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大陸唯一儲存至今的古代狀元試卷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科舉制度是我國幾千年文明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無數文人墨客十載寒窗之苦只付筆下千字,滿腔熱血抱負凝聚成一紙答卷。

登科者無不光耀門楣,後生富貴,卻寥寥無幾,落榜者也只得重歸寒窗,繼續付炬年華。登科者的答卷更是會被家族視若珍寶,世代流傳。

幾千年的風雲變幻中,無數文物珍寶不知所蹤,大陸僅剩一份儲存至今的古代狀元試卷,它是誰所作?又是怎樣被發現的呢?

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古代科舉考試

一。十載寒窗苦讀 趙秉忠的狀元之路

古代科舉制度自隋朝創立,至清朝光緒帝的最後一次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1300多年的風霜。1300多年間,科舉制度先後為各個朝代選拔出了600多名狀元,他們在全國數萬學子中脫穎而出,他們無不成為一代朝廷的棟樑。

這些狀元的狀元卷理應被家族視若珍寶,而在中國歷史幾千年的風雲變換中,傳承至今的狀元卷寥寥無幾。

僅存的一些狀元卷都儲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館內,而現如今的中國大陸只留著一份狀元卷,現儲存在山東青州博物館,這份狀元卷的作者就是明朝萬曆年間大名鼎鼎的狀元——趙秉忠。

趙秉忠是我國明朝萬曆年間的禮部尚書,他1573年出生于山東青州鄭母村的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父親曾經官任禮部右侍郎。

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趙秉忠

趙秉忠和大多數古代文人一樣,自小熟讀四書五經,家族對他給予了很大的希望。

他15歲成為補府學生,24歲的時候就中了舉人,在他年僅25歲的時候,也就是在萬曆二十六年的殿試中,他考取了第一甲第一名,高中狀元,成為整個家族的驕傲。

在面對萬曆皇帝后續的狀元考問的時候,年輕的趙秉忠不卑不亢,對答如流,既有對皇帝的尊崇,也有針對時事的見解,深受萬曆皇帝的喜愛,最終成為此次科舉考試中的唯一“狀元”。

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就這樣,趙秉忠成功進入朝堂,大展身手,施展自己的滿腔抱負,他一路升職,坐到了禮部尚書的位置。然而趙秉忠卻由於生性正直,得罪了朝廷中很多人。

最終在1622年,萬曆皇帝逝世之後,他慘遭黃尊素彈劾,被罷免官職,回到家鄉。他的狀元卷也隨著他一同回到了家鄉,被家族視若珍寶,代代相傳,最終成為大陸僅存的狀元卷,被譽為國家一級文物。

二。個人與國家 趙秉忠後人的取捨

而這一珍貴的狀元卷一開始是在誰的手中?又是怎樣上交國家的呢?

從古至今,鄭母村的名氣就很大,在這個村子中誕生過很多朝廷命官,算是一方寶地。很多朝廷命官在辭官之後也都會選擇回到鄭母村。也因此,鄭母村成為很多文物愛好者的求寶之地。

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鄭母村

1983年,當時的青州文物管理所所長魏振聖聽聞了鄭母村的不同尋常,將歷史文物視若珍寶的他就來到了鄭母村,打聽村子裡面有沒有珍貴文物。

村民一聽他是文物管理所所長,對他十分信任,就告訴他,村西頭的趙煥彬手裡就有一個十分珍貴的文物,是一個狀元卷。

學識淵博的魏振聖聽後十分震驚,他知道,一般來說,普通殿試的試卷都很難找到,更不用說狀元捲了。

而且,魏振聖也知道,現在只有臺灣珍藏有幾張狀元卷,大陸博物館始終找不到一張珍貴的狀元卷,如果趙煥彬手中的狀元卷能夠上交國家,將對我國影響深遠。他立馬動身來到了趙煥彬的家中,詢問其狀元卷的事情。

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珍藏幾張狀元卷

初次見面的趙煥斌聽明白魏振聖的來意之後,顯得很有敵意,直截了當地說沒有。而在魏振聖表明了自己是文物管理所所長的身份之後,趙煥斌的態度略顯遲疑,換了一種說法,說祖上確實是有人中過狀元,但是自己手中沒有狀元卷。

