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敵人配合演出,把那人捧成了天下第一

蕭峰在宋遼兩軍陣前犧牲自我換取和平,郭靖戰死在襄陽以身殉城,張無忌帶著趙敏退隱江湖,段譽當了大理皇帝,金庸的武俠故事早已塵埃落定,劇情本身對於資深武俠迷來說幾乎已經沒有討論空間,更多的人反覆品讀他的故事是執迷於書中角色的強弱。

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敵人配合演出,把那人捧成了天下第一

尤其是對於書中的那些頂尖高手,他們武功的高低之分才是最讓人糾結的部分,一些頂尖高手的武功會因為讀者個人的喜好被貶低或抬高,本文就聊一聊金庸筆下其中一位被過譽的高手,那人武功的確是強,但卻是在敵人配合之下才被捧成了天下第一。

一、金庸筆下的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這個名號從來就不是某一個角色的專屬,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頂尖高手,比如“射鵰三部曲”中就分別以三次華山論劍決出天下第一高手,第一次華山論劍時那“中神通”王重陽奪魁,成為天下第一的同時也得到了《九陰真經》的持有權;第二次華山論劍雖是歐陽鋒勝出,但他已淪為瘋子;第三次華山論劍沒有明確誰是天下第一,但論氣度、論格局,郭靖應該就是當時的天下第一。

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敵人配合演出,把那人捧成了天下第一

但儘管如此,書中還有很多沒有登場的高手,不少人也視他們為天下第一,比如嵩山之上斗酒勝過王重陽並創出《九陽真經》的斗酒僧;又比如縱橫武林三十餘載而未嘗一敗的“劍魔”獨孤求敗,他們都是天下第一這名號的有力爭奪者,因為他們留下的武功的確是強大,換言之他們的強大是經得起推敲的。

而金庸另外一部作品中的一位頂尖高手的實力卻表現得十分模糊,那人在書中的表現看似很強,其實是對手在配合她表演而已。

二、無奈的敵人

《越女劍》是金庸筆下的一部短篇作品,書中故事設定在春秋時期,此時還沒有形成武林的概念,所以在這個時代就算有頂尖高手,也未必就會與彼此遇上,如此一來,那主角越女阿青顯得十分強大就不稀奇了。

書中的阿青幾乎就是無人可擋的狀態,尤其是她以一人之姿獨闖越國王宮的橋段簡直驚為天人。

原著道:“驀地裡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這裡提到阿青不僅僅是擊敗兩千名士兵這麼簡單,而是將對方的兵器挑落,這就十分離譜了,要如何做到在短時間內將兩千人的武器挑落?其實答案很簡單,配合演出就行了。

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敵人配合演出,把那人捧成了天下第一

書中曾經提到過“阿青竹棒一動,對手若不是手腕被戳,長劍脫手,便即要害中棒,委頓在地。范蠡先囑咐過她,請她不可刺瞎對方的眼睛,也不可殺傷對方的性命。越國劍士都知她是範大夫的愛寵,也不敢當真拚命廝殺。”

很明顯阿青之所以能夠以一敵兩千人是這些越國武士在配合她表演罷了,他們根本就不敢傷害阿青,否則阿青只怕是很難活著離開越國王宮。

三、歷史的必然

有人說“阿青的劍法的確強,越國武士在偷看了她舞劍的影子之後就做到‘三千越甲可吞吳’”,的確,書中的劇情是這樣發展的,但這與阿青又有幾分功勞呢?

金庸筆下被高估最多之人,敵人配合演出,把那人捧成了天下第一

“三千越甲可吞吳”本就是歷史事實,金庸不過是讓阿青加入到這段故事中,以武俠的角度將這個歷史典故加以潤色罷了,也就是說阿青和她的劍法是否存在根本不會影響這件事的發生,越國擊敗吳國和阿青沒有關係。

就拿後世武林中的郭靖來說,他也身懷各種頂尖神功,但最終還是戰死在了襄陽,不是因為他弱,而是因為襄陽註定要被攻破,他無法阻擋歷史的洪流。

所以阿青應該是金庸筆下被過譽最多的一位高手,若非越國武士配合她表演,她很難有以一敵千的戰績,自然也就不會被吹成“天下第一”了。