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抑鬱來自於父母給的人物設定

不僅明星有人設,自己同樣活在別人的人設中,活在父母的人設中,再從父母的情緒投遞過來,自己也給自己設定了人物特徵。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父母多數以聽話打擊式教育為主,家中父親或母親有人下達一件指令,就會希望孩子按著他們的方式執行,只要對他們的方式提出疑問就會得到一句你又不懂,或者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久而久之,我們就活在了他們聽話的人設中,從而失去了自己的獨特個性。做什麼事情也會變得唯唯諾諾,習慣性地想聽從他人的意見。但成功的人物對他人的意見只是聽取,提取意見中有利的部分,而並不是完全聽從。

孩子所做的聽話,表面是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可,但本質是為了獲得父母的愛,父母的認可對孩子來講是愛的體現,也是獲得自信和內在能量的重要來源。但父母並不會輕易表達出肯定式的愛,因為在他們的教育中,他們也沒體會過肯定式的愛。對於父母來講這種打壓式的教導是在敲醒虛幻中的孩子,但同時也扼殺了孩子的探索欲和行動力。

焦慮抑鬱來自於父母給的人物設定

雛菊花語:深藏在心底的愛

大姑家有四個女兒,其中三女兒從小就被所有的親戚誇獎乖巧聽話,很會幫爸媽做家務,而二女兒和三女兒從小就被說愛撒嬌做家務不勤快愛偷懶。工作之後三女兒在廠裡認識了一位男生,並且在沒有通知父母的情況下就去到了男生家裡生活,她跳出了父母給的聽話人設,但她依然活在她勤快勞作的人設中,因為她去到的新家庭比原家庭條件要差很多,依然需要用用體力勞動獲取報酬,而大姑夫婦就只能生氣和傷心。而愛撒嬌的二女兒和三女兒卻跟比原生家庭好的男生結婚了,大女兒也中規中矩的過著生活。

為什麼從小被大人誇勤快的好孩子最後卻在人生大事上做出這麼大的逆轉呢?這就是父母給的人設,好孩子不會提出反駁不會提出需求,只有默默的接受父母給的“好建議”,而這些“好建議”有時並非出自於自己真實所想。父母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少出錯,但成長過程中一些小的錯才能帶來大的領悟跟成長。父母的認知是有限的,自己也一樣。活在父母的人設中就相當於活在父母的認知侷限中,而如今社會更新換代之快,一直照著父母好孩子的人設過,那自己其實很難有新突破。尤其是不好溝通或溝通起來就語言暴力的父母,好孩子這人設真的容易讓人焦慮,更容易讓自己懷疑自己的每個決定。所以還是要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自己的立場,讓父母瞭解到自己的成長,瞭解到自己有獨立的人格魅力。在我看來只要不做違法亂紀隨意傷害他人的事情本身就是好孩子,好孩子沒標準定義,自己可以活出自己的標準。

焦慮抑鬱來自於父母給的人物設定

雛菊花語:深藏在心底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