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兩大悲劇虎將一個為私仇,一個為私交,傷了大義,害人害己!

在以隋唐歷史為背景的演義小說中,出現了無數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英雄名將,按照眾多好漢的武功排名,也有好幾個版本,但不管怎麼排,其實都是為了突出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伍雲召、羅成、秦瓊等超一流高手的地位和特色。然而在這一系列小說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人物,只有羅成和秦瓊,其他頂級高手所佔用的筆墨相對較少。因為除了這些人之外,那些沒能排進武評榜單的人,在書中的環境裡,也是可以稱雄一方的上將,而他們更因為自己的性格特點,給讀者或聽眾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比如瓦崗群雄,他們算是書中的頭號主角勢力,所以瓦崗山五虎大將的本事,雖不能排進書中頂級高手行列,卻也無人小覷,更是為瓦崗山事業頻頻立功。然而,瓦崗敗亡的必然結局,也註定了這五虎將不可能永遠強勢,其中的神射將謝映登出家修道,王君可和尤俊達歸順大唐,但單雄信和王伯當的結局就實在是悲劇了。而造成和兩位虎將悲劇結局的原因,竟然都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瓦崗兩大悲劇虎將一個為私仇,一個為私交,傷了大義,害人害己!

先說單雄信,他沒能跟眾位兄弟一起投靠唐營,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當年李淵再被楊廣追殺的時候,無意中一箭射死了單雄信的兄長單雄忠,從此,赤發靈官就跟李淵父子結下了不解之仇。任憑大家怎麼勸說,他都不能回心轉意,也正是因此,他果斷地站在了昔日兄弟們的對立面,投靠了佔據洛陽的王世充,跟李唐江山對抗到底。但是,按照書中的邏輯,武功排名靠後的,在戰場上就永遠沒有機會獲勝,所以在當時已經是天下第一的羅成,在洛陽橫掃千軍鎖五龍之後,單雄信也就被擒拿到了李世民的帳中。

瓦崗兩大悲劇虎將一個為私仇,一個為私交,傷了大義,害人害己!

儘管小說各種版本,記述的過程不同,但是結果基本一致,那就是單雄信為了私仇,寧死不降唐,最終就只有一死。而在這一過程中,《興唐傳》的寫法,相對而言最有人情味,更讓人容易接受。因為李世民和單雄信的眾多結義兄弟無論怎麼勸,赤發靈官都無動於衷,他甚至還踢翻了李世民,但秦王不僅不怪,反而還說,人命債,用一腳償還算是輕的。如果單將軍實在不願歸降,那就放走他。離開唐營後的單雄信,心中的滋味極為複雜,他腳下的路都被自己堵死了,就在這種萬念俱灰,走投無路的狀態下,只能選擇了拔刀自刎。

瓦崗兩大悲劇虎將一個為私仇,一個為私交,傷了大義,害人害己!

另一位悲劇虎將,則是有著“勇三郎”綽號的王勇王伯當,此人瀟灑俊朗,儀表堂堂,又文武雙全,嫉惡如仇,可以說是瓦崗山上難得的人物,但他的悲劇結局跟單雄信不一樣。因為瓦崗山後來的首領李密,曾經給他當個老師,二人關係親近,這就導致了瓦崗山在李密的領導下離心離德後,只有王伯當一人站在了李密這一邊,也就跟兄弟們分道揚鑣了。後來,李密失勢,王伯當死心塌地保著李密投靠了大唐,本來這是他跟秦瓊等兄弟重聚的好機會,但誰知李密在李淵身邊鬱郁不得志,雖然名義上娶了李淵的宗親女兒合陽公主,但野心勃勃的他,並不甘於在李淵駕下,所以夫妻感情不好,在一次酒醉之後,李密斬殺了合陽公主,清醒後知道大事不好,只能逃跑,而王伯當為了這份私交,又跟著李密繼續逃亡了。

瓦崗兩大悲劇虎將一個為私仇,一個為私交,傷了大義,害人害己!

其實王伯當也是有一萬個委屈與不滿,但是沒有辦法,他就是這種人,例如在京劇中就有著名的一段唱:“可憐三十六員將,東逃西奔各一方,單單剩下王伯當,一心保你來降唐,忠義二字你不講,你是個人面獸心腸!”但罵歸罵,王伯當還是義無反顧地跟著李密逃亡,最終逃到了一處叫“斷密澗”的地方,李密認定,這個名字就是要斷送自己的性命,當然,在有的版本中,此地叫“椴密澗”。但不管這個地名怎麼寫,李密確實是和王伯當葬身於此,有的說法是墜澗而亡,有的說法是唐軍亂箭射向他們,王伯當擋在李密身上,替他中箭而死,更誇張的說法是,雖然李密沒有中箭,但最終卻是被王伯當壓死的。總之,王伯當因為自己的私交,在明知李密不值得保護的狀態下,仍然義無反顧地跟隨這種人,落得個身死荒野的可悲結局。

瓦崗兩大悲劇虎將一個為私仇,一個為私交,傷了大義,害人害己!

因此《興唐傳》借徐茂功之口說,瓦崗山上的單雄信和王伯當這兩大虎將,他們的悲劇都是因為他們太過看重私人感情,單雄信是為了私仇,王伯當是為了私交,結果卻傷害了瓦崗兄弟的大義,不僅害死了自己,也牽連到了更多無辜之人,害人害己,實在可嘆。對於這樣的評價,不知道各位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大家留下寶貴言論,咱們一起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