餃子、準備食物等儀式感自然會被日益冷落,新時代的孩子們再也不會認為“餃子”是一種多麼珍貴的食物了,他們或點外賣,或去超市裡買一袋三全水餃即可;還有,拜年、走親戚也是中國春節最重要的儀式感之一,大年初一凌晨四點,大家不約而同地走出家門,老人們則守在家中,接受兒子、孫子們的跪拜,現代人卻住進了樓房裡,厚厚的防盜門把鄰里完全隔閡成為路人,春節期間再也見不到走街串巷的盛況了,至於說,燃放煙花這個儀式感,就更加尷尬,大家都怕火災,都擔心人身安全,不放也罷。

顯然,物質的豐腴是造成春節儀式感消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又不止於此,更深層的原因在於,中國人之於節日的態度,以及對儀式感的認知。要知道,大陸曾經歷文化斷層,對於祭祀、喪葬、禮儀之類的認知尚不如臺灣同胞,更不要說和歐美國家相比。

好在,隨著物質文明的提升,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些古老的儀式感可能會逐漸消失,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畢竟,吃餃子、放煙花、買新衣服這些事兒,實在太普通,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市民在春節期間的安排也漸漸多元化,有些人出國旅遊,有些人則選擇爬山拜佛,有些人去參加文化節、音樂會,甚至寫一些自己的假日感悟,漸漸地,逐漸形成自己專屬的春節儀式感,但這些的前提,都需要中國人端正春節觀,好好地、認真地過一個節假日,而非跑去加班,而且要讓酗酒、逼婚、攀比之類的不良行為遠離春節,唯有如此,我們才會重建起春節的儀式感,淵遠流傳!(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