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曹操的詩:一個氣吞山河,一個包藏宇宙

摘要:朱元璋詩歌大多寫於登基之後,且多寫景詠物唱贈之作。因此他的風格呈現更多的還是典雅、口語化,而曹操詩歌更多呈現出沉鬱頓挫、古直悲涼之風格,這是朱元璋詩歌所沒有的。

朱元璋與曹操的詩:一個氣吞山河,一個包藏宇宙

引言

作為大明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和漢末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書法家的曹操,均受到淮河文化的浸潤,在詩歌創作實踐上多有所建樹。據《全明詩》統計,朱元璋的詩作數量能見到的約200首,其題材內容主要包括戰爭、述志、唱贈、寫景、詠物等。曹操詩今存20餘首,全部是樂府詩,其題材內容主要包括紀事、述志、遊仙、詠史等。

一、朱元璋詩歌特點

朱元璋和曹操的詩歌,在題材內容上都對戰爭有所描寫,抒發了自己的遠大抱負。朱元璋的戰爭詩,《御製文集補》收有5首,即《詠唐陶將軍率舟師》、《不惹庵示僧》、《徵陳至瀟湘》、《賜都督僉事楊文廣徵南》、《思開平下毗陵》,主要是歌詠軍中將領形象。

如《不惹庵示僧》: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漢,只恁嘵嘵問姓名。

此詩是朱元璋在轉戰江淮過程中於行軍時小憩所作,生動地描繪了一個身著戎裝、雄姿英發的青年將軍的形象,實際上是朱元璋的自我寫照。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又沒有具體刻畫,主人公的形象卻十分鮮明,完全是靠生動的勾勒和氣勢的渲染以及饒舌的山僧的陪襯。

朱元璋與曹操的詩:一個氣吞山河,一個包藏宇宙

朱元璋的戰爭詩寫得極有氣勢的當推《賜都督僉事楊文廣徵南》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懸秋水呂虔刀。雷鳴甲冑乾坤靜,風動旌旗日月高。世上麒麟真有種,穴中螻蟻竟何逃。大標銅柱歸來日,庭院春深聽伯勞。

詩中所描寫的大將形象,也是作者本人南征北戰、威武雄壯的戰鬥生活的寫照。“世上”二句,也體現了朱元璋澄清宇內、統一天下的遠大志向。

朱元璋與曹操的詩:一個氣吞山河,一個包藏宇宙

二、曹操詩歌特點

同是戰爭詩,曹操更多的是側重紀事或紀實,以樂府古題寫時事,反映漢末戰亂的現實。如《蒿里行》《薤露行》,是用舊曲調寫新內容。《蒿里行》原屬古樂府《相和歌·相和曲》舊題,是古時送葬用的輓歌,曹操借用來敘寫時事。

這首詩作於建安初年,寫的是關東群雄討伐董卓引起的軍閥混戰以及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鎧甲生蟣蝨”以下為全詩的高潮。詩人滿含深沉的情感,描繪了一幅喪亂時代人民苦難的畫圖。

由於長期殘酷的戰爭,戰士不能解甲,以致生滿了蝨子;千萬百姓死於戰亂,無人掩埋,累累白骨橫於野外;戰爭不僅破壞生產,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就連雞犬也所剩無幾,形成了“千里無雞鳴”之慘狀。現實情景如此悲慘,無論是參戰的土卒還是普通百姓,都成了戰亂的受害者、犧牲品。詩以“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結束,悲涼動人,一字千鈞。

朱元璋與曹操的詩:一個氣吞山河,一個包藏宇宙

三、經世致用,各有千秋

朱元璋的述志詩,基本上都體現在詠物或描寫征戰生活之上。描寫征戰生活的,如前所述的《賜都督僉事楊文廣徵南》一詩。詠物的,如《新月》:誰將玉爪指長空,萬里山河一樣同。映水有鉤魚怯釣,銜山無箭鶴疑弓。清光未放雲霄外,素影遙分宇宙中。輪滿待逢三五夜,九州四海照無窮。首尾兩聯,大有一統天下之雄心壯志。朱元璋詩作中,表現志向和抱負的,集中體現了朱元璋的英雄抱負和遠大志向。

同為述志詩,曹操主要是表現自己的政治主張、社會道德理念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如《對酒》《度關山》《短歌行》等。尤其是他的《短歌行》,透過宴會的歌唱,以沉鬱頓挫的筆調抒寫了詩人求賢若渴的思想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朱元璋的寫景詠物,或是描寫鐘山景物,或是遊幸其它景地所詠,都寫得清新逸緻,頗有韻味,顯示了朱元璋的作詩功底。在《御製文集補》收錄的123首詩作中,描寫鐘山並以鐘山命題的就有17首。如《望鐘山》《鐘山雲》《鐘山雲雨》等。

朱元璋與曹操的詩:一個氣吞山河,一個包藏宇宙

朱元璋的寫景詩,有的境界闊大,有的清新生動,如《鐘山雲雨》:崔嵬萬壑玉籠蔥,靉靆雲濃雨碧松。千古鍾靈佳氣盛,幾年淮秀瑞光明。倚天絕壁參銀漢,拔地穹崖構梵宮。時向望中閒極目,神機造化正鴻蒙。

朱元璋的詠物詩,最能體現他的個性特點。如《詠虹霓》:誰把青紅線兩條,和雲和雨系天腰。玉皇昨夜鸞輿出,萬里長空駕玉橋。想象極為豐富奇特,其中也體現出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和氣魄。純粹意義上的寫景詩,應該說曹操只有《觀滄海》一首。雖只有一首,卻寫得大氣磅礴、吞吐宇宙: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朱元璋與曹操的詩:一個氣吞山河,一個包藏宇宙

曹操唯一存世書法:“袞雪”

朱元璋詩歌大多寫於登基之後,且多寫景詠物唱贈之作。因此他的風格呈現更多的還是典雅、口語化。錢謙益說,朱元璋學歷不深,功底有限,因而所作文字粗鄙淺陋,接近口語是必然的。如《詠菊花》: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而曹操詩,誠如王沈所說:“(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因此,曹操詩歌更多呈現出沉鬱頓挫、古直悲涼、慷慨激昂之風格,這是朱元璋詩歌所沒有的。

參考文獻:

《漢書·武帝本紀》

《三國志》

《全明詩》

《洪武御製全書》

《明太祖文集 》

《列朝詩集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