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很多沒見過!

導讀: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很多沒見過!

相信每一個年代出生的人,都會擁有隸屬於自己年代的獨特美味。隨著人的年紀增長,那種美味仍然可以印刻在人的腦子裡,揮之不去。以前的時候,生活條件差,60、70年代的人飯都吃不飽,菜基本是吃“紅燒”。此紅燒非彼紅燒,而是指鍋中沒有一點油腥幹炒出來的菜。更別談餐餐大魚大肉的好伙食啦。

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很多沒見過!

不過,那個年代也有屬於自己特有的美食,尤其是木桶米湯飯,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人很多沒見過!像現在的百姓人家廚房裡,已經基本上找不到繼續沿用製作木桶米湯飯的家庭啦。可是這個美食,在60、70年代那可是天天吃的,80年代出生後人偶爾可以吃到,90年代出生的人估計很多都沒見過啦!

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很多沒見過!

木桶米湯飯,顧名思義就是使用木桶以及特別的蒸煮工序,製作出來的既有米湯還有飯的一種美食。小的時候,我記得每逢餐桌上都會有一碗米香淳厚的米湯,有的時候深加工一下,加油、鹽、辣椒、大蒜葉後,變成了一道非常下飯的美味。相信這些記憶,在60、70、年代人的腦海中還是記憶深刻。

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很多沒見過!

木桶米湯飯的製作工序相對複雜一點,首先需要進行米湯和飯分離的工作。將米淘淨後放入鍋中,水要比米至少多4倍左右,大火煮至七成熟後,將米撈出來,再放入木桶中用火蒸熟即可。因為有了這些工序,米湯米香四溢、口感濃稠淳感;米飯粒粒分明,帶有木桶獨特的香味。

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很多沒見過!

我記得那時候,每次只要有木桶米湯飯,不需要菜,我光喝米湯,吃乾飯就可以吃得很飽啦。而且,經過這樣做出來的米湯,對於調理腸理,尤其是兒童或者是大人有腹瀉症狀的,有特別好的治療效果。這一點,比吃貴的要死的益生菌還要好。我家孩子之前拉肚子的時候,為了找到一碗米湯飯,我可是跑遍了小區的飯鋪。後來,實在是沒辦法了,只好自己在家做了起來。雖然沒有木桶蒸,但米湯的味道還是相當不錯的。

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很多沒見過!

這兩年,人們對於舊時的美味在不斷的追求。小區對面的大排檔也搞了一家米湯飯的餐館。餐館門面不大,40~50個平方的店面,每餐都有獨特的木桶米湯飯,再配上食客可以自行搭配選擇的小炒,非常有正宗的兒時家常菜味道。所以,每到飯店,店裡的生意就好得不得了,中餐還可以翻桌。我們去點了紅燒魚塊、自制滷牛肉、蘿蔔乾炒臘肉以及罈子辣椒炒肉。味道都槓槓的,難怪生意會這麼好!

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很多沒見過!

木桶米湯飯——60、70年代天天吃,80年代的偶爾吃,90年代的人很多沒見過!你吃過木桶米湯飯嗎?感覺味道咋樣?歡迎留言告訴我哦!

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點贊、收藏、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