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牛,老人不一樣的晚年歸宿

牛的壽命只有15年,卻陪伴了老人40年。故事雖然很感動,這或許就是農村老人晚年的歸宿,唯一的心靈寄託。

現在的農村,早已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有多少空巢老人需要陪伴,誰又能體會老人的孤獨,體會失去社會價值,被拋棄的痛楚……

一牛一人,終日往返小家和田地之間。春去秋來,烈日寒霜,時間在重複中緩緩流淌,眼看孩子們全都長大成人,走出村莊四散天涯,老人卻離不開這片土地,離不開陪伴自己的老牛。

一人一牛,老人不一樣的晚年歸宿

老黃牛的壽命早就超過了生命的極限,卻依然深情的守候著老人,這或許是對老人最長情的告白,老人早已把老黃牛當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

老人依舊像往日一樣趕著牛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即使老黃牛已經一步三顫隨時都可能倒下,老人依舊不願讓它停下來。

看似狠心的老人,其實比任何人都疼愛老黃牛。雖然老人每天把牛趕到稻田裡,其實牛隻是在田埂上悠閒吃草,而老人卻跪在地上拔草,用鐮刀一點點收割。

早已分不清養牛是為了勞作,還是勞作是為了養牛。可是老人卻樂此不疲,沉默寡言的老人每次談起老黃牛,都是一副神采飛揚的自豪樣,無神的眼睛都好似有了光彩。

一人一牛,老人不一樣的晚年歸宿

一次老人睡著在牛車上,是老黃牛一直把他平安地送到家,路上遇到其他車還會躲。他們相依相伴走過了半生,彼此默默相守。老人說:“對我來說,它比人更好,雖然它不是人,不會說話”。就連周圍的人都說:“這頭牛,比你孩子還好。”老人只能心酸地笑笑,不去細思這句話背後的含義,也不願意去面對自己年老淒涼的餘生。妻子說:“沒有這頭牛,他大概早死了。”

一人一牛,老人不一樣的晚年歸宿

一人一牛都到了無力抗衡天命的年紀了,病和痛全都找上門來,但老人依然倔強地在清晨趕牛去田裡。他說:“人只要活著就得幹活,除非我死。”那份執拗和頑固讓人不解。直到他病情越發嚴重,子女們終於穿著光鮮亮麗,開著車回來了,圍坐在一起聊天吃飯。老人默默地坐在一邊,聽孩子們絮絮叨叨,很熱鬧。老人卻越落寞,明明是最親近的家人,中間卻橫亙著一條巨大的鴻溝。

我們或許明白了,老人為什麼始終不聽勸阻,就算年老了也不願意閒下來的原因。

因他在與歲月作鬥爭,他在證明自己並非無用,唯有勞作才能讓自己創造價值,雖然天命不可違,卻依然不服老。對老黃牛也是如此對待,如果老牛閒下來了,那它很快就會死掉,只有讓它感受到存在,才能堅持走下去,堅持活下去。

一人一牛,老人不一樣的晚年歸宿

在冬天的某個早晨,老黃牛倒在了牛棚沒有起來,任憑老人如何呼喚拖拽老黃牛也掙扎不起來。

生命就是這樣,就算是推遲,該來的還是得來,人類從不具備與上天討價還價的能力,能做的也只能是各安天命。老人最後撫摸著老黃牛的頭,剪斷了老黃牛身上繫了一輩子的銅鈴和鼻環。做最後的告別,然後緩緩地說:“放心地去吧。”

現在的農村老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兒女在外地工作,獨留老人在家,卻依然不停的勞作,只為自己的兒女減輕負擔。有兒孫的陪伴,或養幾隻貓狗,來排遣自己內心孤獨,這或許就是農村老人晚年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