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陳馮氏,南部人,陳省華妻,多智術,有賢行,教子以禮法。

——-《保寧府志》記載

有一類優秀的人

他們的名字叫做

“別人家的孩子”

下面

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

北宋時期

一個家庭出了三位狀元

被後人讚賞的“別人家的孩子”

——北宋“陳氏三狀元”

大橋鎮三陳文化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圖1 清光緒十六年(1890)十一月,四川省南部縣縣令黃昆關於保護陳堯叟等先賢古墓的示諭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圖2 大橋鎮陳氏三狀元像

大橋鎮三陳文化是我南部縣古代的燦爛名片。中學語文教材中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撰文《賣油翁》言“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就是指當時聞名天下的“陳氏三狀元”中的文武兼備狀元陳堯諮,其兩兄一為狀元一為進士。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大橋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新井縣就建址於大橋場東側。唐末,任新井縣令的陳翔就是陳氏三狀元的祖父。陳氏祖籍河北(今河北省安平縣),據《陳氏族譜》載:“陳氏自唐有德公其後入蜀,居閬州西水等處。唐末,陳翔為新井令,因家焉。”陳翔之子陳省華有三個兒子,即陳堯叟、陳堯佐、陳堯諮。北宋初年,三子相繼中進士,堯叟、堯諮考中狀元(南部俗稱陳氏三狀元),大橋鎮因此而聞名當世。古老的新井縣於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併入南部縣,因“三陳”狀元事,留下了不少佳話和古蹟。

《陳氏族譜》載:“先祖下葬時,天降鴻雨七日,地生瑞筍三根,兄弟將相迭出”“瑞筍”其實是石頭如筍狀,質青而堅硬,中筍高達2米,略呈方形,左右圓而略低,可惜特殊時期中被毀。

三陳父母由於教子有方,宋太宗先後召見其進京覲見,父親陳省華加升官位,母親馮氏封燕國夫人,父母均獲殊榮。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三位才子的介紹吧~

陳堯叟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陳堯叟(961-1071)字唐夫,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狀元,後累官至宰相。 陳堯叟卒後,皇上特為之輟朝二日,加贈待中官銜,賜諡號“文忠”。陳堯叟能文善詩,著有《請盟錄》三集二十卷,惜己不傳。

陳堯佐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陳堯佐(963-1044)字希元,號知餘子,宋仁宗時官至宰相。 陳堯佐算得上治水專家,他一生多次治水都取得了顯著成績。陳堯佐57歲時,母親馮氏病故,陳氏兄弟為母親守孝三年。但第二年三司使李士衡就向朝廷建議:“現在滑州正準備修河堤,陳堯佐素來善於治水,希望委派他去專門負責這項工作。”於是皇上特下詔書,讓陳堯佐免去為母守孝,去任滑州知府。治理滑州水患的工程完成得非常好,皇上特頒諭旨予以嘉獎。陳堯佐在滑州修的河堤,被人們稱為“陳公堤”,在滑州創造的木龍護堤法,直到清代還在使用。陳堯佐卒後,朝廷加贈他司空兼待中官銜,賜諡號“文惠”。陳堯佐政事之餘,勤於著述,有文集30卷,還參與編撰《三朝國史》《真宗實錄》各150卷。可惜他的詩文大多亡佚。

陳堯諮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陳堯諮(970-1034)字嘉謨,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年)狀元,後累官至翰林學士兼龍圖閣學士、右諫議大夫。陳堯諮卒後,朝廷加贈他太尉官銜,賜諡號“康肅”。

陳氏家族

瓜瓞綿綿世代簪纓,書香世家古今皆然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北宋初葉,陳堯叟、陳堯佐和陳堯諮及其子孫曾百餘人同朝為官,盛況空前。之後瓜瓞綿綿世代簪纓,書香世家古今皆然。

大力寨的陳琮又是三陳後裔的標杆。陳琮,南部縣玉鎮鄉大力寨西南麓人,乃三陳後裔,有史為證。官修《同治增修南部縣誌》(2014年7月版)第66頁——“大力寨,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高聳入雲,諸峰羅列。┅┅其下居民多屬三陳子孫”。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南部縣館藏的《陳氏族譜》第四本第26頁記載,三陳的二十一代孫陳迎賓首遷大力寨,經陳起祥——陳惠疇——陳治安而到陳琮,陳琮為陳迎賓第四代孫,乃三陳之陳堯叟第二十五代孫。此《陳氏族譜》是咸豐八年續修的,續修者為“文惠公二十八代元孫寶軒廷賢”。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陳氏族譜》第三本之“陳氏山圖譜”,第七至八頁印有’“大力寨陳氏陰陽二宅圖”,而“大橋陳氏祖墳三瑞筍圖”,就在“山圖譜”的第一至二頁。

《陳氏族譜》大橋三陳子孫和大力寨三陳子孫都有儲存。

這裡有一位陳氏後人,對玉鎮鄉歷史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小編單獨給大家介紹這位“大佬”啦!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陳琮

三陳文化 | 南部古代的燦爛名片——關於陳氏三狀元,你知道多少?

陳琮(1731—1789),字國華,號蘊山,宋朝陳氏三狀元后裔,張獻忠進川清軍圍剿時,陳氏家族的後裔為躲避戰亂,其中一支以陳迎賓為主攜家帶口,從南部縣大橋鎮逐漸西移,來到一處四面環山,道路崎嶇的大山下定居下來,取地名為陳家橋,取背山為大轎山(後改大力寨)。乾隆年間陳家再次中興。陳琮為人沉毅慷慨,多智略,為文淵深雄偉。常自謂:“大丈夫要當赤手博功名,安能從文字間討生活乎。”32歲赴部應聘,經考試核查,委補永清縣管理河工縣丞,以治水而聞名,35歲升永清縣知縣。38歲為發揮其治河潛能,調任固安縣知縣,由於廉明公正,治水等政績顯著,41歲升任永定河道南岸同知,是專管河道的府級官署,官階正五品,主管水利及治河事宜。42歲因祖父逝世,需守制三年,直隸總督上諭,“河工不比軍工,此人斷不可少”葬後迴歸。47歲,祖母、原配病逝,在家守制三年。52歲升任直隸永定河道臺,屬正四品官職。積幾十年管理治河經驗,歷時三年編輯完成《永定河志》20卷,46萬字左右,畢生心血,昭示來者,乾隆諭旨“俾後之官斯士者,瞭如指掌”。當時就奉乾隆之命珍藏在懋勤殿。58歲逝於任上,乾隆帝聞耗,嗟悼久之,連稱可惜!可惜!並諭軍機大臣曰:“陳琮自任永定河道以來,經今五年,渾河安瀾無恙,皆琮之力,不料其遽溘逝也。”鞠躬盡瘁,潔身自好,為民服務,謂清代治水專家。

贊陳琮

李調元

何必定登科,只須早為官;

何必定極品,只須不素餐;

陳子不羈人,飛驥汗流丹;

副車真誤中,一擊如報韓;

昨者到京洛,暫駐為盤桓;

贈我綈袍貲,為憐範叔寒;

今者元方來,欣聞慶彈官;

為言眉上黃,欲學河陽潘;

君看劍花匯,洗濯驚龍蟠。

看完陳氏三兄弟的故事

以及龐大家族的光輝事蹟

不得不對古人的讀書報國精神

產生崇敬之情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

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傳承優秀文明

成就大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