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終身的味道,最香不過老爸燉的牛肉!

我是70後,小時候,國家還很窮,糧油肉蛋都要憑票供應。比如說吃牛肉,現在的孩子可以隨時想吃就吃,我們那時卻是可遇不可求的一道大餐。

銘記終身的味道,最香不過老爸燉的牛肉!

“小孩子長身體的時候,不能缺營養。”這是爸媽日常的課題。牛肉自然是好營養,老爸總會想方設法弄來牛肉,給我們打牙祭。特別是冬天,牛肉燉一砂鍋,喝湯吃肉,好不痛快。

北風裹雪的黃昏,門外響起那熟悉的單車鈴鐺和剎車聲,我和弟弟就會扔下手中的作業,跑到門口迎接爸爸,期待著從老爸的大揹包裡翻出兩個單位食堂現烤的麵包,或者一包路口食雜店的魚皮花生。有時,老爸會變出一包沉甸甸的牛肉,麻利地切下一小片最嫩、最整齊的,讓廚房裡正在做晚飯的媽媽加菜。剩下的大塊牛肉,爸通常會根據肉的材質,做成滷牛肉、燉牛肉這樣的硬菜。

銘記終身的味道,最香不過老爸燉的牛肉!

壯年時的老爸,利索能幹,擼起袖子就處理剩下的肉。如果有牛腱,那是滷牛肉的好材料。牛腩、牛筋、膈膜,這些肉質相對差一些的部分,適合用來燉牛肉。分選之後,開始切肉。一般用來燉的牛肉相對較老,切的時候要橫著肉的紋理,這樣比較好咬動。將肉切成雞蛋大小的塊狀,用冷水清洗後,再用大鍋滾開的水焯肉。生肉塊下到滾水鍋裡,水面旋即平靜,待水再開稍滾,就可以撈出肉塊,浸入冷水,洗去血沫。

銘記終身的味道,最香不過老爸燉的牛肉!

接下來,把大鐵鍋燒紅,倒入菜籽油,將事先備好的八角、桂皮、幹椒、生薑、蒜子投入炒香。待乾紅椒開始變色,將牛肉下鍋,烹白酒去腥,然後加入醬油,翻炒肉塊,讓肉混合著調料和白酒燜煎一小會。待肉塊上的筋膜開始泡脹了,加入冷水開始燉肉。肉湯初開後,撇清表層的浮沫,連湯帶肉倒入廣口的砂鍋,換用砂鍋燉。先開大火,讓大塊牛肉隨著冒泡的肉湯在鍋中起伏翻滾,紅幹椒也被煮飽了,像泥鰍一樣扭動。燉半小時後,換小火文燉整宿。

銘記終身的味道,最香不過老爸燉的牛肉!

那時候,家裡房子很小,進門一間大屋,即是客廳又是飯堂。冬天生著藕煤爐子,爐子通體鑄鐵材質,頂部是四方的爐臺,有蓋板封住爐膛口,煤煙透過馬口鐵皮棑煙筒排往室外。在潮溼陰冷的南方,這就是那個時代高配的取暖神器了。一家人圍坐在爐邊的方桌上晚餐,藕煤爐子上燉著砂鍋牛肉,肉香氤氳。老房子,密封並不好,有北風像針一樣從鋼筋窗欞和糟朽的木頭窗框縫隙中刺進來,被爐子周遭的熱力融化無形。飢腸轆轆,餓!空蕩蕩的腸胃,抽搐著蠢蠢欲動。桌上有新鮮的香菜爆炒牛肉,我和弟弟胃口大開,像兩頭小狼崽子一樣風捲殘雲,流水般添飯,碗碗見底,最後連菜湯也拌飯清光。

銘記終身的味道,最香不過老爸燉的牛肉!

爸媽那個時候是什麼樣子的?現在真不大想得起來了,模糊的面容,彷彿浮在在那暖暖的霧氣之後,神情略疲憊,眼角含笑。

窗外風嘶雪舞,家中肉香滿屋,一夜安睡。

次日晨起,牛肉已燉好,湯濃肉香,浮油如鏡。我和弟弟人手一大碗麵條,澆湯蓋肉,拌一勺油辣椒,撒上香菜葉,吃完額頭沁汗,臉泛紅光。帶著一身的熱氣,衝進凜冽寒風中,渾然不懼。

晚間回家,惦記著燉牛肉,早就嗷嗷待哺。大塊牛肉已經煨軟燉爛,妙在仍不失彈性,飽含湯汁,香噴噴、油汪汪的,正是下飯的好夥伴!我最喜歡半筋半肉,肉入口消融,筋稍有嚼勁,合二為一,真絕配!而牛肉湯更是寶物,香辣濃郁,層次豐富,口味飽滿,元氣十足,一碗落肚,精神煥發。吃肉、喝湯、添飯,箸落碗空,飽食之際,正好用餘湯燙菜、下火鍋,豆腐、蘿蔔、青菜、芽白,無不相宜。

銘記終身的味道,最香不過老爸燉的牛肉!

如此,經歷一天一夜,前後三頓飯,享受了一輪圓滿的牛肉大餐,是兒時每個冬季令人期待的家庭節日,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每每憶起,恍如昨日。

成人之後,始知謀生不易。偶然也會想到,當年買肉是要憑票的,老爸一普通職工,是怎麼弄到計劃外的金貴牛肉的呢?原來那都是他下班後接私活,掙得血汗錢換來的!我和弟弟快意吃肉,何嘗不是在吃老爸的血汗?只是為人父母者,對於這種奉獻,多是甘之如飴的。

這世上,有什麼美食佳餚,比得上老爸燉的牛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