無功而返的魏振聖卻透過趙煥斌的態度轉變看出了些許端倪,他認定趙煥彬手中肯定是有歷史文物,即便不是狀元卷也十分珍貴,而且村民們都說趙煥彬手中有狀元卷,此事肯定不假。

隨後,魏振聖多次來到趙煥彬家中,屢次勸說趙煥彬,向他說明狀元卷對國家的重要性,勸他上交給國家,而趙煥斌雖然一直不承認狀元卷在自己手中,但是他的堅持隨著魏振聖鍥而不捨的到訪逐漸發生了鬆動。

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趙煥彬手中的狀元卷

直到魏振聖第二十四次來到趙煥彬的家中,再一次向他說明狀元卷對國家文物珍藏的重大意義,本來就內心掙扎的趙煥彬最終嘆息一聲,從米袋子裡掏出了一個摺子,交給了魏振聖,並囑咐魏振聖好好保護,在國家利益面前,趙煥彬最終還是放棄了自己的一己私利。

拿到狀元卷的魏振聖十分欣喜,他馬上上報國家,經過專業人士鑑定,認定是趙秉忠的狀元卷無疑,而趙煥彬正式趙秉忠的第十三代子孫。

青州博物館的專業人士很快就對狀元捲進行了現代技術保護,並最終將狀元卷放置在青州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狀元卷也吸引了國內外中國遊客前來觀賞,它也成為大陸唯一儲存至今的古代狀元試卷。

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古代科舉考試

三。趙秉忠的狀元才氣

這份狀元卷卷首用紅筆寫著“第一甲第一等”六個大字,這是當時的萬曆皇帝親筆寫下的。字的下方還有一枚長印,印章的內容是“彌封關防”,這也是明朝刻在試卷外的專用刻章。

後面則都是趙秉忠的考試正文,總共2460個字,都是趙秉忠用工整的小楷字型書寫而成的,當時的科舉考試是十分看重卷面整潔的,卷面雜亂很容易影響皇帝的評價。

所以,當時的學子們都苦練書法,從趙秉忠的狀元卷中就可以看出他對書法下了多少功夫,全篇沒有一個錯別字,字跡比印刷的還好看。

根據記載,當時趙秉忠殿試的題目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趙秉忠針對此問題,在試卷中提出了十條建議。

他的試卷內容總結了歷史,同時從當時明朝的社會現實出發,對一些時事進行了抨擊,趙秉忠並沒有害怕會對皇帝不敬,提出了治國安邦的具體措施,而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趙秉忠的這些建議對治理國家十分有益。

明朝趙秉忠殿試卷大陸僅存的狀元卷,2000多字卻無一處錯誤

當時趙秉忠殿試的題目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對於大陸唯一儲存至今的古代狀元趙秉忠的試卷,筆者有以下看法:

其一,前世滄海,後世桑田,前人隨手丟棄的物件可能就會是幾千年後後人眼中的瑰寶,歷史文物的價值並不在於物品本身的材質,而是在於它們異常珍貴的文化價值,是我們探索歷史的重要依仗。

其二,我國曆史源遠流長几千年,一部分文物長眠於地下,一部分文物被強取豪奪,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也同樣警醒著無數中國人珍惜現有文物。

歷史文物只有在國家的手中才能迸發出最耀眼的光芒,我們切不可為了一己私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利用珍貴文物中飽私囊,使得文物瑰寶顛沛流離,流失海外。

古人寒窗苦讀數十載,茶飯不思,一心只為施展抱負,報效國家。三年一試,科舉中的失意人數不勝數,更有李白、杜甫等名垂千古的詩人只能寄滿腔報國熱血於詩詞歌賦。

當今的我們生活安康,遠離戰亂。國家的富強之路仍舊需要無數滿懷抱負與愛國情懷的人才。時代進步之下,年輕人更應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發奮圖強,汲取先進知識,投身於國家建設,爭做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