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藏乾的陰陽屬性

地支藏乾的陰陽屬性

文章原名:地支藏乾的陰陽為什麼不受地支的影響?

正文

對於天干地支來說,幹動而不息,支靜而有常,天干為陽,地支為陰。正如《子平真詮》中認為:

“何以而復有寅卯?寅卯者,此又與甲乙分陰陽、天地而言之者也。以甲乙而分陰陽,則甲為陽、乙為陰,木之行於天而為陰陽者也。以寅卯分陰陽,則寅為陽、卯為陰,木之存乎地而為陰陽者也。以甲乙寅卯而統分陰陽,則甲乙為陽、寅卯為陰,木之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者也。”

對於甲乙分陰陽、寅卯分陰陽及甲乙寅卯又統分陰陽的觀點,大家一般都能理解和接受。但在實際的運用中,人們又會發現這麼一個問題:雖然地支為陰,但地支中所藏的天干卻不受地支陰陽的影響。比如戊生寅月,透甲,天干為陽,因此戊見天干之甲為同性為偏官;地支寅為陰,寅中之甲為靜,按理來說甲應為陰,但實際情況卻是戊見寅中所藏之甲也為同性為偏官,即在實際運用中,寅中所藏之甲的陰陽屬性不受地支陰陽屬性的影響。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陰陽和動靜的關係問題,本文以甲乙為例作一下簡單說明。

地支藏乾的陰陽屬性

作者在《甲乙寅卯的本質和本性你知道多少》一文中說過:

“甲乙作為木之陰陽,是木所固有的,為體,不是因為動靜而分,不受動靜、天地的影響。”

但是對於這樣的觀點,細心的讀者也許會以周敦頤《太極圖說》中的觀點來進行反駁。《太極圖說》中認為: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

意思是動靜產生了陰陽,陰陽因動靜而生。如果按周敦頤的觀點,顯然陰陽是因為動靜而分,因此甲乙作為木之陰陽肯定就不是木所固有,也是因為動靜而分。

到底甲乙是木所固有還是因動靜而分呢?這個問題也涉及到陰陽和動靜的關係問題。陰陽和動靜的關係,作者在《簡單談一下動靜和陰陽的關係》一文中已說過,主要包括兩種不同觀點:一是周敦頤的觀點,如前所述;二是王夫之認為的陰陽為本,動靜為陰陽之性,陰陽不是因為動靜產生的觀點。王夫之認為:

“蓋陰陽者氣之二體,動靜者氣之二幾。”

“誤解《太極圖》者,謂太極本未有陰陽,因動而始生陽,靜而始生陰。“

“非動而後有陽,靜而後有陰,本無二氣,由動靜而生,如老氏之說也。”

簡單地說,王夫之的觀點就是,陰陽為氣之兩體,又為氣之本性,為體,而動靜為用;非動而後有陽,靜而後有陰,本無二氣,由動靜而生。

地支藏乾的陰陽屬性

比較以上兩種觀點,顯然王夫之的觀點更符合現代科學。動靜一詞包含動與靜兩個概念,是中國哲學上的一對重要範疇,它的基本含義為運動、靜止。大家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物體的屬性,是物體的執行狀態又是物體的存在狀態。運動和靜止是從運動狀態的角度對物體的描述,是非物質性的,僅僅是物體的屬性,是存在但不是實在,作為實在的只能是物質性的物體。試想一下,不是實在的存在如何能生出物質性的實在來?明白了這個道理,以上兩種觀點,哪種觀點更合於理就不言而喻了:顯然陰陽不是因為動靜而分,王夫之的觀點更符合現代科學。

既然陰陽不是因為動靜而分,甲乙作為木之陰陽肯定就是木所固有的,為體,不因動靜而分,不受動靜、天地的影響。天干甲乙的情況如此,其它天干的情況亦是如此,不再特別說明。理解了這個問題,就能解釋干支在實際運用中的一些疑問,前文所說的地支中所藏天干不受地支陰陽影響的問題就清晰了。還是以前面的舉例來說明一下。

戊生寅月,透甲,正因為甲氣為木所固有,其陰陽性質不受天地、動靜的影響,因此戊見天干之甲為同性為偏官。寅中之甲雖為靜,但性為陽不為陰,戊見寅中所藏之甲也為同性為偏官。

地支藏乾的陰陽屬性

如果木之陰陽二氣因動靜而分,則天干透出之甲為動為陽,寅中之甲為靜則為陰;戊見天干之甲為同性為偏官,戊見寅中所藏之甲為異性則為正官。顯然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同一甲因動靜而分陰陽造成的,不但與正理不符,並且易造成干支在實際運用中的混亂,只有持甲乙作為木之陰陽是木所固有的觀點才能避免這種混亂。由此及彼,地支中所藏天干不受地支陰陽影響的問題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